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视角下的语类研究——以英语新闻语篇为例
2012-08-15朱惠华
朱惠华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
关于语类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早期语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言学界学者的加入给语类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活力,他们所取得的成果也带动了文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新一轮研究高潮。
目前,西方学界对语类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流派:新修辞学派、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及专门用途英语学派。虽然对于语类的界定三大流派并不完全统一,但就总体而言,它们都将研究重点放在探究语类的交际目的、形式及其作为一种语境化的社会行为的规律性上,并且揭示语类在社会现实建构中的作用,从而解释语类如何服务于不同人的不同利益[1]。也就是说在语类的定义中,交际目的是核心,语言的形式是表象,而社会文化则决定了语类选择的解释向度。因而无论是为了辨明已知语类的语类特征、交际目的,还是为了通过语类更好地揭示社会现实,都离不开对某一语类的语言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及讨论,尤其是对具体语篇中人际功能的主要实现方式——情态表达加以系统的考察。
一、系统功能语类观与情态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概念、人际及语篇三大元功能,这三大功能投射到社会语境构成语域的三个变量,即语场、语旨及语式。三者共同构成语篇的语境配置并且决定其意义范围[2]。对于语类,Halliday与Hasan没有很清楚地将其与语域进行区分。Hasan提出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认为语类是由语境配置决定的,是同一语域中语篇的共同结构类型[3]。而Martin的语类观有所不同,他认为语类是一种“有步骤的、有目标指向的社会过程”。在他的理论中,语类与语域分属不同的层次,语类是位于语域之上的语境,是各层关系的最上层,两者同属于社会符号系统,且都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实现。也就是说,语域通过语场、语旨和语式三要素的语境配置实现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而语类则从社会文化语境的层面对语域变量的选择做出解释,反映出具体语类的交际目标及其动因[4-5]。
由上可知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语类是一个宏观概念,该概念虽然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上给我们勾勒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但其边缘仍旧模糊。在微观上如果要对不同的语篇进行语类的划分,需要从形式特征入手。H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从语篇层面提供了一个分析的工具,即在进行语类识别时需辨识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及重复成分[3]。然而,语类结构分析只是从语篇层面上对语类进行研究,不能在句子层面上对关键句和短语进行分析,也不能在词汇层面对词汇的广度及其运用的规律做出描述与解释。
在词汇语法层面,Martin所提出的“社会文化→语类→语域→词汇语法”的模式则更具动态性且涉及面更广。然而以这一理论模式为基础展开的语类应用研究却并不多,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次。
张德禄在总结了目前的语类研究现状后指出,应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已有的模式和发展起来的模式进行验证,分析相关结果从而发现与语类相关的主导因素,然后得出结论。除了描述结果,还有必要进行梳理、解释和评价,这样才能从资料中发现并证明某个语类的某一特性,并且进一步认识它[6]。
目前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更多地关注语篇层面的宏观结构。虽然也有研究者对于语篇词汇语法层次展开调查,但较少有从语类的视角出发进行的讨论和评价。因此本文通过对语境配置中的一个语域变量——语篇中的情态表达在新闻语料中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考察词汇层面的情态表达在实现语类交际目的时在语义、量值和取向上的特征,从而探讨社会文化语境对语言形式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二、新闻语类与情态
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新闻语类是新闻报道,新闻写作教材中明确要求这类语篇应该客观地叙述事实,不能出现作者的评论或意见[7]。也就是说尽管新闻事实在实践中是经过了记者的思考再被反映出来的,但是写作者应该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进行叙述,隐藏自身的观点和立场,也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赢得读者及其信任。从情态的视角看,观点会通过一系列经过选择的情态表达貌似客观地传递给读者。
另一种重要的新闻语类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主要针对国内外的重大时事,例如经济政策的改变、各国的大选、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发表评论,夹叙夹议,兼具记叙文与议论文的特点,富有思想性、批判性、针对性、现实性[8]。一般来说报纸上的新闻评论可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等,而其中社论(editorial)尤为重要,其言论代表报社立场,很大程度上主导舆情,被称为“leading articles”。这种旨在发表意见,引导舆论的新闻语类与旨在报道新闻事实的报道语类有着不同交际目标,那么在情态上是否也有不同的选择呢?
