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无形资产财务管理对策初探

2012-08-15钱自强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科研项目课题

杨 青,钱自强

(皖西学院 财务处,安徽 六安237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2010年我国共投入科研经费7 062.6亿元,其中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投入1 783.7亿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战线的主力军[1]。高等学校承担科学技术研究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和无形资产,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直接贡献。但是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都没有对高校利用国家科研经费所形成的科研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做出更明确详尽的规定。2012年4月1日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指出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应当计入事业支出。在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中规定高等学校取得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计入事业支出。在2009年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将科研经费使用记入科研支出,并没有对科研支出后所形成的成果做出进一步的规定。同时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中只规定了外购和捐赠的无形资产。随着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加大,各种专利和非专利技术大量形成,高校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式的发展和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管理的需要。

一、高校科研经费及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1、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缺乏有效监管

现行的高校科研水平的评价体系中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的到账情况作为评价个人和学校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学校为了鼓励教职工申请课题获取科研经费,对下拨和配套的科研经费,除去管理部门提取的部分管理费外,其余归项目组成员自行支配,对于各项支出只要符合财务手续就可以随意开支,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缺乏有效监管。

对于财务部门来说,科研经费的管理仅限于记录收入、支出和提供财务信息。财务部门主要对科研经费到账进行记录,按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经费拨款和配套单为科研项目、个人或单位拨入预算以及管理费。财务部门对项目组成员支出进行合法性审核和记录,直至项目结束,提供财务信息。

高校申报高水平课题时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甚至成果已经初见端倪,主要是利用学校已有的设备、资源,所发生的大量费用已经发生并记入的教育事业支出中,甚至有的课题在结项后才拨入余下的5%~10%经费,很显然下拨的科研经费没有完全用于申报的科研项目。

2、对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科研成果的流失

由于高校对科研成果的无形资产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核算制度,没有将科研形成的非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和版权等无形资产入账管理,无形资产又因其使用寿命、未来使用价值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均有不确定性,科研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已列入各期事业支出,往往不能准确计算其成本。这些问题不利于高校科研资产的保全,也不利于科研成果的考量和价值的体现[2],从而造成高校科研经费浪费、科研成果和无形资产流失,形成国家和高校投入经费、技术成果和无形资产变成个人办公司、技术入股赚取经济利益的情形[3]。因此要建立科学的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完善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量化管理及会计核算,保护和利用好高校科研无形资产,让高校科研无形资产在高校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目前在对经费的使用合理性仅由各个科研项目的承担者负责,没有将整个申报、拨款、使用和结题的整个过程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各自为政,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使得管理过程脱节,特别是财务管理的过程无法得到财政部门及课题经费拨付者的监管。

二、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对策探讨

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并能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保障,贯穿于整个科研项目始终,它是科研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经费的严格管理可以保障科研经费的合理应用和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在杜绝科研经费挪用滥用,防止科研腐败方面起到较大作用。

1、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预算是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以货币或现金流量的形式对单位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经济活动所作的系统而详细的表述,是对单位所拥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预算管理是单位围绕预算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是在单位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评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管理是对科研经费管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即要求在科研项目申报时相关组织管理及技术部门就要对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其中包括人员经费、管理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设备使用费、专用材料、燃料与动力、调研、相关文献查阅及检测费、鉴定评审费、专利费等相关费用的预算及所占的比例是否合理进行评审。当申报的科研经费拨款下达后,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相关的配套经费及科研拨款数额对相关的科研经费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经费预算执行的科学性。科研经费预算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科研经费报销时需提交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以保证财务处对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进行监管。当项目进行到一半时,要进行科研项目的执行进行事中控制,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在科研项目结项时要提供科研经费的决算书,并要对预决算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总结经验,为下次项目申报打好基础。

