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务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高中历史教学备课说起
2012-08-15汤春红
汤春红
(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江苏 江阴 214423)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前两维目标,往往轻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以至于今天学校的历史教育可谓“知识的历史教育”或“技能的历史教育”,而非“精神的历史教育”。[1]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有调查研究成果反映“高中生的价值取向以符合个人利益,满足一己需求为标准,且看重金钱,而较少顾及集体、国家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2]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责任深刻反省我们的教学,反思我们的备课。怎样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呢?
一、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
历史是人文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有利于增强参与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人类的文明建设和改造,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掌握了人文知识,学生才会理解生存的意义,学会做人,养成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相关史实,让学生对“人性”有感性的认识。如文科班复习《抗日战争》,从“务实”考虑,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关于情感教育,学生在高一新课教学时肯定接触过;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实现的,应循序渐进、不断渗透,复习课也应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此,我在讲述“日军的滔天罪行”一目内容后,用课件出示一组材料,让学生去思考、感悟:
1970年12月7 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经亲自去波兰,为刻有下跪谢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德国还在首都柏林著名的勃兰登堡门附近建立由2700根方柱组成的纳粹大屠杀受害者纪念碑,提醒后人,德国走过的歧途绝对不能重现。
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里的愤怒,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自尊,回归正常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相关新闻图片)。
据估计,德国已向以色列犹太大屠杀幸存者提供了250亿美元的赔偿,德国还向以色列政府提供了超过7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
在学生感悟德国人为历史上犯下的过错进行深刻反思,付诸行动的情景后,我出示关于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材料:
《朝日新闻》2009年4月12日发表社论说,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关系已经成为日本外交最重要的支柱,但是现在日本的外交正背离正确的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参拜的却是供奉甲级战犯,正是这些战犯对侵略中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科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将存在光明和阴暗面的日本近现代史一概加以美化。”
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对于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都是略略带过,不提及责任问题……
1998年,日本大学教授出版了 《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大疑问》两本书。在书中,他们全盘否定南京大屠杀,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免除日本战争赔款的唯一“合法”国际和约《旧金山和约》是二战后美国背着中、苏、印度等国一手炮制的。
为数甚少的索赔案,还全部被日本法院驳回,一个回合都没有,就失败了。
1972年9月29 日中日签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声明第七条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至此,中日两国间悬而未决长达27年之久的赔偿问题,以中国政府的大义放弃而画上了句号。
早在1992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答日本记者问时曾指出,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放弃战争赔款的求偿权指的是政府权力,而非民间权力。
作曲家池边晋一郎在《赤旗报》上撰文说:“只有正视过去,进行反省和谢罪,应该赔偿的就赔偿,才能够创造未来。”
历史学习注重材料,通过阅读材料,学生感受到什么?一个国家或民族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如何看待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
我还出示了徐贲在其著作《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一书中的一段话:记住过去的灾难和创伤不是要算账还债,更不是要以牙还牙,而是为了理清历史的是非对错,实现和解与和谐,帮助建立正义的新社会关系。对历史的过错道歉,目的不是追溯施害者的罪行责任,而是以全社会的名义承诺,永远不再犯以前的过错。[3]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正确观念?知错就改,不仅仅是对一个人成长的要求,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帮助学生理解、认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正确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必须建立在占有史实、材料的基础上,论从史出。
二、确立可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情感教育的组成因素,并构成情感教育的完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体现的是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教师应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习的认知逻辑,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目标还要有一定的弹性,既规定所有学生达到的最低目标,又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宽、加深。此外,目标还应具有可检测性。那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确立可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
讲授“侵华日军罪行”时,我们可以确立如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最低目标——铭记苦难,但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记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拓展提升——理性分析当今日本右翼势力的种种行为(修订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认识到“如何看待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
三、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情感因素
高中生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已明显加强,他们反感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其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那么,高中历史教学备课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学本意识”,既将教材视为教师教学的文本材料,又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围绕课时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充分挖掘,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创新,合理运用教材。
历史教材中显性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比比皆是,如:真实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富有哲理的典故,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等。古代中国辉煌的文明成就,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抗战期间全民族的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历程,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港澳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等等,令我们骄傲自豪或敬仰震撼,教师授课时要把这些情感因素融入教学过程,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产生认同感,以真情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但是历史也有一些内容似乎平淡无奇,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讲解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把握这两个专题教学的价值取向,切忌学完后使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古代中国专制,一无是处;古代雅典民主,令人向往。这样的教学结果,我认为是无效教学,这与教学是否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直接相关。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开篇就提出一种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截然不同的历史态度——对本国以往历史应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我们在展现“美”的同时,也应当重视“丑”的特殊作用。通过对某些丑人丑事的深刻揭露和无情鞭挞,从反面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憎观、美丑观、荣辱观和是非观,从而求得正确的审美观[4]。因此,教师在利用教材备课时,树立“学本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据学生的认知逻辑,合理整合,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资源,落实到每一次备课中,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四、联系学生的实际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著名的心理学著作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的首页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当今人们的观念日趋多元化,教师应密切关注社会上流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趋势,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挖掘一些典型性的教育素材,并妥善处理,使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现实密切联系,与学生的实际密切关联,引起学生的关注、亲近与共鸣,以达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教师备课时可考虑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体验、理解、感悟历史。如必修1《抗日战争》一课,我准备了这样一段材料:
2009年6月24 日《羊城晚报》一篇文章《我们不能和禽兽一样》写道[5]:
抗战刚刚结束,新一军在沈阳的时候。一天,孙立人的老部下潘德辉(军统出身,本来负责监视孙立人,后来却在台湾和他一起坐牢)急匆匆跑来找将军,不等将军开口,潘德辉说:“你别问,跟我走。”两人带了护兵到达一个宅院,只见院子里惨叫哀求声连连。潘德辉踢开门,只见里面几个军官,正抓了几个日本女人在院子里,做什么就不要说了。孙将军怎样做的?他二话没说,冲进去抡起马鞭子就去抽那些军官,嘴里骂:“不是人,你们不是人!”随后,孙立人让潘德辉安排把这几名日本女人送回了家。孙立人为何不为军官们叫好呢?按说,新一军的军官们都和日寇有血海深仇,报复一下有什么不可呢?潘德辉后来说:“我的理解——因为我们是人,而日寇是禽兽。我们不能和禽兽一样。”所以,我们的胜利,是文明战胜野蛮的胜利。孙立人将军和潘德辉都是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在最卑微和污浊的时刻,亦难以回避心中的善良与对正义的追求。
讲授新课时,学生阅读材料后陷入深思之中,他们对“人性”有了感性的认识,能够感受到“铭记苦难,但不是延续仇恨”,“要做真正的中国人,文明人”,以“人类”的姿态对所有罪行进行谴责,渗透了一种理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正如前文提到徐贲的著作《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中的一段话:记住过去的灾难和创伤不是要算账还债,更不是要以牙还牙,而是为了理清历史的是非对错,实现和解与和谐,帮助建立正义的新社会关系。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通过备课制定情感目标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通过一堂课或几堂课教师能够教出来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体验、反思、感悟,才能逐渐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有层次地开展教学,长期坚持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和情理统一,将教学过程视为三维课程目标交融互进的过程。
[1]赵亚夫.历史教育与“教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1).
[2]余芬芬.从高考志愿选择看当代高中生价值观状况[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3]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http://www.infzm.com/content/6488.
[4]王雪亚.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历史教育之魂.世纪桥,2010,(19).
[5]萨苏.我们不能和禽兽一样[N].羊城晚报,200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