李战子认为理解语篇人际意义的关键是弄清各种情态手段在语篇中的数量与质量[9]。因而笔者认为对新闻语篇中的情态手段使用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与解释,可以勾勒出新闻语类通过语法词汇形式所构建的交际意义,明确该语类在社会生活中所担当的角色,及要实现的目标。
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理论在命题和提议这两种语言功能的基础上区分了情态化和意态。情态化的归一度表现为断言和否定,两极之间有概率和频率两种可能性,常用表达方式为情态动词、情态附加语。意态的归一度表现为规定和禁止,中介值在命令句和提供句中分别表义务与意愿,主要用情态动词和谓语延伸式等语法词汇形式来表达。各类情态表达除了具有不同的语义外还具有不同的情态值,该量值体现的是说话人对所发言论所作出的承诺[2]。除此之外,情态还有主观与客观两种向度,并可进一步细化为显性与隐性。与情态表达的向度有关的是情态责任,解决由谁来承担言论责任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本研究采用了两个小型语料库。一个为英语评论语料库,其中包含有120个文本55 071词,语料来自《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及《泰晤士报》官方网站,每份报纸各30篇。这四份报纸均是公认的权威大报,同时本研究所选文章均是机构社论。另一个为英语报道语料库,语料从BNC语料库中抽选,共55 372词。首先,研究者使用Jclaws软件对评论语料库中的文本进行了自动词性标注,进而使用Wordsmith软件对两个语料库中情态表达的频率进行检索。最后研究者在功能语言学情态理论的框架下对语料中的情态表达进行分类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讨论,比较时使用了SPSS软件计算差异的显著性水平。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两个具有不同交际目标的新闻语类在情态表达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
第二,这些情态表达在语义类型、情态值及情态取向方面有什么分布特征?
第三,这些情态表达及其分布特征如何实现不同语类的交际目标?
四、结果与讨论
各类情态手段在评论与报道这两个不同语料库中的总频数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情态表达的总体分布
从所使用的情态动词总体分布上来看,两者的总频数存在差异,通过卡方检验发现P值小于0.05,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虽然两者的语场语式相近,但由于功能语旨不同,新闻评论语类语料中使用了更多的情态手段来表达态度、评价等人际意义,以实现其对新闻时事进行深度分析,进而引领舆论的交际目标。相反,White认为新闻报道是一种陈述事实的语类,对现实情况进行去除了价值判断的公正客观的复制[10]。Husson和Robert也认为专业的记者应该是准确而中立的,应摒弃主观性,所展现的应是真实材料[11]。与评论为了提供观点相比,报道是为了提供事实,不同的交际目标决定了语言形式选择的不同。
另外,所谓频率的高低都是相对的,与谈话、小说等非新闻语类相比,新闻评论语类中31.98的千词频来得略低(谈话类47,小说37)[12]。笔者假设,越是正式的语类使用情态表达的频率越低。如学术类语篇中,情态表达千词频为29,这也就部分地证明了上述假设。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新闻评论是一种正式的表达意见的新闻子语类,而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正式程度要更高一些,是一种提供事实的新闻子语类。
另外,从表1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两个语类中使用得最频繁的情态表达都是情态动词,其次为情态附加语。这两者都是隐性情态取向的语言表现形式,因而我们可以推断隐性情态取向是新闻语类的共性。除了情态动词和情态附加语这两类表达,余下的词汇语法形式虽然所占比率不高,但具体分布情况却出乎意料,一些词汇语法形式在评论语类中的词频要低于报道语类。如被动形式在两语类中的千词频分别为0.18和1.41,卡方检验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义动词的频率分布呈相同趋势。这一特征值得我们深究。
因而新的问题产生了,这两个语类对于情态表达的选择说明了什么?而这些情态表达及其在分布上的特征又实现了哪些交际目标?
