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远祖李龙迁说”质疑
2012-08-15马丽
马 丽
李龙迁在四川平武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梁朝时期割据本地的李龙迁系唐皇远祖。这一说法在历史上曾经引起史学家的关注,《资治通鉴》对此有专条考辨,然这并未解决问题,明清以来此说常见于地方史志,本文拟根据现存的文献和石刻资料,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认为李龙迁并非唐皇远祖,此说之始作俑者乃是道教。
一、李龙迁为唐皇远祖的传说
四川平武古时称作“龙州”,谈到对古龙州城的治理上就不得不提及李龙迁。史书记载李龙迁生活于南朝梁时期,陇西成纪人。当时的龙州被“杨、李二姓分据称藩(明统志为杨杰、李龙迁所据)。”[1]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武陵王萧纪镇治益州,鉴于龙州是邓艾进入四川的捷径之地,是当时蜀地的天然屏障,除了天险以外无城可守御,武陵王为了加强对这一军事重地的治理,任命李龙迁管理龙州具体事务。李龙迁历时数年修筑了龙州古城,使早已荒弃的古江油关再次担当蜀中军事重镇。
李龙迁死于梁大通三年(527年),葬于牛心山。由于李龙迁镇抚龙州有“捍蔽一方,汉番弗扰”“民德之”[2],乡里人便为他立祠以祭祀,称之为 “李古人庙”,并且建有“龙迁楼”[2],被历代封为龙州土主而祭祀。
而把李龙迁神化为唐皇远祖是与其死后所葬之地分不开的。李龙迁死的时候,有人给看了个风水宝地准备下葬。灵柩正抬到半道上,突然下起一场瓢泼大雨,打得抬棺材的人四处躲避。待雨过天晴,棺材已经不见了,在放棺材处却凸起了一座圆形山丘,这就是牛心山。民间传说当时棺材刚好放在了龙脉上,人刚走,成千上万的蚂蚁就赶来衔土堆垒,一夜之间就垒成了牛心山。同时又因为牛心山是一座独立的圆形小山包,四周不与别的山相联,形状酷似一只倒立的牛心而得名。李龙迁因葬于龙脉而使其子孙李氏最终得到天下,建立唐王朝。
根据《李龙迁祠记》记载:由于李龙迁的庇佑,使得太宗能够直入长安,而最终号令天下。武德中改庙为观加以祭祀。后来武则天称制,改“唐”为“周”,也认为这块“龙脉”是阻碍。于是派人到龙州挖断李家的“龙脉”,致使李家的江山摇摇欲坠,最终酿制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到巴蜀避难时,有老人苏坦向玄宗讲明其原因。玄宗派人藏御衣于断处,并且祭山修筑,接上了“龙脉”,不久安史之乱平息,李唐王朝才得以重拾旧山河。唐僖宗广明初期,黄巢起义扰乱关中,僖宗避难到蜀地,了解了关于李龙迁的传说,遂派人修葺了“李古人庙”并且委任东川节度使杨师立、道士袁道场等设醮以祷之。后来还敕封神君为保定王。最终得以平复黄巢起义,使得京邑再平。于是,唐王朝诏升江油为圣县,以旌神功。在宋王朝时期李龙迁还被封为永济侯。 在明朝时期,“李龙迁祀于龙州”[3]3937。
由此可见,自唐末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认为李龙迁为大唐远祖,牛心山为李唐王朝的国之祖墓地。此后,李龙迁被历代朝廷敕封为人间之神,并建祠加以祭祀。
二、李龙迁实非唐皇远祖
“人间之神”李龙迁是否真如传说一样,是唐皇远祖呢?笔者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记载,再现了李龙迁并非唐皇远祖的历史事实。
(一)与史实不相符
关于唐皇远祖记载,《旧唐书》表述非常清楚:“高祖七世祖暠为梁武昭王,生歆。歆生重耳,重耳生熙。熙生天锡。天锡生虎,虎生昞,昞生渊。”[4]1高祖李渊的父亲李虎一生显赫,官至太尉,爵至柱国大将军,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并且被赐为大野氏,一直在西魏为官,并没有在梁朝生活过而关于李龙迁与唐皇先祖李虎的关系,《资治通鉴》进行了明确的考证:“牛心山,在龙州江油县西一里。《道教灵验记》:李虎葬龙州之牛心山。又《牛心山灵异记》:梁武陵王纪理益州,使龙迁筑城与牛心山。龙迁既殁,即葬于山侧,乡里为立祠。武德中,改为观。武氏革,凿断山脉。明皇幸蜀,有老人苏坦奏曰:‘牛心山,国之祖墓,今日蒙尘之祸,乃则天掘凿所致。’明皇即令修填如旧。明年,诛禄山,复宫阙。以二记考之:则李虎与龙迁即为一人也,然虎仕西魏,未曾仕梁。”[5]7839这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李龙迁为何许人也,那种把李龙迁与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说成是同一人的说法论据显然不足。因此,正史认为李龙迁并非唐皇远祖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二)唐朝并未有关于李龙迁是唐皇远祖的说法而是以“仙人”称之
从正史记载的史料来看,并未称李龙迁为唐皇远祖,只是以“仙人”称之。最早记载这件事情的是《旧唐书》:“壬辰,江王府长史段钊上言,称前任龙州敕史,近郭有牛心山,山上有仙人李龙迁祠,颇灵应。”[4]511如果真如传说那样,李龙迁在唐初的武德年间就被唐王朝高度重视,并且当作是唐皇的远祖而进行祭祀,那么在这里的记载就不会仅仅以“仙人”称奉李龙迁。如果真的确定了李龙迁的皇室血统之后,还不对其进行尊奉,是对皇室祖先大为不敬的。因此作为臣子的段钊在向皇上进言时,是不会犯下这种错误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当时并未有关于李龙迁是唐皇远祖的说法,而李龙迁在历史上确实受当地人敬戴,而历代对其进行祭祀,最终把他神化而成为一名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神仙。
三、“唐皇远祖李龙迁说”实于道教附会
《四川通志》、《龙安府志》等都认为李龙迁是唐皇远祖,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和当时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分不开的,从政治上看,唐末统治者主要运用道教的手段稳固其统治地位、麻痹人民群众;从经济上看,唐末经济和唐鼎盛时期相比,相对衰落,统治基础相对薄弱,人们的崇拜和期望心理更趋向于超自然的神灵;从文化上看,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使整个社会长期笼罩在神秘的封建气氛之中。道教作为中国封建社会自己培育出来的土生土长的本土国教,在唐末已经推崇到极致,因而,把动荡不安的唐末社会和风雨飘摇的李唐王朝的命运与李家祖先之墓的龙脉联系在一起,并把“李龙迁”、“唐皇远祖”、“龙脉”等纠缠在一起的主要动力应当首推道教。
