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同音词习得偏误及策略
2012-08-15汪媛
汪媛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一、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同音词习得研究意义
同音词作为留学生汉语习得难点之一,目前无人分国别作相关偏误研究,国内汉语同音词研究大多数停留在汉语本体层面,未将同音词研究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应用领域;李玮琳《对外汉语同音词、多义词、多音词教学探究》,未涉及同音词国别化偏误相关内容。因此,有必要对同音词的国别化习得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对韩汉语词汇教学研究成果已初出茅庐,目前共16篇,如李春梅《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中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分析与比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刘乐乐《浅析汉韩同形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迁移作用》(《语言教学研究》2010)等。但对韩汉语同音词偏误及教学的科研成果尚未涉及,本文是对韩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空白地带的填补。
二、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同音词习得偏误表现
1.同形同音词的误用
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相同,但意义没有联系的词语。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习得偏误主要涉及词汇意义理解。
例如:dǎ①打:【动词】A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B殴打,攻打。C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碎。D建造、修筑,如打墙。E制造,如打饼子。F搅拌。②打:【介词】从这儿。
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普遍能掌握打①的常用意思,如“殴打,攻打”等;但若出现打②如“打这儿往西”,就会出现理解偏误,认为是从“这儿”这个地点做了某个关于打的“动作或事件”。
2.异形同音词的误用
这类同音词拼音相同,字形不同,词义没有联系,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使用上,在理解上的偏误相对较少。
例如:xíngshì①形式:【名词】事物的形状、结构等→现在的国际形式比较稳定*。② 形势:【名词】地势;事物的发展状况→你只看见了形势,没有看清本质*。
在现代汉语中,“式”主要指“样式”,组合成“形式”,意为“事情的形状结构”; “势”主要指“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自然界的现象”,“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组成“形势”,意为“地势”或者“事物的发展状况”。由于词性相同,字形有异,中级汉语韩国留学生常难于准确区分“式”和“势”的意思,这给他们习得词性相同的同音词增加了负担,容易出现同音词的混用偏误。
三、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同音词习得偏误原因
韩语在历史上深受汉语影响,且保留了许多汉字词。但韩汉两种语言在诞生之初,就具有差异,社会发展影响语言发展,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情况,在演变过程中,都遵守各自的发展规律,呈现各自特点。韩国留学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与汉语中有些意义和语法相近的词发挥积极作用。但因社会发展的差异,韩语诸多汉字词的意义和句法功能已与汉语不同,易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对韩国留学生产生误导。此外,韩语中有许多与汉语语序相同的汉字词,称为“同源词”。有的在汉韩两种语言中词性和词义都发生了改变,有的没有发生改变。这导致韩语中大部分的“同源词”意义与句法功能与汉语不同。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时常借助母语,但这些汉字词在汉韩语中的差异,容易“产生负迁移,起消极作用”。[1]
四、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同音词习得策略
1.提升同音词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
(1)将同音词意义与语法进行搭配教学
很多同音词语法功能与意义不同,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对语法的掌握还很薄弱。将同音词的语法与意义结合教学,可让学生区别同音词不同语法功能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如讲授“把”时,分析:把1为动词,意为“用手握住”,如“你要把握机会”;“把2”为介词,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及物动词,如“你把我气着了”;“把3”为量词,如“一把雨伞”。这样把意义跟语法搭配讲解,既有利于留学生对词义具体用法的掌握,又能避免对习得同音词的语法错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面对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将同音词意义与语法进行搭配教学时,举出实例非常必要,且例句所含单词应在中级词汇大纲范畴内,更易达到良好的输入效果。如讲授同音词“把”时,若只谈“把”可做动词、介词和量词及用法,而不举出“用手握住”、“你要把握机会”、“一把雨伞”等例子,对于高级汉语水平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水平的韩国留学生或许能接受,但对于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则很难理解和区分。又如,讲授同音词“把”时,若相关例句为“请把住旁边的扶手”、“你把我惹急了”、“一把锄头”,其中“扶手”、“惹”、“锄头”都在中级词汇范畴之外,韩国学生在习得同音词“把”的意义与语法时,还得应对陌生单词的干扰,增加了同音词的教学难度。
(2)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进行理解
“在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实词的同音词较多,虚词中较少”。[2]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关于词性相同异形同音词相互误用的情况居多,主要原因是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正确区别一组同音词的具体语境。所以,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体会同音词各自的使用范围,是减少同音词习得偏误的重要方法。如“报道”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可用具体的情景例子来教学,如“记者正在做现场新闻报道”;而“报到”是指“向某单位说明自己已经来到”,可设置情景句子,如“我今天去学校报到”来教学。语境教学有利于让留学生掌握同音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区别,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方面都能有效避免同音词使用偏误。
