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先秦时期的问体文学

2012-08-15马晓舟

关键词:天问老子句式

马晓舟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天问》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篇奇文,这首长达376句的长诗通篇都使用了设问,由170多个组合的疑问语句构成,结篇和构思采用了“借天之问,以问为答”的方式。其句式以四言为主,大多四句为一节,每节为一韵(但也有两句为一韵的例外,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脱简”所致)。从内容看,《天问》先问及天地万物,即宇宙之事、鲧禹治水和九州土地,次及人事,即夏、商、宗周的兴亡以及六国和楚之事。

前人大多认为《天问》的文体为屈原首创。其实在先秦时期,与《天问》相似的篇章已出现于文献之中。本文拟搜集先秦时期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与《天问》相类的篇章,并加以对比分析,以此来探讨这类“问体文学”的特点。

一、《逸周书·周祝》中的“发问体”

《逸周书·周祝》是一篇政治性的训诫文章,全文的核心为“道”。《周祝》一文中有这样连续发问的段落:

故恶姑幽?恶姑明?恶姑阴阳?恶姑短长?恶姑刚柔?故海之大也鱼何为可得?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人智之邃也奚为可测?跂动哕息而奚为可牧?玉石之坚也奚可刻?阴阳之号也孰使之?牝牡之合也孰交之?君子不察福不来。

本段连续提出了12个问,内容关乎阴阳、明暗、长短、刚柔这些两相对立的问题和一些具体的事件。《周祝》一文虽仅此段出现了连续的问句,但与上下文并无不和。《周祝》的主旨为“道”,即“不知道者福为祸”,“不知道者以福亡”,“故天为盖,地为轸,善用道者终无尽;地为轸,天为盖,善用道者终无害;天地之间有沧热,善用道者终不竭”等,因此,此处提出的问题都可用“道”来解答。本段虽连续提出了12个问题,却彰显了道的重要性。因此,本段的最后一句说:“君子不察福不来”。

《周祝》一文除开首的告祝辞外,其余皆为韵歌体,而本段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韵部的变化与内容意思的转换相一致。本段除首句不入韵外,其后句句押韵,前五句较短,句式相似,明、阳、长、刚为阳部,内容关乎幽明、阴阳、长短、刚柔等抽象概念;而后七句较长,其结构相类,服、测、息、牧、刻、之、之、来为之韵,问及一些具体事件。这种二分结构在其它问体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

二、《老子》中的“发问体”

《老子》中也有采用发问形式的篇章,其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滌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此章提出了6个问题,虽并无对这些问题的直接回答,但联系《老子》一书的思想可以看出,此处的问句皆为设问,答案已隐含于问句之中。如《老子》中的核心理念之一为“无为”,若要达到此处所说的“爱国治民”,就要通过“无为”来实现。

本章共12句,除第一句开头“载营魄抱一”与第二句末尾“能如婴儿乎”两句为五言外,其余皆为四言,六个问句皆为“能ⅩⅩ乎”,句式整齐划一,双句押韵,歌部的离、为与儿、疵、知、雌等支部字合韵。

此章阐述了老子哲学体系中的主要观念,即“无知”、“无为”、“如婴儿”、“为雌”等。陈鼓应先生认为本章的排序有错乱,他按照老子“修之于身”、“修之于天下”的文例推测,将文序调整如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滌除玄览,能无疵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这样看来,《老子》第十章内容结构的安排与《周祝》一致。

因此,从文体特征与内容结构上看,《老子》第十章是较为成熟的发问体,可能是因为《老子》在后世经过加工与整理的结果。

三、《庄子》中的“发问体”

《庄子》中的《天运》、《至乐》及《天下》都有采取发问形式的篇章。

《天运》由七章意义不相关联的文字杂纂而成,其第一章写宇宙间万物的运行。第一章由问题和对问题的回答两部分组成,共提出了16个问题,所问内容包括天地与日月的运转以及风吹云动雨飘。随后,作者预设了一个人物巫咸祒以“六极五常”对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回答。这种先集中提出问题,后文中给出答案的结构是问体文学的典型样式。

