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昌起义与天师道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

2012-08-15汪洋

关键词:天师晋书李氏

汪洋

东汉中后期,天下动荡不安,土生土长之道教由此发展迅速,在各民族中得到广泛传播。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方兴未艾,五胡政权乘机接踵,太康虚华顷刻乌有,永嘉南迁此起彼伏。战乱频仍,百姓流离思所,一时间流民问题突起[1]。先是秦、雍六郡流人相继入川,朝廷下诏召还,而“流人既不乐移,咸往归特,骋马属鞬,同声云集,寻月间众过两万”[2]3205。 继李特、李流起义之后,张昌起义爆发。这些流民起义多受道教之一派——天师道之影响,李氏据蜀起义是受天师道之影响已为世所熟知,惟张昌起义一事亦受天师道之影响则少有人关注。笔者不揣浅陋,就张昌之民族性及起义与天师道之关系展等问题开讨论,以期对此起义之理解有所助益。

一、义阳蛮张昌

《晋书·张昌传》载:“张昌,本义阳蛮也。少为平氏县吏,武力过人”。[2]2612在此先要讨论“蛮”这一概念。《史记》、《汉书》均有涉及,然不如《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详实。“蛮”本有狭义广义之分,所谓“北狄南蛮”、“东夷西戎”乃广义之“蛮”,要之是以华夏四边不同方位明之,此所涉众多,在此不深究。

《后汉书·南蛮传》追溯其祖至槃瓠,马端临《文献通考》已批之怪诞不经[3],然亦可理解。或曰此乃所谓华夏之人对其之蔑称,然槃瓠崇拜至今几千年未绝,应是远古祖先图腾崇拜之遗迹。

《后汉书·南蛮传》载:“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行。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班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以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天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惯用獭皮。明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4]2828此可注意者有二,其一,范晔记载南蛮习俗或有鄙夷不实之弊,诸如“好入山壑,不乐平旷”,然以理推知,则知所谓“好入山壑,不乐平旷”或为避赋逃役之选择,所谓“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者。此点在东汉末年之山越问题上亦体现明显[5];其二,范晔所载槃瓠之说前部分,似为广义之称,即所谓“其后滋蔓,号曰蛮夷”,然后部分之所谓“明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姎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乃从东汉时长沙武陵蛮实际言之,则知所谓槃瓠祖先之说,似只局部少数蛮人精确而言当时乃长沙武陵蛮之信仰,而非广义南蛮诸如交阯蛮、日南蛮、巴郡南郡蛮及板楯蛮等。

《后汉书·南蛮传》载:“秦昭王使白起罚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4]2841范晔特指出长沙武陵蛮,以其活跃于东汉,动輙反叛,所谓“光武中兴,武陵蛮夷特盛”[4]2831者是也。

《晋书》载张昌为义阳蛮,少为平氏县吏。按《晋书·地理志下》,义阳属义阳郡,为西晋太康中置,其下属县除义阳外还有新野、穰、邓、蔡阳、随、安昌、棘阳、厥西、平氏、平林、朝阳[2]455。 《续汉书·郡国志四》也载:新野、穰、邓、蔡阳、随、棘阳、平氏、朝阳等均为南阳郡辖[6]。则知张昌主要生长、活动于荆州之义阳,江夏之间。《后汉书·南蛮传》载:“至建武二十三年,南郡潳山蛮雷迁等始反叛,寇略百姓,遣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讨破之,徙其种人七千余口置蛮,即廪君蛮。张昌本义阳蛮,举事江夏,其是否为廪君蛮之后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者为张昌起义队伍中多有廪君蛮之后,张昌之所以能举事江夏并能使 “江夏、义阳士庶莫不从之”[2]2613,或可证其亦为廪君蛮之苗裔欤?若如是,则朝廷“壬午诏书发武勇以赴益土,号曰‘壬午兵’。……人不乐西征,昌党因之狂惑,百姓各不肯去”[2]2612。 此“百姓”中当多有廪君蛮,其自不愿西征同类,这抑或是张昌“狂惑百姓”成功之一由也!

二、张昌起义与天师道

早在上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就指出,“张昌起兵,也是西晋末年天师道徒的一次变乱。”[7]62陈先生慧眼独具,然亦点到为止,论述不详,似可补充论述。

《华阳国志·李特志》载:“李特,字玄休,略阳临渭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种党劲勇,俗好鬼巫。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值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移入汉中。”[8]《晋书·李特载记》载:“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也。……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敛之,口岁出钱四十。巴人呼赋为賨,因谓之賨人也……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据此可知,李特等“巴氐”实为廪君蛮[2]3021-3022。 廪君蛮“敬信鬼巫”,且在汉中已接受张鲁“鬼道”。按笔者前所推测,张昌或为廪君蛮之苗裔,则所谓賨人,沔中蛮实出廪君一源。 “(张昌)每自占卜,言应当富贵。 ”[2]2612或为“賨人敬信巫觋”之实例?汉末汉中廪君蛮多奉张鲁天师道,则知张昌等信奉天师道有其来矣!