(一)情态的语义分布
在表1中我们发现情态动词与情态附加语在两个语料库中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法形式,因而在讨论情态表达的语义分布时笔者主要围绕这两项展开。
从表2可见,两个语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表意愿/预测的情态动词。也就是说不论是提供观点还是事实,同属新闻语类的两个子语类都具有对将来局势作出预测,表达社会各团体意愿的功能,这样才能满足读者阅读新闻的心理需求,实现媒体的交际目标。然而另两类语义类别的情态动词的分布就呈现出了显著差异,表可能性和必然性的两类情态动词在评论语类中的使用频率高于在报道语类中的使用。这一分布特征说明在评论语类中,情态动词除了用来表达对未来态势的预测,也常被用来向读者提供建议,引导他们如何应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或对新闻事件可能存在的原因或可能带来的后果做出评价。尽管在新闻报道语类中也有这样的用法,但相对频率较低,这一分布的不对称凸显了两个新闻子语类在交际目标定位上的区别。
为进一步探究具体情态动词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意义,研究者从语料库中抽取原句结合语篇整体意义进行了观察和讨论,匮于篇幅限制,此处略过。
语料中情态附加语的整体分布情况如表3。
表2 情态动词的语义分布
表3 情态附加语的整体分布
从表3可以发现,从数量上看,显然情态附加语在评论语类中出现得更多。从类别分布上来看,两种新闻子语类都更倾向于使用语气附加语而不是直接的评价附加语。
Halliday把语气附加语根据其语义大体分为三类:语气、时间和情态(此处应为狭义)[13]。在三大类别中,语气附加语和情态附加语的使用频率在两个语类中的使用频率有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01。具体而言,强度、概率及频率附加语的频率分布差异尤其突出。而definitely、absolutely、at all costs和by all means这样表必然性的附加语在两个语类中都没有出现。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情态附加语并不在新闻语料中用来表达义务。回顾上文,我们可以发现,这类情态意义往往会用情态动词来实现。此间原因尚待探究。
我们发现与报道类语料相比,社论使用了更多的评价附加语表达作者对提议的态度。总体而言,在这些语义类别中,表达欲望、断言和信度的情态语汇最多。这个结果与杨信彰对法律语料和学术 语 料 的 观 察 结 果 相 反[14-15]。 他 发 现 在236 378词的法律语料库中,没有出现评价附加语。而在学术语料库中,评价附加语主要用来表达事实性、自然性、可信性和显然性。可见,社论语篇的作者主要想要表达的是他们想要做些什么,或者是证明他们断言的可信性。而学术语篇的作者主要想用一种具有说服力的方式来报告他们的研究结果。
总体而言在情态表达语义的分布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语类同作为新闻子语类在交际目标上的重合,也看到了相互的差异。无论评论还是报道,都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比较正式。新闻报道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把情态都铲平,而是使用情态动词、附加语等等语言形式来以适当的策略表达观点。但由于读者对新闻报道的功能定位是提供新闻事实,因而报道中所采用的情态表达多用来对未来局势作出一定的预测,甚少对新闻背景、原因、后果等进行分析。而新闻评论语类的交际目标却不仅限于提供事实,而是要提供观点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因而该语类相对更多地使用了各类情态表达,情态动词不仅用来表预测,还用来表示可能性、必然性等等以分析新闻事件,引导舆论。评论还较多地使用了表概率和评论的附加语来提供新闻背景凸显新闻的重要性。
(二)情态承诺
情态承诺通过情态表达的不同情态值来实现,本文中对情态值的讨论主要围绕情态动词和语气附加语展开。
总体而言,两个语类都更多地使用了中值的情态动词,而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值情态动词的使用上。评论语类中高值情态动词占所有情态动词的13.80%,比报道语类高出近4百分点,显然评论语类的作者在提出命题或请求时表现出了更高的肯定性,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然而,如果在语篇中使用了过多表必要性语义的高值情态动词,语篇所表达的观点将会缺少协商性,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说话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权力和知识)时。但是,笔者已经在上文中强调过,所有的语料都来自严肃大报,其读者,尤其是社论语篇的读者通常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读者,对新闻时事往往持有不同的立场与个人偏向,因而事实上,我们观察到高值情态动词在社论语料中的数量并不多。52.43%的中值情态表达与29.89%的低值情态表达共同构建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氛围,给予读者一定的质疑、论辩及协商的余地。为了探究语义和情态值之间的相互配置关系,笔者对语料中情态动词的各个语义类别进行了观察。笔者发现,除了中值的should,大多数表义务必要性的情态动词都是高值,而表许可、可能性与能力的情态表达则大多为低值。
