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航道——以“大合肥”为例
2012-08-15王洪杰
王洪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语境
(一)国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趋势,它表明国际化的经济活动已达到较高指标,使得建立相关机构以制定相应“游戏规则”来保障和规范经济行为变得有必要[1]。按照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依次划分为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同盟、经济与货币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等6种形态[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如同重力加速度一般,逼近甚至超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愈来愈多的国家既参与多边贸易机制又同时参与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根据WTO的相关条款,WTO成员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实质性安排持宽容态度,并表现出高涨的参与热情。鉴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性多边贸易体制之间的互补性,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规则中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有选择地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实现我国最大化的经济利益[3]。
(二)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21世纪初广东与香港设立了粤港联席会议并提出“大珠江三角洲”的概念[4]。鉴于香港与大陆分属不同关税区,大珠江三角洲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畴;相反,它的出现恰恰印证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由国际走向国内的路径和轨迹。学界以城市群为核心把我国按经济地缘关系划分为“八大经济圈”,即大长三角、泛渤海、大珠三角、东北、西北、中部、西南和海峡经济圈[5]。学界又提出我国正逐渐形成十大城市群,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关中、山东半岛、中原、巴蜀、长江中游、鄱阳湖生态经济、海峡西岸城市群等[6]。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京、津、唐)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并受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正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驱动轮。
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对于其内涵、标志及发展阶段等问题仍无定论。目前,国内区域经济正以“同城化”为趋向蓬勃发展,“同城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中的“点击率”与“回放率”不断攀升。“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数个毗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具备可以融为一体的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来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和谐的城市共同体。”[7]一般认为:“同城化”并非“同一化”或“同体化”,也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竞争力与扩散力的愈来愈强的区域经济板块。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新模式[7]。笔者认为:相对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可大可小,远非“同城化”的外延所能企及;在相互邻近的区域特别是相互毗连的城市,同城化模式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支配地位(尽管同城化的概念也一样语焉不详)。“同城化”并不排斥两个关系密切的城市“同一化”或“同体化”,就如同法律并不禁止关系暧昧的适婚男女结为夫妻一样——安徽省合肥市参与“瓜分”原巢湖市,就是一个由“同城化”到“同体化”演进的例子。国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差距在于缺乏真正的 “法治”因素,从而导致恶性竞争大于实质性合作、经济一体化往往流于形式的尴尬局面。
二、“大合肥”的生成路径
(一)合肥经济圈产生的时代背景
尽管合肥市有美菱、荣事达等著名品牌和“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美誉,但从其建市之日起到20世纪末,其省城地位一直备受质疑和挑战。合肥市于解放后才由“合肥县”改为省会,原始积累薄弱;其初为省会时在诸方面均不如安庆,在省内心理认同度低,经过了数十年发展始见起色[8]。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合肥面临着“两座大山”——南京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的挤压而倍感“压力山大”。此外,周边的杭州、郑州、长沙等特大城市经济圈也对合肥经济圈形成了合围之势,使得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在区域竞争中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9]。一旦合肥的“江湖地位”不保,江淮大地上就会出现“群龙无首”局面,皖省的核心凝聚力将无可挽回地沉降[10]。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然背水一战,或可峰回路转,扭转颓势。2003年合肥市出台了《千亿规划纲要》并首次提出“合肥经济圈”的概念[11];2006年安徽第八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的战略;2007年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12];2009年合肥经济圈扩容到淮南和桐城,并把工作重心放在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上来[13]。至此,合肥经济圈的运作已在政策与实践层面全面铺开。
