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教师情感智力的培养
2012-08-15陈清建
陈清建
(温岭市大溪镇高田小学,浙江 温岭 317525)
1.引言
现代语文教育理念,尤其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对过去工具论和文化载体论的语文教育的一种反思,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情感教育是人文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其工具性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加强学生的快乐学习的体验,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感就必须充沛。语文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潜在灌输与培养,让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情感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抗压学习,和做一个优秀的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师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感智力及其培养一定要受到足够重视。
2.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感智力
2.1 语文教师教育情感智力的概念
情感智力简称情商。情商(EQ)代表的是情感智力之能力,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1]
在情感智力这个定义开始界定之际,教师情感智力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语文教师在教师领域里因为他的特殊性,也让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有着独特的定义。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就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自身的文学积淀对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学生情绪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师在其专业学习中伴随着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因其学科的独特性,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语文教师对自身学科的认知及自我情绪的控制有着深刻的体会,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存在,也让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
2.2 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2]
情感智力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于1990年提出,后由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后才正名。根据其书中所陈诉的情商的概念,我们认为可以将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概况为以下几项内容。
2.2.1 语文教师对自我情绪的认知能力[2]
语文教师要拥有准确地识别、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能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能归结情绪产生的原因的能力。语文教师是受过专业心理学和教育学培训并认证的职业教育教学人员,因此对自身情绪情感对象特征、情绪情感强度特征、情绪情感时间特征和情绪情感变化特征要有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而其所受的学科专业知识也强化自身对语文学科及学生接受时的情绪、动机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认知并评价。
2.2.2 语文教师对情绪情感的自控能力[2]
语文教师要能够适应性地调节、引导、控制、改善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够使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能积极应对危机,并能增进实现目标的情绪情感力量。语文教学是一项丰富多彩的工作,其内容的庞大也造就了语文教学的难度,因此学生接受的能力和效果往往让语文教师产生强烈的工作焦虑忧郁等心理负担,而如何去调节,控制此间产生的灰色情绪情感,就是语文教师必须去认知并及时控制改善的能力要求了。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可以理解成有目的地疏导自身的情绪,语文教师要尽量使自己成为一名认清和融入自己的工作环境处境,摆正和适应自己的角色,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的高度自控者。
2.2.3 语文教师的自我激励能力
语文教师面临愤怒、焦虑、厌恶等负面心理情绪情感时,就要整顿自己的情感,增强自己的注意力,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适应性地确立目标,创造性地实现目标。这种能力的认识和实现也能造就语文教师成为一名主动追求、求实坚毅、信守承诺的优秀职业人员。
2.2.4 语文教师应拥有良好的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能力[2]
语文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能力指的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良好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倾听学生以及家长的情感倾诉,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家长对待学生学习生活的情感变化,对此能做出正确的建议,对学生情感的健康成长给予积极的引导。
要沟通,首先要能表达。表达的对象就是学生和家长,而如何让学生和家长接受教师的情感倾诉呢?此刻语文教师就要思考在自己的教学领域内,结合自身的对学生性格情感的了解,做出方式正确的表达。因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本身就要求说读听写的密切结合,所以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存在。也只有恰到好处地去表达自身情感,才能真正优化自己的语文教学。
其次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情感感受和行为原因,倾听家长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期许和忧虑,并能习惯换位思考,理解和认可情感差别,及时把握学生和家长的情感变化,为学生授业解惑,为家长析惑解难。
3.研究语文教师情感的必要性
3.1 语文教师的职业定位需要情感智力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这是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育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谨遵师命”等诫命都已经深入学生的心里。虽然学生对教师有尊敬之情,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师的权力过高,学生对教师不敢有半点质疑,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就必须接受,学生对学习也就形成了一种定向思维,养成“不知难问”的学风,这种局面使学生的学习过于制度化,师生之间缺少了情感的互动,也就无法形成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局面。这是传统教育里的一处败笔。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内容为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语文新课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突出情感态度、思想价值观,因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感能力是由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其所承担的职责所决定的。
