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沁园春·雪》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分析

2012-08-15朱俞彦

文教资料 2012年33期
关键词:沁园春词作导语

朱俞彦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沁园春·雪》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的代表作,无论是内容的撼人心魄还是全词独有的艺术风格都堪称一绝,可称是一篇经典之作。因此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这篇文章。本文将以苏教版《沁园春》为例,分析其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

一、助读系统分析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是协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工具,这一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引导阅读方法,启发阅读思考,具有“便教利学”的功能。

在第六单元“诗词拔萃”的导语中,编者写到:“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跃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学习本单元的一组诗词,你可以倾听领袖毛泽东对祖国壮丽山河、古今英雄人物的纵情吟唱……当这些诗人把你引入诗的境界之后,你便可以拓宽胸襟,净化灵魂。”百字的导语中,编者用优美的语言给读者创造了一个诗歌的国度,展示了诗歌的博大精深,同时点明了教学诗词的目的所在,成为整个单元教学的导向标。在导语中也涉及到《沁园春·雪》的内容,学生通过对导语的阅读可以知道本词主要是表达了毛泽东对山河人物的吟诵。简洁生动、优美动人的导语给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营造了意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奠定了感情基调。在导语部分还配有白鹤修竹的淡雅水墨背景图,于细微中直观形象地揭示了诗词的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沁园春·雪》并无课前的导语设计,这也是整个苏教版初中语文不同于人教版之所在,课前无导语虽有一定的留白之效,但学生却难以借助它来理解课文。

毛主席的诗词都是品位很高的艺术精品,经过许多名家的解说、分析,一般读者也能领略其中的奥妙。苏教版《沁园春·雪》书下注释总计20个,笔者认为课本中仍有少数注释需要商讨。首先,在题解中,只简略交代了本词的出处,以及词牌名的知识。对于文章主要内容、作者介绍等一概未曾涉及。题解、作者栏目本是阅读全文的一把钥匙,是学生在拿到一篇文章后很快会关注的信息,但是编者在此却以寥寥几笔带过。虽然学生对作者毛泽东有很多的了解,而这些了解大多是政治历史层面上的认识,但是对于毛泽东的文学地位、本词的写作背景等知识却不甚了解,因此这一题解下的注释在学生了解作者、本词主要内容上并无多大启发。其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课下注解为“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从字面上来讲,注释落实了词句的意思,可是细细一想,群山为何在舞动,丘陵如何在奔跑?是不是词人在这里选词失当呢?显然不是,这里词人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山丘本是静止的,由于词人是站在高处远望,看得远,看到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视线跟着这起伏的山势和丘陵奔跑,因而产生了驰和舞的感觉。而登高望远,一直望到和天相接,丘陵和天相接,这才有了后面一句的“欲与天公试比高”。课文若想学生明白这一点并不产生歧义,就必须指出词人所在的地点,因登高远望,视觉连续而产生动的感觉。否则仅凭这一简单的注释,学生是难以真正领悟北国雪景的动态美的。另外,“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书下注释“风骚”一词为“文学才华,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并无异议,但笔者认为这一注释存在问题之处在于:风骚实际上并不指《诗经》和《楚辞》,只能用来指代这两者。这里就涉及指称和指代两个概念了。在语言学上,“指称”是符号自身具有的代表功能,而“指代”是符号在命题中才具有的代表功能。所以显而易见,风骚并不指称《诗经》和《楚辞》。与苏教版对应的人教版在这一注释中就只写了“风骚”一词为“文学才华,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指称和指代的区别。因此,苏教版中的注释改成“可指代《诗经》和《楚辞》”即可。

