APP下载

对冷战后中国在东南亚的文化战略思考

2012-08-15雷芳

关键词:东南亚战略文化

雷芳

对冷战后中国在东南亚的文化战略思考

雷芳

冷战后文化软实力在衡量一国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凸显。作为正在崛起的区域性大国,中国对外文化战略意识不断增强。从地缘文化上看,东南亚是中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区域。冷战后中国积极实践在东南亚的文化战略,从参与区域性机制合作、实施地区援助与合作到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看,可谓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着眼于未来,中国应进一步增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产业化发展和构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上的文化战略努力。

东南亚;文化战略;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尺度,也是大国兴衰的重要标志。冷战后作为正在崛起的区域性大国,积极构建对东南亚的文化战略,增强在该地区的话语权和机制建设,对维护和拓展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经济、政治以及非传统安全等方面的合作,中国在东南亚的文化影响力相对薄弱,国家形象和国际威望不尽理想。本文试图从地缘文化视角来分析冷战后中国构建对东南亚文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该区域实施文化外交战略的举措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对构建东南亚文化战略的建设性意见。

一、冷战后中国构建对东南亚文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化是一种以思想、意识、精神为特征的、无形的集体认同和感召力,它往往通过思维、语言、道德信仰以及人格(国格)魅力等方式显现出来,即国际政治学上的“文化力”[1]。相对于综合国力中的一般性要素和指标,文化以其特有的柔韧性、劝服性和持久性等特征,把国家原有的各种要素“激活”并加以协调和整合,使之产生现实的权力(影响力和控制力)[2]。冷战后,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参与国际体系进程中加强国际合作、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使构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主动性意识增强。

从地缘上看,东南亚既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从地区大国晋升为世界大国的重要战略依托带,又是周边外交中棘手问题的集中带,积极构建对东南亚的文化战略对构建“和谐周边”、树立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至关重要。历史上,一国崛起必然会冲击地缘上原有的权力结构组合模式,冷战后中国的快速崛起并逐渐迈向海陆复合型大国发展的趋势使“中国威胁论”的想象在东南亚始终挥之不去。同时,因与东南亚一些国家间存在的南海主权纠纷,给美国、日本等国借插手南海问题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创造了机会。对中国而言,对东南亚的文化战略应着眼于营造中国和平的国家形象,最大限度地消除中国发展可能产生的消极效应,减少东亚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意图的误判,进而减轻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压力。其次,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东南亚是“和谐周边”的重要一环。中国致力于推动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实施积极的文化战略,加强地区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精神要核。

就可行性而言,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邻,历史渊源相同,地缘文化上的优势有利于中国对东南亚的文化战略实施。从秦汉自近代以前,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中心,中原地区以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塑造了对周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辐射力,形成了以华夷秩序为基础的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朝贡体系。这是一种在尊重对方主权前提下奉行厚往薄来外交理念下的松散联盟关系,它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天下观”、“和融观”的外交理念。中国文化作为地区强势文化广泛传播,逐渐形成了东南亚国家普遍接受的儒家传统文化圈和东方农耕文明为主的价值观,至今影响深远。此外,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集中区,亚洲占了海外华人总人数的八成半以上,而东南亚又占了亚洲华人的九成以上[3]。华人的华夏血统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其融入东南亚社会并潜移默化地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大量的华人担当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二、冷战后中国积极构建在东南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一)中国通过渐进性的方式参与东南亚国家的各项机制性建设,间接性地发挥了文化软实力的“润化性”作用

1992年7月中国发展成为东盟磋商伙伴,1997年进一步建立了“10+3”和“10+1”合作机制。2001年双方决定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和《南中国海各方行动宣言》。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目前,中国与东盟间建立了高官磋商、商务理事会、联合合作委员会、经贸联委会、东盟北京委员会以及科技联委会的对话合作机制[4]。

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已经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与东盟的合作,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努力将自身融入到东南亚机制中,通过“捆绑”的形式逐步培养起战略互信。在此过程中,中国积极倡导新的组织合作理念,1997年在东盟地区论坛上,中国政府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和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003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宣布了“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这些举措彰显了中国的和平外交理念,并融入到具体的外交实践中,进而达到与东南亚国家增信释疑的外交效果。

(二)中国通过人道主义援助和地区合作等方式,在东南亚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中国在自身受到冲击、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及时出手帮助东南亚。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助其稳定汇率,并向泰国、印尼等国提供数十亿美元的金融和物资援助。在此基础上,2004年中国还设立了一项总计200万美元的特别基金,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框架内缓解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5]。2004年底印尼遭遇海啸之后,中国政府和民间展开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援助行动。中国政府还派出大批医疗队参与当地的人身救援活动并首次通过国际组织对受灾国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在东南亚面对突发的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时,作为邻邦大国的中国感同身受,及时给予对方无私慷慨的人道援助,使“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机遇论”、“中国贡献论”。其后,由于2008年以来湄公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国外媒体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在上游修建水电站改变了河流的自然防汛抗旱周期,这些不负责任的报道,严重扭曲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对此,中国不仅及时通过发布新闻报道的方式予以澄清事实,同时展开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间合作查明原因,还投入4亿多元人民币在湄公河源头的三江源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工作,保证河流可持续发展[6]。中国这种敢于正面应对媒体不实报道、努力澄清事实和积极与下游国家共克旱灾的举措,充分体现了负责任的地区大国形象。