(一)唐末统治阶级对道教的重视
道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运用起来最得心应手的宗教,它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有“水土不服”的磨合期,它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这就使它在神化皇权方面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唐皇室追认道教教主老子为祖先,使道教在唐朝的发展成为鼎盛时期。唐代诸帝都曾不同程度地倡导和扶植道教。其中唐敬宗对李龙迁的神化起着促进作用,为了得到传说中的李古人的庇佑而“役数万人于绝险之地,东川为之疲弊”[5]7838,唐敬宗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还要搞如此劳民伤财的之举呢?看来是具有尊祖崇道的目的而不惜浪费人力、物力扩大李龙迁在道教史上的影响,以达到整个统治阶级利用道教来维护自身优越性的政治目的。
(二)李龙迁所葬之地----牛心山,后来一直是道教的兴盛地
牛心山自从安葬了李龙迁,并且把李龙迁神化为“唐皇远祖”之后,这里就因此而成为道教的兴盛之地。前文所谈到的在唐敬宗时期便派人修补了牛心山,而在宋王朝时期建立的玉虚观的是道教在这一地方兴盛的标志性产物。“玉虚观,在牛心山,宋绍兴间建,重楼复阁,为一方巨观”[2]866,玉虚观初建时规模宏大,亭台楼阁飞檐凌空,成为蜀西北的名观。该观香火繁兴,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在明王朝时期“龙州祀李龙迁”[3]1310,在洪武年间赐号为“龙阳李公之神,岁时有祭”[6],正式得到官方政府的承认。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由于牛心山的道家思想被历代承认,使得关于李龙迁的传说能够得到继承性的发展,最终很自然的把李龙迁与唐皇远祖联系为一体。
(三)唐末道士杜光庭是使“唐皇远祖李龙迁说”产生的关键人物
唐王朝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尊奉道教。而道士是道教在唐朝兴盛的助推器。唐代道士利用小说、神化大肆渲染道教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时道教教徒为了宣扬道教思想,扩大神仙信仰在社会上的影响,为信徒们提供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也非常注意收集整理神仙人物故事,借以提高道教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其中杜光庭就是唐末成就最大的道士之一。他创作的作品很多,流传很广,有《灵异集》《神仙感遇记》《道教灵验记》《墉城集仙录》《仙传拾遗》等。具体记载关于李龙迁的是《道教灵验记》里的《李赏斫龙州牛心山古观松柏验》,全文词藻华丽,想象奇特,字里行间充满着怪诞神秘的气氛。比如,武则天凿断山脉时,文中写道:“其岗段处水色变赤,其腥如血。”[7]高法道士袁道常等开黄箓道场,“醮山祈福,山亦有牛呴之声。”[7]东川造将李赏见牛心山上贞松古柏是可用之材。因此准备修立廨署,茍图其功,而不奉使司指挥,径直往望林采伐,“所斫材木涟运未半,日夜常有神人诟责之,赏历历闻所诟之声,莫知禳谢之路,既而以在贓贿发露,为众所怒,今相国瑯琊公斩之于都市。”[7]由此可见,杜光庭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宣扬神仙的法力和其圣迹的神圣不可侵犯,其著述中难免故弄玄虚,常常涉及神仙变化符咒灵验之类不可验证的虚妄内容,当时就有人讥讽此类内容为“杜撰”之作。因此在看杜光庭的作品时,我们应该要根据当时的写作目的来分析,更不应该把其作品作为历史材料来进行验证。
综上,笔者认为“唐皇远祖李龙迁”说不符合历史事实,但这种说法的产生是与当时崇尚道教的风尚密不可分,是道家思想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道士杜光庭根据当地的历史故事的一种附会。由此,可以得出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对人物的神话继而被后世作为一种地方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类似这种夸大历史人物的现象,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考证,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
[1]常明,杨芳灿.四川通志:卷三[M].成都:巴蜀书社,1984:565.
[2]蒋德钧.道光?龙安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第14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2:866.
[3]张廷玉.明史:卷 136[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沈昫.旧唐书:卷 1[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三,穆宗长庆四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明一统志:卷70,第473册[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张君房.云笈七签[M].济南:齐鲁书社,200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