除却导语系统和注释系统,插图系统也是教材助读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插图就是以造型艺术为手段,吸引注意,激发阅读和理解的兴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补充课文语言所不及之处。在同一个主题关照下的课文和插图实际上就形成了同质异构的关系,所以课文中的插图的编选对于落实教学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沁园春·雪》采用文主图辅式插图,图穿插在词作之中对文字起辅助作用。插图是一幅黑白的人物风景图,画面主要展示的是毛泽东观看长城内外雪景的画面,油墨画的效果使画面增添了一丝沧桑感。毛泽东形象的侧面设计使得人物显出在沉思的感觉,这就在画面之外建构了另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但需要指出的是,整个画面色彩单调,模糊不清,既看不清毛泽东的形象又辨不明周围的景色,没有线条的变化,整幅图景显得较为粗糙。因而插图在艺术审美上大打折扣。除此以外,画面因模糊不清,以大幅的黑色为主,所以难以看出是否与本词的写作背景相符,插图的科学性不能得到落实,并且难以帮助学生了解毛泽东的绝世风采、雄姿英发,江山大川的雄奇多娇、秀丽奇特,更不必说美丽的雪景图了。因而这幅插图对于课文教学的辅助作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插图中的人物、场景、场面等虽根据词作内容绘制,但未能将这些很好的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绘画语言。可想而知,这样的插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无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品味词境、培养审美情趣,从而落实教学目的。

二、练习系统分析

由于语文练习系统具有特殊的功能——直接落实课文、单元、专题和全书的学习指向,因而,较之教材中的其他组元而言,语文练习系统承载着教材编写者最直接、也最明晰的动因——通过练习系统的设计实现语文教材的教学目的,落实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沁园春·雪》的课后练习如下:

1.根据写作年代查询资料,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讨论问题:

《沁园春·雪》上片写景,下片论史。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抱负?

2.课后收集一些写雪和写梅的诗词,同学们相互交流,并和课内学习的词作比较欣赏。

3.背诵这两首词。

这三个练习题在语言表述上清晰明确,主要涉及背诵、比较分析、口语表达、问答、理解体会等练习形式,搜集资料的语文综合知识。

这些练习的设置重视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训练,强化了对学习过程的指导,特别是练习1、2,旨在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收集,增加对词作内容的理解和强化。其次,练习主要涉及对词作内容、选材等方面的比较,内容涉及内容的表现、材料的安排、感情的表现等比较分析。但对课文形式上的分析几乎没有,也就是说练习中文体意识单薄,并未考虑到词的特殊的艺术形式。对于这样的情况,叶圣陶就认为“内容和形式是拆不开来,你要欣赏它,就得阅读它本身”,因此编者在设计练习的时候需要关注选文的形式。第三,练习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题中的“查询资料”、“讨论问题”、“课后收集”、“相互交流”等词眼,不仅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也明确了不同的练习形式,以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了 “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四,题目设置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题中不仅有查阅资料等技能的掌握还有对思想内容的分析、词作的比较分析,既训练技能知识,又注重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启示。

但是练习存在的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一是练习的设计较为单调,缺乏选择。整个练习主要都是对内容的理解,关注了技能的掌握,但除此以外对形式的关注不足(前文已提到),问题的开放性不足,更不用说练习的情景设置,练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多元化意识的体现等。完成的问题没有选择;完成的方式没有选择,提出的要求没有选择;得出的结论,也没有选择;评价的标准,更没有选择。可想而知,学生在看到这样的练习之后难以迸溅出思维的火花。其二,练习关注到了比较学习、品味赏析,但是却显得空洞,没有相应的指导。练习二中编者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写雪和写梅的诗词,同学们相互交流,并和课内学习的词作比较欣赏”,本意是既训练技能又提升理解,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但却不免落入空泛的让学生自主发挥的窠臼中了。练习不能引领学生在词句本身的构成与节奏间去领会诗词的意境和语言的妙处,以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不能指导学生用比较赏析的角度和方法抓住实处落实语文知识,以达到教学目标。其三,练习只培养了学生听说读上的能力,却忽视了写作的训练。练习系统作为教学目的的载体,作为教学目标落实与否的检验,需要全面有效地考察学生各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沁园春·雪》这一词作中,本可以就景物描写以表达情感一点作文,抑或就词这一文体本身进行研究,但编者却忽视了写作,难以体现练习在促进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上的作用。

所以说,苏教版《沁园春·雪》无论是在助读系统还是在练习系统上既有值得肯定的部分,也存在有待商榷的地方。

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是教材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掌握课文的推动器。它们正如锁钥一样,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那么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的大门将难以打开。因此,编者需要多角度考虑,综合各方面因素,以教学目标为标杆来设计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笔者所选的《沁园春·雪》只是茫茫选文中的一个,希望通过对它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分析为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的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沁园春词作导语
导语
沁园春·赞中原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沁园春 ·春朝送暖
导语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