Thompson在谈及情态承诺[16]以及 Halliday在对情态表达的不同量值进行分类[2]的时候,都提及了可能性、频率、义务及意愿。这些都在狭义的情态定义范围内。与情态动词的量值分布情况不同,低值的情态附加语在用来表达概率意义时频率最高。这个结果部分地与对语料中的情态动词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我们发现,表许可、可能性的情态动词都是低量值的。由此可见,当社论语篇的作者在表达可能性时,通常会较低程度地对命题或提议做出承诺。
而频率类情态附加语的情态承诺分布情况则与情态动词及表可能性的情态附加语的情况有较大不同。就所观察的语料来看,在社论中,63.38%的频率类情态附加语表达都是高量值的,低值的频率附加语仅占5.63%。与此相反,在新闻报道语料中却大量使用了低值的频率附加语。
笔者认为,可能的解释是,作为新闻语类作者必须报道与众不同的事件。也就是说,新闻事件不该是总是或经常发生的,所以当在报道中提及频率时,大量的情态附加语都是低值的。然而在社论语料中,出现了两倍多的高值频率附加语。其中有25个否定形式“never”,20个肯定形式“always”。这些附加语被用来陈述通常的情况,以解释新闻事件或提供背景。笔者认为语篇作者试图通过高量值的情态承诺给予读者一定的压力来让他们相信或接受命题或提议。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社论通过频率附加语的选择所实现的是分析而非报道新闻事件。
(三)情态责任
Thompson认为,对于情态而言,其连续性取决于说话人或作者对个人所表达的观点能在多大程度上显在地承担责任[16]。在Halliday看来情态责任包括显性主观(如,“I think he’s wrong”)、隐性主观(情态动词等)、显性客观(如“There’s a possibility that he’s wrong”)和隐性客观(语气附加语等)[2]四种向度,表4展示了与情态责任密切相关的情态取向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
表4 情态表达的取向分布
首先,出乎意料的是在所观察到的词汇语法项中,主观情态表达的百分比超过了客观表达。正如Thompson所指出的那样,新闻报道通常被认为是记者对新闻事实中立客观的报道[16]。然而本研究的结果却是对新闻语篇客观性的一个挑战。另外,从显性这个维度来看,93.64%的情态表达属于隐性表达。
在社论语料中,19个显性主观情态表达都是第一人称小句(13个以We为主语,6个以I为主语),且均为心理过程小句。笔者发现,这些小句中表心理过程的动词主要表达意志及推断。并且,在句中,We所指的是社论的作者,代表整个媒体的立场。Martin[17]认同Halliday的观点,强调了事实上英语中的主语承担了产生意义的功能,主语的意义在情态责任上得以体现。但是不管怎么说,显性表达方式并不常用。只有当人称代词We指代某一机构(媒体)时,才是可以被接受的。而由于由第一人称I主导的情态小句常常用来表达个人意见,因而在表达媒体态度的社论中不太常见。仔细研读了语料中的5个实例发现,他们都仅出现在专家或新闻当事人的引语中。
同类表达在新闻报道语料中就显著增多(P<0.05)。相同的是此类表达(共34处,I为主语的25处,We为主语的9处)也大多出现在引语中,仅1处例外。而在这一处的例外中,也是由We来充当主语。正如Thompson所说,所有的评论都应明确地标注说明是出自他人而不是记者。如果有情态的话,也应该把其来源明确地指明(通过引述句)[16]。
显性客观情态取向主要通过无人称小句实现,典型表达为“there is a requirement to/that”或“it is likely to/that…”在社论语料中,共出现了93处此类显性客观表达(28个为there+be句型,66个为it+be),与报道语料相较,显著偏多(P<0.05)。
在there+be这种语言表达形式下,对命题的不确定性通过名词来表达,并给读者留下了近乎客观存在的映像。如果如Martin所言在一个句子中主语承担情态责任[18],那么在这样的表达中就没有具体的人来承担责任。对于所发的言论,语篇作者通过语言手段掩饰了他们的立场以规避遭受批评的风险。
对于It+be句型而言,情况也相似。在对语料中49处此类表达细读之后,笔者发现,出现更多的是“It is+adjective/passive+to”,而不是后面跟上that从句。在这儿不定式指的是将来可能发生的动作,在to前面出现的形容词(important,hard,easy,surprising…)则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做出了评价。而且由于使用的是主语it,这个评价就好像是自然世界中的客观存在,从而也就没有哪个确切的人来承担责任。
隐性主观情态在语言形式上主要是情态动词或是评价附加语。隐性客观情态主要通过语气附加语和谓语延伸式来实现。而谓语延伸式的主要结构为“it+be+adjective/passive+to/that structure”,尽管此类结构有可能是隐性取向,也有可能是显性取向。
