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探析

2012-08-15葛明岩

文教资料 2012年4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手段

葛明岩

(山东工商学院 社科部,山东 烟台 264005)

《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探析

葛明岩

(山东工商学院 社科部,山东 烟台 264005)

形势与政策课是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训质量,就要不断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本文拟从科学制定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以及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两方面探析如何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316]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形势与政策》则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国际形势日新月异,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形势与政策》在教育教学方面仍然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形势下,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方法就被提上日程。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一、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制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

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而形势与政策课的自身特点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则为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势与政策课与国内外事件的发展动态紧密结合,而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和无界性则使得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性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将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与之俱来的现象与结果就是高校学生在学习形势与政策课之前就已经对很多教学内容有一定程度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要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下足工夫、做足文章。一般而言,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一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目的、意义、学习方法、途径;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二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三是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立场。四是大学生在形势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的情况及政策。这四方面的教学内容相互依托且联系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讲解重点应该是为什么而非是什么,即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因为只有对课程涉及的问题作出有深度、有创见、有说服力的解释,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才能体现出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才能让形势与政策课走进大学生的心里,得到大学生的认同,进而对大学生产生正确的导航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在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时则必须要体现出“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学生没有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爱因斯坦则强调,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而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问题意识”更显重要。“问题意识”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思考,可以培养与提高其创新能力,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意味着教师在授课中,研究、发现、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并满足其理论需要,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从而使讲授内容不仅能入耳还能入心。这样,不仅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很好地被调动起来,而且由于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给学生灌输信息,而是能够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及学生不能解释分析的问题,就能够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用性,改变高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些偏见,进而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领会形势与政策课的魅力。

二、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手段。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制定丰富充盈的教学内容,还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只有通过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教学内容更富张力和表现力,才能让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相得益彰。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历史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因利用其声、光、电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辅助教学,又称为“电化教学”。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点与不足,因此,要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趋利避害,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正面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1.充分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

神经生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分为52个功能区,且人的左右脑各有分工,左脑半球主要管理语言、逻辑思维,右脑半球主要管理形态结构、时间与空间。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所获得的知识中,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1.5%、味觉占1%。这说明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充分利用其视觉和听觉功能来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方面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便捷地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完成教学任务。基于此,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时,通过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播放文字图片资料,还能播放影像资料,并进行相关内容的多样化链接,这就能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使理论形象化、内容生动化,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

2.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目前,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运行的各个环节,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互联网还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重塑了人类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并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要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充分关注互联网、使用互联网。而且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6.2%,而在所有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9.9%。显而易见,大学生与互联网已然密不可分,更为重要的是,形势与政策课自身的特点也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很多时事政治的内容,而国际风云变化莫测,每天都会发生很多重大的国内外事件。如果教师只是通过传统的媒介获取信息,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还需要有充分的媒介来源,这会让教师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不仅漫长滞后且效率低下,更难有足够的时间与经历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编排,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互联网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以秒为单位的信息更新速度,以及日渐成熟的搜索引擎网站在瞬间就可以为教师提供海量的各类信息,而且互联网的无界性,还有助于教师与其他同行的交流,这就为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是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使命就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不断强化教学效果,让形势与政策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29.

[2]周本贞.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3]顾钰民.把创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着力点教学与研究,2006,(6).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手段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