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
2017-11-25熊君
熊 君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8)
培根《新工具》中“理解力”浅析
熊 君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8)
培根(1561-1626)提倡经验归纳的“新工具”,由此开启了科学思维的发展。本文就《新工具》中的关键词“理解力”来进行探讨。主要讨论了理解力的特征,为什么发展理解力及如何发展理解力三个主要问题。以此来加深对培根《新工具》的理解。理解力就字面意思来看,是指理解的能力,指向的人的思维。他认为的人类的理解力的应然的状态是能趋于正确地理解事物;能使用“工具”作用于事物;能有新的发现,“伟大的发现”,从而改造大自然造福于人类。
1 “理解力”的特征
在笔者看来,培根的“理解力”有着至少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即:缺陷性,可塑性和类特性。这三个明显的特征,对于发展理解力的目的和原则也有明显的规定性。
1.1 “理解力”的缺陷性
在培根看来,人类的理解力主要受到四种假象的蒙蔽。这四种假象是族类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
族类假象是指人类普遍的一种已有经验的负面影响,总是会倾向于附和已有的经验体系来理解选择事物;洞穴假象主要是指一种成见、偏见带来的幻象;市场假象指语言概念、文字的不明确造成的幻象;剧场假象是一种盲目崇拜权威造成的假象。
以上四种假象简单归纳来说就是已有经验的负面影响,对新事物的偏见成见,语言概念不明晰造成的误解以及公认的一些思想权威的错误影响。所以,在培根看来,人类的理解力要有所发展是很困难的。他认为这是人类理解力先天的缺陷,无时无刻不受到桎梏,不断遭到种种假象的围攻。
但是,他也强调不能因为人类的理解力本身存在的缺陷而就不去发展人类的理解力。我们仍然要依靠理解力,发展理解力,即便人类的感官和理解力先天贫乏。①
1.2 “理解力”的可塑性
理解力虽然有天然的缺陷。但是并不是不可改变。理解力如果任其自流,那么自然就是一种停滞静止的状态,在各种假象的围攻之中,看不到真理。所以,理解力是需要发展、培养的,即理解力是可塑的。理解力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来对抗事物的奥秘。②
在培根看来,要破除假象对理解力的束缚,理解力是需要并且也是可能有所提升的。而如何来提升理解力呢?于是培根引出了他的“新工具”:用归纳法来排除假象。③
1.3 “理解力”的类特性
培根强调的“理解力”不是个人的理解力,而是人类的理解力,培根所认为的理解力是具有类的特性的。并且,理解力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他的理解力是致力于人类的思维的发展,是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广的科学思维方式之一。他强调“我恰恰是试图在人类理解力中构建一个世界的真实模型出来,而不是每个人按照自己心中所想胡乱搭建一个世界。”④
2 为什么要发展“理解力”
2.1 “理解力”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
发展理解力就是发展人类思维的新方式,提供新的思维“工具”。所以,发展理解力也就是在提升人类的思维能力。培根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和后来被经院哲学所歪曲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他针对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而提出《新工具》,就是他所提倡的“归纳法”。他强调“从经验所归纳的原则出发,一个个推演。我想这样用不了几年,在科学上就能有重大的发现。”⑤
2.2 “理解力”有助于发展科学技术
理解力用来干什么?发现伟大的事物。工具的作用是什么?“工具是用来启发或提醒理解力。”在《2001:太空漫游》电影里面,猩猩受到黑色方碑的启发,拿起动物尸骨中的一根胫骨,敲碎了许多细骨。并且用来猎杀动物,赶走争夺水源的同类。工具,启发了或提醒了猩猩的理解力。从此这一群猩猩开始了向人类的进化。培根的想法正是希望归纳法作为新的提升理解力的工具来启发提醒人类以此来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人类社会的进步。
2.3 “理解力”有助于改造自然界造福人类
培根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大自然造福人类。因此,归纳法作为理解力发展的一个“新工具”,在科学发展发现的活动中是有重要价值的。培根明确强调归纳法的重要性。可见,掌握新的工具,新的科学思维方法,对科学的新发现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培根没有考虑到如今的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他的时代对自然界的探索和利用。人类利用新工具改造自然界造福于人类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这是当代人需要进行思考和反思的命题。
3 发展“理解力”需遵循的原则
3.1 理解力包含归纳法
在培根以前,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三段论在人类思维推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培根强调的归纳法也正是针对这亚里士多德的被后人歪曲了的逻辑学而提出的“新工具”,其本质是符合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的。培根的归纳法为科学思维的理解力发展又打开了一扇门。人类的理解力也就纳入了归纳法这一新工具。
3.2 理解力不能忽视经验感官
怀特海说“弗朗西斯培根最重要的影响并不在于他表达了任何独特的归纳推理理论,而在于他领导了对间接知识的反叛。”⑥这里的间接知识指的是书本知识,反叛也就是指对书本作为二手知识的反叛,从而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怀特海指出书本上的二手知识永远不具有那种直接实践的重要意义。⑦
3.3 理解力需要有开放意识
“凡从事于自然研究的人都请把这样一句话当作一条规则:——凡是你心所占所注而特感满意者就该予以怀疑,在处理这样问题时就该特加小心来保持理解力的平匀和清醒。”⑧由于理解力的天然的缺陷,所以,很容易造成理解的幻象。因此,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自我怀疑,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意识。这一点至关重要。
到现在,我们似乎可以说,理解力的一个近义词就是人类的思维方法。培根的归纳法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确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于科学的新发现。因此,归纳法作为科学思维方式,作为培根所倡导的理解力的一部分是无可置疑的。培根本人也作为经验主义的创始人,是科学时代的先驱而名垂青史。
注释:
① 培根.新工具[M].陈伟功 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33.
② 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
③ 培根.新工具[M].陈伟功 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6.
④ 培根.新工具[M].陈伟功 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71.
⑤ 培根.新工具[M].陈伟功 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65.
⑥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73.
⑦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73.
⑧ 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0.
B56
A
1672-5832(2017)10-0045-01
熊君(1991.1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