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CET4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12-08-17李冰
李冰
元认知(met cognition)是指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或者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Flavell,1928-)。元认知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之后,教育学家就将这种概念应用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并且与策略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元认知也是一种学习策略,这种策略侧重点在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是更高意义上的学习技能。
专家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外语时,尤其是进行外语语法的教学时,教育学家发现,运用元认知的策略进行学习,学生的进步很快。并且在外语听力训练时,他们发现元认知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对语法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同学。在外语学习的各个方面,元认知策略的运用都要有效的提高了外语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外语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一、研究过程
(一)调查对象
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新疆财经大学2011级非英语专业2个选课班学生为样本,来考察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和以及和四级成绩的相关性。被试者共1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会计、统计、新闻、计算机、旅游和电子商务等专业。
(二)调查工具与数据收集
定量研究的调查工具:(1)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2)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成绩。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笔者主要结合O’Malley和Chamot(1990)的元认知策略的知识和理论,并且选择了计划策略、选择注意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4种类型作为调查内容,独立设计问卷内容。该问卷由35个题目组成,按照大学英语四级题型分4个部分对元认知策略进行调查:1-13题为阅读部分;12-17题为写作部分;18-27题为听力部分;28-35题为综合部分。题项采用莱克特5点量表(Likert Scale)。5个选项为完全符合我的情况、通常符合我的情况、有时符合我的情况、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和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并依次给予5、4、3、2、1分。每份试卷和问卷合订在一起。四级测试卷采用2010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调查安排和实际的考试完全一样。
(三)数据处理
要求参加的学生在答题完毕后,在一定时间内如实填写调查问卷。调查一共有120份问卷,问卷回收比较顺利,最后发现9份完全空白卷,14份试卷作答不完整,均视为无效试卷,最终获得97份有效调查问卷和四级测试卷。用社科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
(一)元认知策略使用总体情况
图1 元认知策略总得分分布
图1显示,元认知策略各项总得分近似服从均值为104.45,标准差为18.45的正态分布,说明数据性质较好,便于做统计分析。
表1 元认知状况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英语四级考试各项元认知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从调查的数据的偏度系数可知元认知策略各项总分是近似服从于一个偏度较小的正态分布,极大值为142,极小值为45。问卷设计的各项总得分最高为175,最低为35分。均值为104.5,占问卷设计最高可能得分175的60%,总分的平均值刚刚达到及格水平,也就是说测试班级元认知策略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标准差18.45显示四类元认知策略标准差偏大,说明学生中间元认知策略得分分布差异较大,元认知学习策略没有被学生广泛使用或者使用很少。
表2 阅读分类策略与四级阅读成绩的相关系数
(二)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四级各项成绩相关性认识
对四级英语考试的各个部分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四级考试中元认知策略也在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关系如下表所示:
**.在 .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 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从单项分析看,表2表明了元认知策略与阅读成绩相关关系不显著,也就是说使用这些策略不会对阅读成绩产生促进作用。可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尚未认识到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必要性,甚至存在较明显认识偏差。
表3 写作分类策略与四级写作成绩的相关系数
表3显示元认知策略使用水平与英语写作成绩呈正相关,且具有显著性。其中,相关性最强的是选择注意力策略,运用注意力策略有助于学生更严格地把握写作内容和写作的要求。其次是计划策略,说明运用元认知理论的计划策略可帮助写作学习者对写作活动的目标、过程和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但评价策略显示无相关性,说明在写作阶段完成以后,学生无法自行提升能力。
表4 听力分类策略与四级听力成绩的相关系数
听力元认知策略与成绩相关性最强的表现为选择注意力和自我评价。研究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生将主要的奖励放在了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认知的提示词、句及主要信息上,这类元认知策略都对学生的听力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评价策略的使用更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节。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计划策略和自我监控策略与四级成绩的相关性最低,其原因可能是这些策略被学生滥用或者学生缺乏听力学习的计划性,盲目完成每项听力任务,同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这也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在接受全新的听力学习时不知所措的表现。
表5 综合分类策略与四级综合成绩的相关系数
综合部分考题分为两项:完型填空和翻译,从表5可以得出,相关性最高的为计划策略,其中“做完型之前,通过开篇或结尾来锁定文章主题,对文章结构进行预测”“在做翻译前,我会根据翻译考点来确定翻译内容。”为大多数人首先选择的应试策略,考生在做题时经常会在无意识当中使用这两种策略,来提高做题效果。选择注意力和自我评价的相关性一样为0.258,表明学生在对这两项题项的解题过程中能关注更替及信息细节,并善于评价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及时总结翻译方法和技巧。
(三)四级成绩高分者与低分者元认知水平的差异
将97位有效参加者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取高分的20%和低分的%学生最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高分考生在考试时更加自觉的应用了元认知策略,这也说明了学习过程中 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获取的更好的成绩;高分考生在元认知策略下,能够自行采用灵活的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具体对照结果如下表6所示:
表6 各使用策略高低分组均值对照
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元认知策略的不同,我们可以得知这两组同学在元认知策略上的敏感度不同。高分组的同学比较自觉的采用有效地认知策略进行学习,而低分组的同学在使用元认知策略时则比较被动,且效果不是很好。下面的图表7中,正好说明了这两个对照组的同学在使用这种学习策略时的差别所在。图表告诉我们,除了在阅读策略上,双方的差别不是很突出之外,其他三个方面的差异都比较明显,也即t<2.000。这表明高分者在使用元认知策略时更加得心应手。
三、结论
一是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在四级测试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大多数还仅停留在“有时符合我的情况”、“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的程度。虽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了 “完全符合我的情况”,但对于大一学生来说,对这种策略的运用大部分不是在理论的支持下而进行的的实践,只是一种在长久以来的学习经验中自觉形成的,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是一种不自觉地应用,缺乏理论的指导。
表7 各使用策略高低分组T检验
二是在对元认知策略和四级成绩的相关分析性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三项成绩与元认知策略显著相关,其中五明显相关性的是阅读部分,可见有关英语阅读元认知意识与能力的培训急需加强,在今后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向学生讲授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计划、选择注意力和自我监控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三是由于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元认知策略上的不同情况,反证了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元认知意识淡薄是造成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四级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学习中对元认知策略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将这种策略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同时有加强对元认知理论的讲解,并且及时的利用这种策略,对学生进行应用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
[1]Swanson H L.Influence of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aptitude on problem solving.Journal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2)306-314.
[2]李英,李卫东.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刘慧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