2、提高高校科研经费及无形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科研经费管理的项目众多,数据繁杂且时间跨度一至数年不等,导致其仅靠人力管理的难度很大,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科研训练现代化管理的首要工作之一。一个规范的、科学的经费管理模板必须兼顾科研经费运作的收、支、存各个环节,也应兼顾到经费运作所涉及到的人员如财务处、科研管理者及科研项目负责人等。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的模块可以包括下拨、到账、预算、支出、报账、结账及无形资产管理等模块,每个模块都要经过申报、审核和执行3个步骤,各个模块要环环相扣,形成一条严谨的工作链,从而使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明了,更加严密合理。每个工作流程应包括如下内容:(1)课题经费的下拨,主要包括下拨经费的文件号、课题名称、下拨单位、下拨日期、课题负责人、拨款金额、完成时间等。(2)课题经费的到账,根据银行财务到账记录和科研处配套经费文件,录入实际到账配套金额,可以一次性录入、分次录入或根据执行进度录入,也可以根据款项到账进度录入,对课题负责人通知。(3)课题经费预算的录入,根据下拨经费、配套经费限额及课题任务预算书,对不同经费来源分别编制经济科目预算,申报且经审核后执行,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4)科研经费的支出,科研人员发生支出需报销时,根据财务规定整理好合理合法单据,在预算范围内提交网上报销申请,经科技处等相关人员逐级审核后,并通知报销人。报销人持已经过初步审核并打印的报销单据及凭证到财务窗口进行最终审核并支付,校内支付可以通过内部转账单进行结算,流程同上。(5)科研经费的结账,科研项目完成以后,对相关费用清算,根据规定对结余经费处理,进行项目结账,打印项目决算表、预决算分析表,并对产生的无形资产进行转账处理。(6)无形资产管理,对能够形成和符合标准的无形资产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按科研项目决算单的相关信息记入无形资产管理系统,对发生的相关后续费用进行变动处理,每年管理部门需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高校科研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如发生减值等行为,需进行无形资产核减处理,以保证无形资产的真实可靠。同时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管理应当和固定资产一样进行管理,由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并录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动态管理。

3、改进高校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

高校科研无形资产可分为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和著作权4种。这4种无形资产都应当是教职工利用学校的资产和经费进行的职务发明及创造的。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核算可以参照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分成两个阶段即在研究和开发阶段,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研究阶段是指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也就是科研项目立项以前所做的准备工作。高校科研无形资产开发阶段是指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也就是从科研立项开始到形成专利、非专利技术和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这一过程。

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对研究阶段的核算不做处理,在开发阶段的核算可以稍做处理,即对立项后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可以参照固定资产的核算,即科研项目进行结账提供一份科研结项决算,在决算中进行全成本核算[4](P53-58)包括校内资产使用费、科研项目人员劳务费(包括应分配进入此科研项目的人员工资)、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科研业务费等方面,此结项决算通过科研处组织的相关专家认证通过后,提交给财务处,财务人员根据此决算书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 无形资产 贷 事业基金。并每年根据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果,实时把无使用价值的无形资产进行核销和调整,以保证无形资产的真实,做如下会计分录:借 事业资金 贷 无形资产。每年高校财务报告附注中要进行披露科研无形资产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金额、核销和调整情况,以供外部会计资料的使用者查阅。高校科研无形资产形成以后需保有专用技术或专利权需缴纳各种费用,继续在科研项目经费中支出,做如下会计分录:借 事业支出贷 银行存款,同时:借 无形资产 贷 事业基金。

由于高校科研无形资产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下降,所以财政和教育部门要鼓励高校加大科研无形资产的推广和投资,以保证科技成果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利用管理漏洞将科研无形资产变成私人的,将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为个人办公司和企业的资本,有的人利用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为公司股份入股,从而使得高校无形资产流失,所以高校要加强科研无形资产转化管理,明晰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产权,使得无形资产保值增值。投资时做如下分录:借 对外投资 贷 无形资产,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对用无形资产对外进行投资获得回报后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报酬作为对个人奖励,同时鼓励发明人在投资企业挂职或兼职,获得收入,同时与生产一线接触,获取更多的经验,为从事下一步的研究,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和经费,保证了研究者的积极性,使得国家、学校获得收益,又能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投资回报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 银行存款 贷 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研成果转化收入。

[1]董洁.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管理[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4):38-39.

[2]温佐望,曹聪灵.高校科研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会月刊,2008,(6):21-22.

[3]李青.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的流失与防范[J].时代经贸,2007,(66):69-70.

[4]李智敏.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的全成本控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科研项目课题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浅谈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流程再造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