在社论语料中,出现了39个谓语延伸式,这个数据与报道语料中的数据有明显差距,后者中共有97个同类表达(P<0.001)。在这39个表达中,语义承担者是形容词 likely,able,willing或是动词被动式(supposed)。这些词汇形式主要表达可能性、能力、意愿及义务。可以推断当社论作者希望表达上述意义时,他们常常选用隐性主观取向的情态动词。相对照而言,新闻报道则更多使用谓语延伸式来强调其客观性。“新闻报道,至少那些严肃报纸都声称他们对新闻事件和局势做没有偏见的报道。”[19]
从情态取向的角度来看,社论语料中占最大比例的是隐性取向尤其是隐性主观取向。大量情态动词被用来隐性地表达预测、义务、假想或是评论。除此以外,大量的语气附加语被用来表达可能性、频率及其他意义。为了寻求中立感,满足不同立场读者的需求,保护报纸免受批评,社论作者极少使用第一人称的情态表达。尽管显性客观表达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显性主观的表达,但总体而言,两者在所有情态表达中所占的比例都很低。
五、结语
通过对评论和报道这两个同属新闻语类下的子语类进行情态视角下的系统考察与比较,发现由于两者有相近也有相异的交际目标,因而在情态表达的选择使用上也有同有异。然而本文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描述新闻语类的情态特征,而是尝试把情态作为语类划分的一个标准。当然,相较于Hasan的语篇结构潜势,情态表达较为零碎,但是其优势是借助语料库等手段,可以对语料进行批量处理,扩大研究的准确度与广度。
[1]庞继贤,叶宁.西方语类比较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2):13-22.
[2]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hristia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 ed.London:Edward Arnold,2004.
[3]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Martin J R.Genre and Language Learning: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09(20):10-21.
[5]Martin J R.Language,Register and Genre[C]//Language Studies:Children’s Writing:Reader.Geelong: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4.
[6]张德禄.语类研究概览[J].外国语,2002(41):13-23.
[7]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8]王蕾.新闻英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9]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White J R.Telling media tales:The news story as rhetoric[EB/OL].[2012 -06 -28].http://www.grammatics/appraisal.
[11]Husson D,Robert O.Profession Journaliste[M].Paris:Eyrolles,1991.
[12]Biber D.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3]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14]杨信彰.英语的情态手段与语篇类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4.
[15]杨信彰.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评论附加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11 -13.
[16]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6.
[17]Martin 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Philadelphia,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 Company,1992.
[18]Martin J.Interpersonal meaning,persuasion and public discourse:semiotic punch[J].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5(15):33 -67.
[19]Walsh P.Modality and modal responsibility in research articles in English[C]//English Modality in Perspective.Oxford:Peter Lang,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