3.2 语文教学的优化要求情感智力[3]
语文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促进学生完成认知过程,并有意识地自觉培养自己的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在这些举措中包括运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这情感因素就是语文教师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和语文教材、教学环境中所蕴含的各种积极的情感因素的一种综合,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情感氛围,并随之形成学习氛围,在学生急需情感倾诉及情感慰藉的时候,教师的这种情感能力就能够给予积极的帮助。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拥有众多情感丰富的素材,这就要求情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有一种必要性。作为这种培养的施教者——语文教师,其本身的情感智力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接受情况及其学习效果。
因此,教学过程优化的大背景对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也提出了相应较高的要求。
4.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一个在知识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的人,他对自身情感智力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由情感智力这一理论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的情感智力与其工作环境所影响下的工作态度的变化的影响,个人的认知对情感智力的影响,情感的控制管理能力和教学管理的互动等有着复杂的关系。因此,对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的培养也要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语文教师情感智力的培养的积极作用
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促进语文教师培养出健康的情感智力。校园文化的建设在于物质、精神、制度,而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升华往往能帮助教师拥有轻松的教学气氛,以及一群浸染在幸福学习状态中的学生,让语文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精神上的平等交流,共同合作,共同为教学营造情感上的共鸣。在这样的环境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变。语文教学对情感上的诉求有别于其他学科,因此,要培养语文教师的情感智力,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2 丰富个人认知可强化语文教师情感智力
语文教师应加强个人文化素养及深化情感驾驭能力,通过文史、心理学及最新的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加深对学生情感的预知及其情感发展的研究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教师想要强化个人情感智力,就需要理论知识的武装。
在认知丰富的前提下,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教师情感智力强化的有力保障。 “以生为主,以人为本,以情动人”,[2]如此的教学原则符合教育的本质,本着使学生全方面地成长发展,就需要将这教学原则始终贯穿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对其情感智力的培养也有着顺水推舟的便利。
4.3 语文教师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作为必须及时掌握和协调学生情感情绪变化的人,要先认识自己情感智力,并能控制管理自身的情感智力。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客观地对学生的情感情绪变化做出正确的评估并处理。
首先是学会自我认知和评价。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能对自己的情感智力的形成做正确客观的认知与评价。能为已完成的工作做总结,并能为未来的工作中情感智力的变化及成长做客观的可行性评估。
其次是学会自我调控。自我调控是情感智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语文教师的个人意志,是自我调控的一个充分表现。当语文教师确定工作目标并为之努力时,工作中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就随之而来。此刻,情绪的调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工作的结果。语文教师对语文工作的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就能坚定语文教师的个人意志,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情绪的变化中潜移默化地去接受甚至主动地去自我调控。
4.4 语文教师教学管理中的情感辨析能力的培养
人的情感是复杂而多变的。语文教师要学会辨别分析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而这种辨析能力更多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表现。但是这种本能可以通过学习和积累变得强大,最终演变成对情感的敏锐性延伸到语文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所以语文教师要学会通过繁杂的事务表象,多变的学生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并能形成一套自己的处事理论,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方式进行管理。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可循序渐进地培养语文教师的情感辨析能力。语文教育实践是对语文知识传授的一种感性表现,而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则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一种理性的成长模式。语文教师通过这两种辩证统一的学习与成长经历,不仅顺应了语文教学的趋势,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语文教师在情感能力上的成长。因此,教学管理不仅要从理论层面出发,而且要从实际操作中去领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以及如何应对处理学生的情感变化,而最终达到自身情感辨析能力的成长。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必须先认识自己,审视自己,在明确自身的情感智力的具体结构后,从多方面去学习并培养自身的情感智力,通过对情感智力的认识及提高,去促进语文教学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的性质和个人人生目标,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为语文教育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教育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1]丹尼尔·戈尔曼著.杨春晓译.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中信出版社,2010.10,第1版.
[2]孔凡凡.教师的情感智力的具体内容.教育广角,2007,(1).
[3]卢家楣.以情优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10,VOL 28,(10).
[4]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