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探析
2012-08-15任皓
任皓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外语系,江苏 徐州 221000)
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探析
任皓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外语系,江苏 徐州 221000)
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很久之前就有人提出,但如何进行则说得不是很系统。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理清了该教学的步骤,指出了跨文化教学的方法,最终指出了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跨文化数学
一、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的交际也就比以往更加需要。人们的认知由于环境的不同而使人产生了固有的定向,这就使人们经常会以某种文化定势来判断别人的心理和语言意义。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经常由于对一些语言和行为的不理解而产生误解,从而使人们的认知产生歧义,如大脑的翻译系统不能客观地解读该语言体系中某单词或句子包含的真正含义等。同时,随着我国留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我们的外语教学也应在教授必备外语知识的同时,进行一些外国文化风俗习惯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我们提出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实是指一种隐性的文化输入,比如目标语国家的宗教、历史、科学发展史及政治史等,以及有关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及课外知识的补充,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那么学生对该国文化的学习只能是停留于表面,这远远达不到交际的需要,因此,跨文化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学,对外语语言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所以,外语教学应承担起促进跨文化沟通的任务。“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且,语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1]。当然,对外国文化学习时应采取“拿来主义”,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对他国文化的充分尊重,并在此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跨文化教学的步骤
实施跨文化教学应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一是基本语法阶段。这个阶段词汇和语法是有限的,交际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同学之间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二是设计某种情境,围绕文化引进不同的知识文化背景,在这个情境中,围绕对某一个文化现象的讨论,让学生感兴趣。三是课后积极创造机会进行交际。让同学们多接触实际的外国文化,如请外籍人士来交流,创建外语角,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要通过多种活动如讲座、讨论、调查及表演等方式,将外国文化特色渗透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采取这样的方法:以课堂讲解为主,课后查找资料为辅,重视系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让课后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外延,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其他方式来进行。四是拓展词汇阶段。词汇的内涵往往有更深层的根源,是长期浸泡在该文化中的提炼与结晶,因此应深刻地分析该词汇的内涵,多进行比较。五是理解目标语中的深层文化阶段。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外国电影时,字幕里的单词都是认识的,但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居然是另外的意思,有时甚至和自己想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为什么呢?这就是翻译中引入了外国本土文化的结果。同学们在掌握一定的跨文化基础知识之后,在翻译某句话或某篇文字时,就会注意文化的渗透,避免翻译错误或偏差,这就到达了理解其深层文化的阶段。
三、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一)运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
图式理论是以某个主题为中心,组织与之相关的知识形成某一体系的方法。图式理论是图式知识在认知实践中具体运用的概括与升华。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有依赖于大脑中已存在信息、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收、解码、重组到存储[2]。教师在进行背景文化的传递时,应加强在学生大脑中以该语言为中心的多层次文化信息整合,通过已有知识形成固定的心理模式,再通过接受新知识、将其进行文化背景下的分析等方法,将其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对该语言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避免文化定势而带来的偏见和歧视
“culture stereotype”这个术语,也就是“文化定势”,表明人们对另一民族或国家的成员会产生简单化的、固有的、程序化的看法,忽视了这个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人们头脑中就会形成整齐划一的模式,诸如“保守的英国人”、“浪漫的法国人”、“率直的美国人”和“中庸的中国人”等[3]。这种定势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加深对其他语言的理解,但它往往也会造成人们的误解或片面理解。特别是老师和学生一旦形成了某种文化定势,往往会将某个语言现象理解得过于简单,因而导致对该目标语文化的片面认识。文化定势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有时还会加入一些感情因素,这就使这种认识偏差变大,用这种方法去认识世界,则更会产生一些偏见,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是不利于时代发展的。因此,在当今这个开放、合作、全球化时代,只有打破旧思想的束缚,最大限度地避免文化定势产生的影响,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目标语的深层含义。
(三)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在组织形式上,减少了班级的人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负荷重、例行性工作量大、教师在专业方面准备不足、无暇或少有时间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等弊病,小班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4]。如果一个班级人数过多的话,教师就会顾此失彼,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师生间的距离感就会越来越大,而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难对那么多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也很难最大限度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合作等来调整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上的个性化教学,如兴趣教学、体验式教学、反思性教学等,在大班课中很难实施开来。而在小班课中则可以尽情地发挥,班级人数的减少,能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增加学习机会。交流在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课堂更需要这一点。
(四)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差异来设计教学,因材施教。跨文化交际课中,教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教学真正地与学生的实际挂钩,让学生的问答效率更高。
(五)对比中进行教学
语言的学习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是相互渗透的,一些西方生活习惯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外国文化的学习也应该与中国文化的学习对比着进行。同时要在对比中不断整合观点,比如按照中国人的方法论,工作中应重视整体,而西方则强调个人,这就是文化差异现象;再如中国人重视总结,而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学生对于这些方面的理解将有助于其外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树立对比的教学观念,这有助于学生对共性和差异性的认识。
(六)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学校教务应加大对教师跨文化知识的培训,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与时俱进,跟上世界的步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间要加强交流,充分集体备课,遇到各种有关跨文化知识可以资源共享,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多媒体及网络的使用,使跨文化教学在多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丰富的网络资源材料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因此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在观念中形成对语意的理解,是从根本上找到语言意义的来源,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语言的错用,丰富语言知识,弥补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上的欠缺。大多数人对该交际教学法研究得不够,导致了许多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我认为外语教师的任务是: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利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水平,还要提升学生的国外文化背景水平,我们要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渠道发掘目标语言信息的传输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从认知框架中整理出解决文化交流的方法,挣脱固有定势的束缚,解决认知差异。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董广智,刘丽欣.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J].东北大学学报,2003,(3):40.
[3]王海皎.语境文化、文化定势与跨文化交际[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高丕卿.小班化教学理念与教育现状之对比[J].辽宁教育,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