(3)语法对比演示
当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接触了某组同音词的大量例句后,不一定都能在大脑中形成关于该组同音词清晰的语法区分,在使用时容易混淆。在此情况下,进行语法对比演示更易让学生区分二者的差异。如讲授“报道”与“报到”时,在做了案例讲解与练习后,可在黑板上写: “报道+名词√”与“报到+名词 ×”进行语法对比演示,让学生体验到“报道”后面可搭配名词而“报到”后面不可搭配名词的语法差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面对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这样在黑板上做语法对比演示比口语阐释效果更佳。从教学的便捷性来看,口语讲解同音词的语法差异比板书更省时省力,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更大,但由于学生是以听力来构建汉语信息的理解体系,所以他们的单词量、听力能力以及教师一闪而过的口语表达等都会对学生的汉语信息输入带来不确定的影响。而从汉语习得的便捷性来看,在黑板上板书同音词的语法差异,可使相关信息在学生的视觉中停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结合自己现有的汉语背景去理解和加工,使汉语信息输入更有效。
(4)形近字的区别教学
形近字的区别对于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是一大难点,再加上同音词,就是难上加难,所以含有形近字语素的同音词,是留学生汉语习得最易出错的地方之一。除去心理因素,就是潜意识对同音词习得偏误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对同音词中的形近字难以区分。汉语的词义跟字形有很大联系,虽然很多字在词语中的意思跟它的本义已经有区别,但了解字的本义,区别形近字的不同意义,对同音词教学,减少留学生的习得偏误,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娇气”中“娇”为“柔弱”之意; “骄气”中“骄”有“自满,自高自大,不服从”。可联系到“娇气”的意思是“意志脆弱,怕苦怕累或经不起批评”,“骄气”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作风”。如此更有利于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有效掌握有形近字的同音词,减少习得偏误与误写误认。但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如此抽象的同音形近词,对其意义的形象诠释及大量的实例训练非常重要。因为此类同音词的易混几率很高,对于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来说,即使能够在阅读中区分意义与字形,在写作时容易交叉混淆,对这类同音词意义的形象诠释有利于加深对某一个词语的印象,大量的实例训练有利于加强对某一组同音词的区分。
(5)科学设计复习
“复习”是对外汉语及许多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同音词的易混性加大了汉语习得难度,对于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水平正处于由初级到高级的过渡阶段,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复习进程、科学地设计复习方案来实现汉语输入目标,使这一授课对象群具备对同音词正确分辨、灵活应用的能力。在此关注的是复习的强度、频率与设计等,而非简单的重复与回忆。例如,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理论,随着时间推移,人的遗忘率呈递增趋势。因此,对同音词的复习最好在讲授当天结束后,安排适量作业 (如同音词造句等)并要求学生第二天而非下次上课时上交,迫使他们在当天就对所学同音词进行回顾复习;若是将上交作业的时间定为下次上课,有的学生或许会选择在临近下次开课甚或开课的头一天做作业,复习时间变相延长,这对当时课堂教学中所习得的同音词知识遗忘率更高;且下次开课时又有新的汉语知识,新旧学习任务加在一起就更难了。因此,科学设计复习计划是减少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同音词习得偏误的重要环节。
2.减少韩语母语负迁移作用的研究策略
韩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这对汉语的习得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韩语里的“汉字词”跟汉语中的本源词有一定差异。若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以母语韩语来接触第二语言汉语,很容易出现误导。这种误导,也体现在同音词上,汉语中较多的同音词,在韩语里并不同音。如“检查”和“检察”在汉语里读音相同、意义不同,而在韩语里分别为,其读音和意义都有着明显区别,其作为汉语里的同音词,对于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就难以区分。为防止韩语母语对汉语同音词习得的负迁移作用,教师应逐渐引导学生避免套用韩语语言体系来学习汉语,多从汉字的角度来区别同音词的意义。要达到这一教学效果,对外汉语教师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习、掌握和研究韩语
许多对外汉语教师注重汉语本体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但随着韩、泰、日、俄等国家留学生的大量涌入,对外汉语国别化趋势加强,这客观上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研究汉语本体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须学习、掌握和研究相应的外语,理解该国留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文化心理。历史上汉语和韩语本就是源与流的关系,若对外汉语教师学习、掌握和研究韩语,就更易了解韩国学生习得同音词时的中介语和偏误原因,提炼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2)课堂教学中加强汉韩对比
对外汉语教师在处理与韩语有源流关系的汉语同音词教学任务时,可加强汉语与韩语的对比,分析预测这类同音词的偏误表现并加以区分来减少中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母语负迁移。如前例中“检查”和“检察”在韩语里分别为,提醒学生这组词在韩语中词义不同,汉语中词义也不同;但这组词的发音在两种语言中有差异:在韩语中发音不同,在汉语中发音相同。启发他们勿将母语韩语的特点运用在目的语汉语中。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师在进行汉韩对比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学语言应当使用汉语,而韩语只是作为举例的语料呈现。
[1] 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36.
[2] 刘丽娟.现代汉语同音词误用现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