陈先生论述张昌起义为天师道之一次变乱主要依据有二:其一根据地理,知义阳,平氏以及山都在东汉均属南阳郡,而东汉南阳张津即信奉天师道,因而南阳早已有天师道传播;其二:则据晋书载张昌部众“皆以绛科头,撍之以毛”[2]2613,其为典型天师道信徒无疑[7]62。

诚然,此二者乃判定其为天师道信徒之主要依据,然将其与李特、李流起义联系来看,其依据应不限于此,笔者试论之。如张昌 “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 ”[2]3036于是以山都县吏丘沈为 “圣人”,“立为天子,置百官。 ”[2]3036岂不与李雄“欲迎立(范长生)为君而臣之。”[2]3036如出一辙!可以推测丘沈应与范长生一样笃信天师道,其不同之处唯范长生固辞其位而丘沈则为名义之君。又如“昌虽跨带五州,树立牧守,皆桀盗小人而无禁制,但以劫掠为务,人情渐离。”[2]2614而考之《李雄传》所谓“雄为国无威仪……用兵无部队,战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攻城邑动以虏获为先。此其所以失也。”此或可解释为其民族性之一面,或从另一角度反映李特、李流或张昌起义以天师道为号召,亦如张角黄巾起义一般,其内部组织协调性较差,总帅很难禁制全局?此或许侧面反映出在宗教号召抑或影响下之农民起义之一弊!

至于张昌变姓名为李辰,已有学者指出其似与道教传统有关[9],然限于资料,亦难遽下结论。而丘沈改易姓名为刘尼,自称汉后,则纯从政权合法性角度考虑。要而言之,张昌起义及其过程中,既接受天师道之影响,又多有传统农民起义之影子。

三、浅析西晋末年天师道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

据上分析,知李特、李流等起义与张昌起义均受到天师道的影响。按陈寅恪先生观点,西晋末年乃至东晋末年天师道徒活跃,先是赵王伦之废立,继之而有东莱刘伯根、王弥起兵,然后是李特起兵,张昌起兵[7]56-63。之前陈先生在其名作《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中,已详述宗教的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0]。按地理言之,巴賨接受天师道于汉中,江夏蛮地处荆楚,流人四布,其接受天师道亦较容易。

上文所说“賨人敬信巫觋”或是李特、张昌等接受天师道之一由。按《晋书·李雄载记》:“雄母罗氏死,雄信巫觋者之言,多有忌讳,至欲不葬。 ”[2]3037参之张昌之“好占卜”,则知其已有接受天师道之民族内在条件者。

李特、李流等起义在益土建立了“成汉政权”,并持国运四十余年,而张昌起义虽以失败告终,然亦建立了短暂之“神凤”政权,并使“六州之地,柯振叶靡”[11],其影响亦未巨大。细绎二者之成败,不难看出,李氏之成,成于天府,且其所受天师道之影响较之张昌起义实深。另李氏以六郡流民为武装核心,较之张昌实力亦殊。而张昌起义之所以速败,除其内部不够凝固之外,与其所处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失误亦有关。按《晋书·张昌传》,昌起兵荆楚力量壮大,于是派石冰进攻扬州,遭受吴地方势力和中央的联合镇压,其命运注定失败。加之张昌所树立之牧守“皆桀盗小人而无禁制,但以劫掠为务,人情渐离”[2]2614。 因而,在西晋政权集中精力镇压下,张昌政权迅速瓦解,起义失败。

此外尚有一问题可注意,李特等人起义于前,张昌继起于后,张昌本以拒向益土征李氏而起义,李氏与张氏本应有相互呼应之事,而按之史实,却不见记载,可见李氏与张氏各自为政,并无配合。或为李氏一心据蜀,无暇亦无力东顾。而张昌等亦不曾联合李氏,岂思之不及?抑或盲目自信之故?

四、结语

张昌起义为西晋末年一次天师道徒活动,张昌与李特、李流等应同属廪君蛮,其起义亦深受天师道影响。西晋末年的天师道徒活动频繁,其能深入少数民族之中,除时代之特性外,亦与廪君蛮自身之民族习性有关,李特、张昌等能以天师道为号召,带领流人反抗中央,乃至建立政权,则知其本身亦在斗争加深了汉化。东汉时期之所以出现群“蛮”动辄起义之事,反映的是东汉政权对群“蛮”之控制加深。要言之,东汉政权想将群“蛮”纳入正式编户,从而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剥削;而群“蛮”自来多在中央政权编外,享受较多自由,受剥削程度较轻,因此,在“王化”与“山险”之间,大多数“蛮”人都经历了“负隅顽抗”之“山险”阶段[12]。尽管历史的发展是这些所谓群“蛮”大多最终“沾沐王化”,与汉族融合。然而,东汉时期群“蛮”反抗剥削之斗争,在西晋末年动乱之际发展为流民起义,“蛮”、汉人民携手合作,共抗暴政,无疑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人民的流徙与流民起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222-223.

[2]晋书:卷一百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25.

[3]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影本,1986:2573.

[4]后汉书:卷八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唐长孺.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续汉书.郡国四 //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476.

[7]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3

[8]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83.

[9]刘九生.张昌起义的文化考察[M].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10]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J].生活、读书、新知,2001.

[11]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卷五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1:683.

[12]罗新.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M].历史研究,2009(2).

猜你喜欢

天师晋书李氏
闻鸡起舞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嵇绍重礼
闻鸡起舞
王天师消暑之法
文言文练习
除妖计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枕戈
“天师”教职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