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缺的天伦之爱——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简析《玻璃动物园》

2012-08-15荣楠楠

关键词:劳拉伦理学父爱

荣楠楠

一、导论

《玻璃动物园》(The Glass Manegerie)是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作之一。此剧自1945开始曾经在百老汇连续演出561场,轰动一时。学者们普遍认为此作品是作者自身家庭关系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世界文学戏剧分析领域中,《玻璃动物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玻璃动物园》的角色给予了充分的评析,这些评析涉及到了心理、角色、主题、思想、人物和性别等方面。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分析《玻璃动物园》中残缺的天伦之爱。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践当然要以具体作品为中心,但不能变成对相关作品道德旨趣与伦理视野的评注,文学批评应具有当下意识与现实关怀。这就是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缘起与后续深化虽然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的创举,同时其批评实践的展开也多以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为中心,但以该批评为方法论而展开的批评实践的最终落脚点却必须回归当下中国的伦理道德状况,或必须服务于当下中国伦理道德文化的塑造。

二、敏感的玻璃家庭残缺的天伦之爱

作品的名字——《玻璃动物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一方面,“玻璃动物”指的是劳拉所喜爱的玻璃收藏品;另一方面,“玻璃动物园”还象征着温菲尔德一家。玻璃是易碎的,动物是有生命的,两者的结合就有了一种奇特的含义。“动物园”可以理解为家的象征,而这个动物园取名为“玻璃动物园”,也就暗指这个家庭是易破碎的。人是家庭里的一个容易受到伤害的动物。人成为了动物,被禁锢在这个使人日渐麻木的家庭空间里。人是玻璃做的,表面坚强而内心脆弱,受不得伤害,却又彼此伤害。人们无奈而悲哀。温菲尔德一家的生活现实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单亲的家庭,一个残破的家庭,一个缺少天伦之爱的不和谐的环境。在伦理关系的视角中,家庭是构建自然伦理和谐关系的基本要素,它以相互关爱和尊重为基点,从而体现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这种以单个要素结成的特殊关系中,每一位成员都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同时也担负着不同的伦理责任,继而建构成为和谐稳固的伦理群体。例如,夫妻、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兄弟姐妹等最基本的亲情联系。作为家庭的成员,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属于自己身份所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温菲尔德先生作为这个家庭中的丈夫和父亲,原本是应该给予妻子和儿女温暖和爱、关怀和照顾,然而他却“逃跑了”,并没有履行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最终直接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悲剧。所以《玻璃动物园》向读者呈现的是一个缺少天伦之爱的悲剧家庭。

在《玻璃动物园》中,在缺失丈夫的家庭里,阿曼达的生活中找不到归属感的影子,哪怕仅有一种朦胧的感觉也好。在爱人缺失的环境中,一个女人无法寻找到可依靠的脊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怀疑、迷茫甚至丢失了自己。清晨,阿曼达都会让儿女们说:“清早起床,容光焕发”,可子女们做不到。她自己呢?打电话买杂志遭到冷淡的反应,去妇女联合会,又遭到讥讽,这一切又怎么能使她自己“容光焕发”呢。沉浸在回忆中的妻子不断幻想着那个诸多追求者的年代,在那个众人捧月般如痴如醉的日子中、在过去富裕且风光无限的幻象中沉沦。她放弃了那么多才俊,却选中了徒有迷人微笑和漂亮容貌的温非尔德先生,并且最终被抛弃。不过,阿曼达是个内心善良的人,“她一个人辛苦地拉扯大两个孩子,一直单枪匹马地支撑着过日子,在这个残缺的家庭里,她仍然为孩子们任劳任怨。”[1]

家庭中父爱的作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世人的注意并掀开了父亲在家庭关系中作用的研究序幕。通过比较认定父爱在一些特殊发展阶段的问题上比母爱更有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行为、品行、心理障碍、合理健康等问题上。“Chen等人在一项历时两年的研究中发现,父亲的温暖与儿童同伴间的攻击行为呈负相关,与儿童学业成绩、社会技能发展呈正相关;与母亲的温暖却不呈现相关性[2]。父亲赋予了家庭中责任的使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影响着人格、尊重、责任、自信及世界观的形成。这也就解释了再多的母爱也无法替代父爱成分的原因。有研究表明,父亲在男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与父亲频繁接触,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在《玻璃动物园》中,汤姆的父亲为他树立的是个不负责任、追求“自由”的榜样。他抽烟喝酒、深夜不归,越来越像他的父亲。母亲的责难使汤姆的秉性与父亲如出一辙。由于父爱的缺失,导致了儿子逆反性格的形成,甚至加剧了儿子性格的极端两极分化。儿子对母亲的干涉形成了一种本能的抵制,不想将自己的生活归结于替代父亲的地位,而母亲的一些行为也使他陷入无尽的烦恼。

脆弱的玻璃动物象征了劳拉内心的脆弱。劳拉的跛脚并不像她所认定的那样糟糕,但由于家长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使得女儿过度地放大了自己的缺陷,犹如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上来气,并暗自在这块巨石的阴影中残喘。在家庭中,母爱应该是温暖的、无私的,父爱应该是深沉的、坚强的。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劳拉的母亲和父亲却成为了劳拉人生的 “摧残者”。一方面,阿曼达的爱也代表了现阶段的一种普遍状况——缺少父爱的家庭就要用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母爱或其他的爱来偿还。殊不知,过度的“不适当爱”同样会使孩子更加低迷,就像劳拉一样终日封闭在自己的玻璃房子中无法自拔。面对母亲残留的风光回忆,面对杳无音讯的父亲,面对无时无刻不逆反和想着逃离的弟弟,劳拉是敏感的,存活在生活与深渊之间的蛛丝之上。

三、结论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更能够跨越民族和国界的。《玻璃动物园》就是这样一部成功的剧作,故事中家庭悲剧具有极大的普遍性。《玻璃动物园》中的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实际上都没能够履行好自己在家庭中的伦理身份:父亲没能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夫妻之爱和父爱是缺失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当,对于汤姆和劳拉来说,这份母爱太过沉重,沉重得让人感到窒息;女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太过胆小怯懦;儿子虽对姐姐有着深沉的爱,但这份爱是无力的,最终也放弃了作为儿子和兄弟的责任。聂珍钊教授说:“文学伦理学批评同道德批评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历史客观性,即文学批评不能超越文学历史。客观的伦理环境或历史环境是理解、阐释和评价的文学的基础,文学的现实价值就是历史价值的新发现。”[3]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讲,人们当然期盼一个完整的家庭和一系列完整的伦理关系。所以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讲,《玻璃动物园》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构建,尤其是构建和谐的家庭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1]鲍秀文.一群游离于虚幻和现实间的玻璃动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周波,张智.美国儿童发展中父亲影响作用研究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4(2).

[3]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

[4]田纳西·威廉姆斯.玻璃动物园[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5]刘海平,朱雪峰.英美戏剧:作品与评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劳拉伦理学父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我讨厌打嗝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父爱如山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一个拓荒女孩的故事
只有一个人做对了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父爱的反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