(三)中国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冷战后在实现与东南亚国家普遍建交的基础上,中国在该地区的文化外交意识增强。开设孔子学院,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目前,中国已在东盟6个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6],对促进东南亚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起到基础性作用。开展文化年活动,官方主导和民间活动频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每年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年系列交流活动,如2007“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2009中韩文化年“中国印象”文化交流活动等。中国还于2004年12月在东南亚设立了第一家中国文化中心——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定期举行季度系列活动,使中国文化在韩国的推广更具持久性和机制性。

上述文化外交活动的开展,使中国以“和融”核心的传统文化观念以及谦和、共赢、合作的文化外交理念在东南亚国家得到较大程度上的认可,中国的国家形象有了较大改观,文化软实力得到有力提升。但是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在自身核心文化价值观建设、文化产业化发展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着眼于文化建设的长远性以及文化软实力所具有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化人”作用,我们需要在未来构建对东南亚的文化战略上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三、对未来中国构建在东南亚文化战略的建议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作为文化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于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上。“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时代需求,又是中国实施对外文化战略的内生性动力和源泉。冷战后,相对于国际格局处于长期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国内社会也经历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带来的体制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核心文化观念也处于分化和转型中,而深入民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尚处于探索性整合的阶段。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既要“向前看”又要“向后看”,即在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文化创造力建设,使文化始终保持鲜活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为内容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实施对东南亚文化战略的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会内化于国家行为进而产生影响力和驱动力。不仅如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在应对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强势文化、霸权文化,避免中国文化被同化和稀释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

文化作为一种强大无形的软力量,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文化产业化的有力运作。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意识增强,但是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文化产业化水平低下。在进出口的文化产品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入超”一方,更多的是“接受者”而非“传播者”,这严重制约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东南亚的文化市场份额中,美国文化、西方文化、日本文化甚至是韩国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程度都远远高于中国,这与中国作为东亚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以及经贸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作为东南亚面对海外市场的窗口,中国应努力提升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产业化意识和水平,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首先要提升出口文化产品的“精神质量”,找准传统与时代的平衡点,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其次,在借助以传统的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国际传播的质量和技巧,提高受众的接受力。同时,借鉴美日韩等国的文化传播技巧,避免文化传播的单刀直入、刻板说教形式,而更应注重潜移默化、温婉深入的传播形式。最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做大做强一批国内的知名文化企业,打造中国的文化产品的国际性品牌,并形成在东南亚地区与西方文化、日韩文化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象。

(三)构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价值观

历史上东南亚各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圈,文化形态迥异、多样。但是如果从历史上大的文化圈来划分则能够找到其文化的交集,即曾经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辐射范围内,深受古代中国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冷战后全球区域化发展迅猛,作为东南亚区域的外环——东亚共同体建设长期发展滞后,其中文化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阻碍东亚一体化进程的一个深层因素。中国作为东亚区域性大国在积极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就文化交融性而言,以儒家文化为黏合剂不失为有效的着眼点,如儒家文化中以包容性和开放行为特征的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精髓,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当前,中国应积极构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通过官方、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等多种途径开展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倡导文化间的和谐共生,从而不断培育和展示中国文化的世界胸怀。这不仅会进一步彰显出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之和谐周边的文化精神内涵,而且会有力地助推东亚一体化建设的进程,这也是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为营造安定和谐的区域环境应负起的大国责任。

[1]Cf.Akira Iriye,Cultural Force in World Politics,New Hampshire:Heinemanne Educational Books Inc.,1990:26.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0.

[3]曾品元.中国东南亚战[EB/OL].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网,http://nanyang2.xmu.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64.

[4]王逸舟,谭秀英.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7.

[5]尹继武.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外交[J].国外理论动态,2009 (4).

[6]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走向成熟的战略伙伴[EB/OL].中国文化传媒网,http://www.ccdy.cn/xinwen/content/2010-10/29/content_684650_7.htm.

book=24,ebook=405

D822.2

A

1673-1999(2012)14-0024-03

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青年项目“新时期中国对东南亚文化战略研究”(ACKYQ1125)。

雷芳(1977-),女,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法学院讲师,从事当代国际关系、中国外交研究。

2012-05-02

猜你喜欢

东南亚战略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战略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战略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