(二)合肥经济圈“输血型”经济模式与武汉经济圈“总部经济”模式比较
如今合肥自身拥有不少资源,但仍不足以与南京、武汉等特大城市圈抗衡。 合肥不“肥”,因而才有“增肥”之说;更有人恶言合肥乃 “合全省之力而肥之”,说的是合肥可能挤占了本省其他城市的发展空间和资源。比如,仅近几年从蚌埠迁往合肥的重要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就有省煤田地质局(2004年着手搬迁)、中国铁建中铁二十四局安徽公司(2009年1月7日迁)、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2012年7月迁)、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2年10月17日迁),等等。上海铁路局蚌埠铁路办事处的蚌埠铁路运输法院、蚌埠铁路运输检察院亦于2012年2月划归地方并同时分别改称 “合肥铁路运输法院”“合肥铁路运输检察院”并将陆续迁址合肥[14]。此外,还有不少其他驻蚌单位也已经迁址或即将迁往合肥。客观地说,这些重量级单位搬迁到省城有其积极意义:合肥不仅城市体系完善,而且还处于全省的地理、经济、文化和行政中心,据此,这些“孔雀东南飞”的诸单位也终算是搭上了便捷的快车道,可喜可贺。更重要的是,此举有助于将合肥打造成为更加强大的“科教之城”与“创新之城”,提升其首位度,并进而促其“跑步进入”到全国特大型城市的俱乐部中去。对于被搬迁的单位和人员来说,合肥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更好的舞台,他们因此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输血型”资源聚积模式又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这些优质资源在蚌埠这样的省辖市也同样非常稀缺,且不可再生。2012年4月有网友在人民网上给安徽省长留言:“安徽不能为了打造合肥而夺取其它城市的资源。”留言上说,省政府的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蚌埠人民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安徽的经济基础本来就相当薄弱,各地的优势资源应该大力保护,使他们成为区域城市发展的引擎;省政府的做法太过于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结果却只养肥了个别地区而破坏了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15]。更有网友在各大网络论坛上指责省城“吸血”,并言此举系“举全省之力建设一个小县城”。
早在2003年,武汉某区政府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总部基地”的设想。“总部经济就是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梯度合理的价值链分工体系。”[16]三年后,武汉在寻求破解区域经济一体化难题时创造性地运用了“双迁模式”。“双迁模式”就是周边城市将企业的总部或者销售、研究中心迁往中心城市,而中心城市则将企业的加工基地或者连锁店搬迁到周边城市。武汉的这些“动作”由于幅度过大,一开始也让普通民众有眼花缭乱、“雾里看花”的感觉;武汉周边中小城市大多对武汉城市圈建设持消极态度,认为武汉如同“黑洞”一般把周围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统统吸掉了。但随后愈来愈多的民营企业自愿将总部迁入武汉,原因是他们看到了这座都市所富集的海量“高等要素”与无限生机。毫无疑问,“双迁模式”是一种双赢的城市一体化模式,能够促进区域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垂直分工而同时减少水平竞争,从而优化大都市圈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6]。
(三)合肥经济圈发展面临体制性缺陷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再加上片面的政绩考核机制,不同城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过程中不愿触及自身利益,“零和博弈”、“丛林法则”法则盛行,最终导致竞争无序,实质性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归于流产。张紧跟2009年提出:在“区域行政”的具体运作方面,长三角与珠三角均实现了诸多方面的制度化合作,包括区域统一规划、都市圈规划、行政区划改革、建立区域政府间合作组织和部门间的协作机制等等,并取得了瞩目的成效;但截止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的城市分工与产业合作仍停留在各自为政的时代,两个三角洲的内部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吸引投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恶性竞争,治理跨界污染问题亦未能找到解决之道[17]。从实证角度看,合肥经济圈也同样存在比较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合肥与周边卫星城市的基础设施对接水平不高,城市圈内缺乏有效的分工体系。在原巢湖市未被“解构”、大合肥经济圈未被“重构”之前,巢湖流域的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合肥城市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拆分巢湖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2010年3月,安徽省代表团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科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的建议》。该建议列明了计划经济时代安徽行政区划的种种不合理性,比如合肥市经济辐射能力薄弱、安徽行政网络与经济网络严重错位等等弊端。《建议》中提到了一些“惊人”的数字:凤阳县离蚌埠市仅23公里,离滁州市却有 127公里,但却属于滁州管辖;宿州市埇桥区有181万人口,面积2868平方公里,是省会合肥市4个市辖区面积总和的3.42倍,等等[18]。国务院于2011年7月14日终于给安徽省下发批复文件,同意对地级巢湖市进行拆分,并将其分别纳入到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囊中。