《天运》第一章句式多变,每句字数从三言至十一言不等,与四言交错使用。除在句式的表现上略有不同,从内容上看,可以看作是《天问》前一部分的另一个版本,如二者一开篇皆从天地日月问起,后及自然万物,且有些句子可以对读。饶宗颐先生认为:“《天问》之作,似乎袭用《天运》的老套加以扩大……”

《至乐》主要讨论了人生快乐和对待生死的态度,针对这一主题,文章开篇第一段便连续提出了6个问题,在6个连续的问句之后,后文的几段便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论述,并用“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忠谏不听,蹲巡勿争”等观点做了解答。本段的句式与押韵情况十分整齐,前两个句子句式相类,其共同的韵脚字“有”为之部,问至乐的有无;而后四句句式一致,据、处、去、恶为鱼部字,涉及行动的准则问题。

《天下》中论及惠施及其学术主张时,讲到惠施与倚人黄缭争辩、相为诘难的故事。虽现黄缭问惠施的原文已无可考,但由此材料可以得到两条信息:第一,黄缭以连续发问的形态来诘难惠施;第二,从所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一句可以在《天问》、《天运》中找到相同的内容及对应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从文体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找出施缭诘难的对话与先秦时期问体文学的相似之处。因此钱穆先生说:“然则《天问》一派之思想,固可与惠施黄缭有渊源也。”

四、楚简中的“发问体”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中《凡物流形》篇便为问体文学的篇章。《凡物流形》共由九章构成,前三章为第一部分,皆由问题构成;后六章为第二部分,全为叙述性的文字,是对前三章所提出问题的回答。除第一章开头省去,第三章开头作“问之曰”外,各章开头皆有“闻之曰”三字。

《凡物流形》的第一部分所涉及的问题包括人的生死、寿夭,以及如何认识天地、把握阴阳之道与万物之故,第二部分虽不像柳宗元的《天对》那样对《天问》中的问题逐条去解决,却用紧密相关的内容对这些问题做了应答,这是一种典型的设问结构。

本篇句式以四言为主,但最短的有三言,最长有七言。其用韵情况也比较复杂:有句句押韵,两句或四句为一节者;也有隔句押韵(单句不押,双句押韵),四句、六句甚至十句为一韵者;亦有交韵现象,即单句与单句押,双句与双句押。

《凡物流形》与《逸周书·周祝》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如《逸周书·周祝》的前5个问题提出了幽明、阴阳、短长、刚柔这些两相对立的抽象观念,《凡物流形》前两章也出现了生死、先后、阴阳、水火、左右、始终、纵横、异同等概念;《凡物流形》的第三章问及日月、天地、雷电、水土与草木、禽兽等自然万物,而《周祝》的后7个问题则关于海中之鱼和山中之虎豹貔貅,都有“徧为万物说”的意思。

五、问体文学的特点

第一,连续发问的形态。几则材料中,或全文皆为问句,或篇中至少一段为连续发问;多则如《天问》共提出了176个问题,少则《庄子·至乐》首段仅由6个问句构成。其中《老子》第十章与《天问》通篇皆为问句,虽有问无答,但其意已明;而其它几篇文献先在一段或数段中集中提出问题,后文中进行解答,其解答方式有二:《天运》中提出的16个问题,后文中假托一个人物巫咸祒以“六极五常”进行了总体的概括性回答;而《逸周书·周祝》、《至乐》和《凡物流形》全文以提出的问句为中心,后文中为回答这些问题而做大量的论述。因此,虽然以上几则材料的结构与内部组织方式有所不同,但都通过连续发问的方式发挥了设问的功能。

第二,韵语的使用。使用韵语是问体文学又一重要的文体特征,前文所引述的材料中,除《天运》外,其它各篇都使用了韵语,按用韵的情况可将这些材料分为两类:《周祝》、《至乐》、《凡物流形》的押韵无特定格式,且换韵较为随意;而《天问》中固定的押韵模式和《老子》第十章中歌部、支部合韵的情况,较之前一类显得纯熟。

