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阐释学的前理解理论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2012-08-15

文教资料 2012年29期
关键词:阐释学理解力译本

李 黎

(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哲学阐释学作为一门理解与解释的理论,强调忠实、客观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原意,而翻译作为在不同语言之间意义的传递行为,“忠实”原则是被国内外翻译研究者奉行已久的翻译准则。由此可见,阐释学与翻译的联系主要在于如何较恰当地理解原语、表达译语。这种理解不应该仅仅追求文字表面的忠实,更应该关照这些文字背后所带有的文化信息,否则也就可能失去解释的本质,失去传递信息促进交流的意义。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却并非如此,不同的阐释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又带来不同的意义阐释,达到不同的翻译效果。这一切都归因于阐释学的重要理论——前理解理论对阐释者的影响。因此,在注重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现代翻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系统有效地提高翻译能力势在必行。而翻译能力培养的根基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前理解”力。

二﹑前理解

1.前理解理论

前理解作为哲学阐释学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作为理解主体的人在具体的理解行为开始之前,对所要理解的具体内容就已经有了个体自身的看法、观点和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入为主。海德格尔将“前理解”的结构分为“前有”、“前见”和“前设”,一切理解都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所达到的新的理解。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之下的“综合”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他还存在,这一切都会伴随他,这就是“前有”。我们在对事物理解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已有的观点、看法加到我们的理解中去,这就是“前见”,是理解的一部分,而“前设”就是对事物具体理解的时候,头脑中对此的种种假设,没有无缘无故的理解。因此,“理解不仅具有主观性,还受制于前理解,一切解释都必然产生于某种先在的解释”[1]。解释的对象是从过去传到现在的文本的原意,那么这种跨越时空、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解释就不可避免出现种种误差。因此,不同的前理解带来不同解释的文本,传达不同的信息。

2.前理解理论与译者

一位法国译者说:“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并把这种理解恰当地传递给读者的过程。[2]翻译者作为对具体文本的理解主体,决定了翻译活动的成效。因此,译者的理解在翻译活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首先,在翻译行为发生之前,译者对要翻译的文本都会有自身的前理解,比如说文本的类型、译者的风格、文本写作的历史及时代背景、文本自身的特点,等等。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是要把自身的前理解展现在译文中,这种夹杂了自身理解的文本解释也就会影响译者对文本进一步的理解。可以看出,前理解和理解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对译本产生影响。译者要使自己的理解更具有客观性,就要规范自己的前理解。

例如: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是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都未必这么巧呢。”

杨宪益的译文:“Gracious Buddha!”Mrs.Chou chuckled.“How terribly chancy is!”You might wait for ten years without such a run of luck.”

霍克斯的译文:“God bless my soul!”Zhu Rui’s wife exclaimed.“You would certainly need some patience!Why,you might wait ten years before getting all those things at the proper times!”

对“阿弥陀佛”的阐释的不同,要归结于两位译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信仰的是佛教,因此杨宪益的译本当然受到这种“前有”的影响,而霍克斯的译本则将其对应为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当然,译者的“前见”也会对译本产生影响。

例如:Most call boxes in London are on the STD system,which isnow being extended to all parts of Britain.

译文一:伦敦的大多数电话亭装的是STD系统,这一系统正向全英国各地推广开来。

译文二:伦敦的大部分电话间都与用户的直拨长途系统联机,而该系统正向英国各地延伸开来。

在译文一当中由于缺乏对STD这个专有名词的了解,所以译者就用不准确的表述来阐释这个词,从而给译入语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作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当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对语言本身掌握自如,从词义的选择到句型结构的分析到篇章的架构,都应该是应付自如,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译者的这种“前见”也影响了最终的翻译效果。

例如:There are no places on the earth that the foot of man hasnot trodden.

译文一: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人去过。

译文二: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无不留下人类的足迹。

通过对比,译文二当然是最忠实于原语的翻译,这是因为原语的重点是英语中双重否定这个语言点的理解,而译文一缺乏强调的效果。译者只是注意到否定的表达方式而忽略其语言点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

三、哲学阐释学“前理解”理论对翻译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前理解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恰恰取决于其前理解,因此前理解是使理解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就要在翻译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前理解力。

1.前理解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翻译的目的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翻译往往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简单地认为翻译就是词与词、句型与句型、篇章与篇章之间语言形式的一一对应关系。他们不清楚到底要翻译什么,不知道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实质上,翻译就是一个理解并传达意义,最终达到交流的过程。要达到顺畅的交流就必须对原文有准确合理的理解,这种合理的理解是建立在译者自身前理解力上的。

伽达默尔所说:“进入阐释过程中的任何人都不是像一块白板一样,他们肯定都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意识、知识传统、道德伦理等进入阐释过程中去。”[3]我们可以说前理解决定了译本的命运,决定了翻译目的是否能最终达到。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深化学生的前理解,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避免学生的误译出现,从而使译文忠实,语言通顺。

例如:Very wonderful changes in matter take place before our eyes towhich we pay little attention.

译文:我们很少注意的物质中那些奇妙的变化都经常在我们眼前发生。

此译文的错误就在于译者对英语中定语从句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译文的表述让读者产生了误解:“很少注意”的宾语到底是“物质”还是“奇异的变化”?那在汉语读者的理解中两者似乎都是可以的。而实际上根据逻辑分析,“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的是变化。如果译者在自身的前理解中对定语从句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就不会造成误译而干扰译语读者的理解。

再如:He didn’t expect to get the cheese in that company

译文:他没想到在那家公司会碰钉子。

“cheese”按译者的“前设”认为既然是食物,那么“get the cheese”就一定理解为他在那家公司遇到了好事情,这就大错特错了。因此,译者前理解中关于文化知识的储备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翻译的译文才会正确传达原语的意义,甚至是风味。

2.前理解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的认识

斯坦纳曾说:“理解就是翻译。”翻译作为一种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具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理解—表达—审校”来达到翻译目的。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钧曾这样描述理解过程:“若想正确理解意义,译者不仅仅要拥有语言知识,还应有足够的主题知识、百科知识,总之,需要有广泛的语言外的知识。”[4]这就更阐明了理解是建立在前理解基础之上的,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前理解只有在不断的理解中才得以增强,而理解也只有在前理解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才得以保证。

前理解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处于相对开放的空间。这就决定了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一次完成。对翻译学习者来说,更多依赖于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储备,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正确的、合理的、恰当的理解才能忠实传达原文的意义。因此,翻译学习者应该从多方面深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词汇层面、结构层面、语境层面和逻辑层面。

四、结语

翻译中译者的前理解决定了文本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决定了译语读者的接受度。可见,译者的前理解在翻译能力的培养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哲学阐释学的前理解理论规范了译者的翻译过程,使译者明确了翻译目标,真正认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翻译。

[1]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52.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6.

[3]耿强.阐释学翻译研究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80.

[4]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J].中国翻译,1998(1):9.

猜你喜欢

阐释学理解力译本
《意象之美
——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简介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我的理解力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孙子兵法》蒙古文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