尽管解放后我国各种层次的行政区划变更司空见惯并保持“进行时态”,但近30年来鲜有跨地市的区域界线变更,而通过分拆一个地级市来整合、壮大省会经济圈的做法更是闻所未闻。出于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各级政府对跨地区的行政区划变更往往持消极态度。比如2006年某些媒体发布了凤阳县有望划归蚌埠市的消息,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负责人对此迫不及待地作出严正声明:他们从未接到当地政府有关区划调整的口头或书面报告但,区划地名处负责的全省地名区划调整工作中也从未列入这项计划[19]。由此看来,拆分巢湖事件不仅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大手笔,而且有可能是我国新一轮大规模、高级别的行政区划改革的序幕。
三、结语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城,尽管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但尚能及时抓住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天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之“人和”,在“地利”方面作足文章,改变了自身处于南京板块与武汉板块之间的“经济凹陷地带”的不利局面,争取到了分拆原巢湖市这块“大蛋糕”的机会。在“增肥”之后,合肥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愿景已不再是神话。合肥的发展尽管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但有理由相信:合肥也在尝试走武汉的“总部经济”之路,只不过合肥现阶段 “造血能力”有限,暂无法足额回馈周边城市。
合肥城市发展的“吸血”过程就是经济学中极化过程,经济的发展是先有极化效应再有辐射效应[20]。拯救合肥城市圈不“沦陷”就是拯救安徽经济,否则合肥城市圈就有可能因身处南京都市圈与武汉城市圈的夹缝之中难以生存而永久沉沦。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合肥”的发展路径就是一个“做大蛋糕”与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周边的兄弟城市“失血过多”——探索并实践“区域法治”之路,或可规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使其不至于“越轨”乃至“出轨”。合肥的最大的发展优势在于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拆分原巢湖市不仅仅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件,也是我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并有可能从此拉开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的序幕。如今的合肥不仅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且也变得愈来愈勇于表达自我、展现自我——“大合肥”这一热点词汇已频繁地出现在官方和坊间的话语体系中就是例证。
[1][DB/OL].http://www.docin.com/p-434693147.html,2012-10-01.
[2][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3762.html,2012-10-01.
[3]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律问题研究[EB/OL].http://news.edu-chn.com/newsadmin/htmlnews/7132012/1002472737132339.html,2012-10-01.
[4][EB/OL].http://news.anhuinews.com/system/2003/08/06/000408868.shtml,2012-10-01.
[5]世界经济与政治[J].1995(7).http://lyrb.lyd.com.cn/html/2011-01/28/content_711252.html,2012-10-24.
[6]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N].京江晚报,2007-03-30.
[7]什么是同城化?[EB/OL].http://fj.qq.com/a/20110813/000090.html,2012-10-03.
[8]安徽撤分巢湖:公务员观望民间心理认同待培养[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8/25/c_121906843_3.htm,2012-10-03.
[9]大合肥隆起[J].决策,2011(12).[EB/OL].http://bbs.hefei.cc/thread-12364225-1-1.html,2012-10-03.
[10]媒体称安徽或将拆分巢湖市引来价值争议(组图)[EB/OL].http://news.sohu.com/20110821/n316893516.shtml,2012-10-03.2012-10-03.
[11][EB/OL].http://news.sohu.com/20070104/n247406782.shtml,2012-10-03.
[12][EB/OL].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07/03/18/001692964.shtml,2012-10-03.
[13]淮南桐城融入合肥经济圈[EB/OL].http://www.hfst.gov.cn/n7216006/n7497454/n7497608/n7498529/9149474.html,2012-10-03.
[14][EB/OL].http://liuyan.people.com.cn/redirect.php?fid=562&tid=1401058&goto=nextoldset,2012-10-03.
[15]秦尊文.双迁模式:武汉城市圈一体化策略[J].决策,2007(2).
[16]张紧跟.从区域行政到区域治理: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路向[J].学术研究,2009(9).
[17]安徽代表向两会提交建议期盼适时调整行政区划[N].安徽市场报,2010-03-06.
[18]凤阳划归蚌埠是传言[N].新安晚报,2006-09-16.
[19]合肥发展以牺牲其他城市经济为代价?[EB/OL].http://news.china.com.cn/2011-08/25/content_23282146.html,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