第三,四言为主的句式。《周祝》的发问段落句式杂糅,13句中四言仅有4句;《天运》首段的18个问句中有10句为四言;《至乐》首段的6个问句中有一半是四言;而《凡物流形》前三章共有82句,四言有47句;《天问》的376句中有284句是四言;《老子》第十章的12个句子中四言有10句。且《天问》通篇四句为一节,《老子》第十章两句为一节,《凡物流形》两句一节为主,但多有例外。

第四,内容上的二分结构。问体文学的内容皆由两方面构成,《逸周书·周祝》的12个问题中,前5个关于抽象原理,后7个关乎世间万物;《老子》第十章的6个问题可分为两方面:修之于身与修之于天下;仅有六句的《至乐》首段,也由问至乐的有无和行动的准则两方面构成;《凡物流形》第一、二章涉及抽象概念,第三章则问及天地、风雨、雷电及禽兽、草木等;《天问》则先问天地万物,次及人事。

第五,宏壮与奇诡的风格。一种文体的形成与文体所特有的表现对象、应用场合及用途、文体的形式因素都有关系。《周祝》、《老子》第十章、《天运》、《至乐》、《凡物流形》及《天问》一开篇或直问天地万物,或问人事,或问抽象概念,或问哲学主张,无所不包,内容的广博使其气象宏大无边,且为整篇文章定下了宏壮的基调。而“奇诡”的风格则主要体现在文体形式上,问体文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用韵的连续设问,不同于平铺直叙。问体文学将所要阐明的事理以连续设问的方式提出,因此虽在表现方式上较为隐曲、诡谲,但其实更加彰明了文意,且具有启发意义,这种异于平常的表现形式造就了奇诡的风格。《天问》学习了驺衍谲谏的方法,以迂远而怪异的方式使国君自己悟出一些道理,明白利害关系,从而有所改变。而用于进谏的特殊应用场合要求《天问》以奇特的风格引人耳目,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这样论述屈原等人的文风:“故知炜烨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认为其中之“奇意”是受到了战国纵横家游说夸张的影响。黄缭惠施以此种形式来互相诘难,也要求以奇制胜。

先秦时期除《天问》外的问体文学的篇章,或篇幅较为短小、内容单一,或句式及用韵随意、无固定格式。而《天问》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充实与完备显示了其作为这一文体代表的成熟性。《天问》与本文所引其它篇章,特别是《天运》、《天下》和《凡物流形》,由它们极大的相似性可推测屈原在创作《天问》时受到其启发与影响。若以年代为序,可以看出《周祝》、《老子》第十章、《天运》、《至乐》、《凡物流形》、《天问》几则材料的发展成熟过程。

《天问》之后有不少摹拟的作品,如晋傅玄《拟天问》、梁江淹《邃古篇》、北齐颜之推《归心篇》、唐代杨炯《浑天赋》、柳宗元《天对》以及刘禹锡《问大钧赋》等。问体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条支流。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陈鼓应.老子译注与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江有诰.音学十书·先秦韵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饶宗颐.梵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王力.诗经韵读 楚辞韵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赵逵夫.《天问》的作时、主题与创作动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8.

[11]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EB/OL].[2008-12-31].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1.

[12]陈志向.《凡物流形》韵读[EB/OL].[2009-01-10].http://z.tougao98.com/xueshu/xueshu03/%E4%B8%8A%E5%8D%9A%E8%97%8F%E4%B8%83.htm.

[13]曹峰.上博楚简《凡物流形》的文本结构与思想特征[J].清华大学学报,2010(1):75-82

[14]汤漳平.《天问》与上博简《凡物流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79-83.

[15]李兵.老子思想中的救世情节及其现实途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1.

猜你喜欢

天问老子句式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前传”
“天问一号”的绝招
《读屈原〈天问〉之一》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屈原诗·天问
智者老子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