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融资模式在河北省“四个一”战略实施中的应用
2012-08-15商丽景贾瑞峰
商丽景,贾瑞峰
(河北金融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保定 071051)
1 引言
2011年河北省在总结“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纲要提出了“四个一”战略作为未来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为了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加快战略实施的进度,在“四个一”战略中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在众多利用民间资本的模式中,BOT融资模式是运用最广泛、最成熟的。在“四个一”战略中引入BOT融资模式,将为战略实施筹集资金,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
2 河北省“四个一”战略的提出
2.1 “四个一”战略提出的背景
在2011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这标志着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河北省内环京津、外环渤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拥有充裕的土地、充足的劳动力等资源,相对于京津地区来说,河北省投资门槛低、投资回报高,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是一个重点投资地区。河北省政府在认真总结“十一五”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谋划“十二五”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一”战略重点。
2.2 “四个一”战略的内容
“四个一”战略的具体内容为:“一圈”,即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在承德、张家口、廊坊、保定四市毗邻北京的14个县(市、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承接京津及国内外资金、项目、产业、人才、信息、技术、消费等方面的转移,打造新兴产业示范区、现代物流园区、现代农业基地、休闲度假区;“一带”,即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抓住国家实施推进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机遇,推动工业向沿海转移,打造临港产业带、滨海旅游带、海洋生态带和海滨城市带;“一区”,即建设冀中南经济区:加强对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的统筹协调,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省会石家庄发展,打造邯郸冀南新区、衡水滨湖新区和邢台新兴产业园区;“一批”,即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开发区、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集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3 BOT融资模式
民间资本参与政府的基础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大,由于政府的资金投入有限,从而严重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建立。而通过引入国内或国外的私人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因此,适应社会潮流的BOT融资模式开始进入到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3.1 BOT融资模式的含义
BOT融资模式的概念是由土耳其总理厄扎尔于1984年正式提出的。BOT是build、operate和transfer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本国投资企业或外国投资企业在政府给予一定特许权的基础上,融资建设某基础设施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营该项目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利润,在期满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BOT融资模式的实质就是打破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垄断,使其建设、管理民营化。由于BOT融资模式最后是把建成的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因此其也被形象的称为借鸡生蛋。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BOT融资模式发展很快,如英国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建设,澳大利亚的悉尼港湾隧道建设,中国香港东区海底隧道的建设,都是非常著名的引入BOT融资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
3.2 BOT融资模式的优缺点
BOT融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改善政府收支结构;转移了政府风险;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效率;满足了公众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虽然BOT融资模式具有上述优点,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对于政府来说,将在一定期限内失去对项目的控制。由于BOT融资方式是政府和投资企业通过签订合同,转让了基础设施项目在一定时间内的建设权和经营权,全权交由投资企业负责,政府失去了控制权。对投资企业来说,面临的风险重重,主要有政策的不稳定性、项目建设中的不可完全操控性和后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4 河北省”四个一”战略实施中引入BOT融资模式的意义
4.1 加快河北省”四个一”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如果采用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法,需要政府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而资金的回收时间很长,这无疑会使政府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而BOT融资模式通过集聚社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无需政府对项目进行投入,从而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河北省在实施”四个一”战略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投资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政府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四个一”战略中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融资模式,一方面,不但缓解了”四个一”战略中政府资金紧张、不足的矛盾,减轻了政府的经济负担,同时政府还可以把准备投资于该项目的资金节省下来用作其它项目建设,从而弥补了政府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从而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了资金来源,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4.2 BOT融资模式能降低政府风险
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后期运营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诸多风险。如果采用BOT融资模式,风险会随着签订的合约转移到项目的建设者和营运者,政府的风险就消除了。河北省“四个一”战略的实施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能成功的引进BOT融资模式,政府面临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4.3 BOT融资模式将加快”四个一”战略实现速度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有关机构计算的结果显示,GDP要实现1%的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1%的增长。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进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为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河北省在”四个一”战略实施中对部分基础设施采用BOT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满足了公众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加快了”四个一”战略的实现速度,带动了河北省经济发展。
4.4 BOT融资模式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效率
在”四个一”战略实施中采用BOT融资模式,将比政府建设和营运基础设施项目更有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将成本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政府在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总会存在成本高、质量低的问题。由于BOT融资模式中的建设者和营运者一般是在某一领域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并受到签订合约的约束,必然促使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实施先进的管理,用来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严格控制预算,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5 BOT融资模式在河北省”四个一”战略实施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5.1 放宽国内外民间资本的融资领域
基础设施投资需要的资金量大,但是回收期长,而银行贷款多为短期,因此进行基础设施行业建设的资金很难从银行获得,需要国内外民间资本的参与。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四个一“战略的建设,就需要放宽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河北省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房地产业、传统制造业等领域,基础设施领域民间资本还没有涉足。而广东省在2002年就已经将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了。因此,在我省“四个一”战略实施中,为了发挥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只要国家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业和部门都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比如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公用事业建设中允许民间资本参与投资。杜绝投资领域表面对民间资本开放而实际对其封闭的现象,尤其是在“四个一”战略实施中涉及到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收益稳定、利润较高的领域,不设置壁垒限制民间资本的进入,这是引入BOT融资模式的前提。
5.2 出台BOT融资模式相关法律法规
采用BOT融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项目的谈判、合同的制定和签署、投资者和政府双方的责权利、产权的转移、违约的处理等,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保障。因此,出台BOT融资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和投资者来说都是必要的。我国暂时还没有专门出台有关BOT融资模式的管理法规,因此,在“四个一”战略实施中BOT融资模式的引入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这就需要河北省政府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出台有关BOT融资模式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消除投资者的顾虑;同时BOT模式的运行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避免整个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另外,完善的法律制度、良好的市场环境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到“四个一”战略的实施中,加快经济建设的进度。
5.3 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BOT融资模式无论对于政府还是投资者来说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BOT融资模式使风险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投资者面临着一次性巨大投入而未来的回报率不确定的情况,而且在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营运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无疑加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顾虑。比如有些投资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在基础设施运营的前期过度使用,从而影响其后期的使用,把风险留给了政府。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是提高投资者信心、降低投资者风险,同时也是规避政府风险的最好方式。在“四个一”战略实施中,政府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承担部分风险,另一方面要和投资者共同探讨规避和解决风险的措施和方法,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会打消顾虑,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项目。
5.4 政府要注重对BOT融资项目的监管
政府有效的监管是BOT融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防止投资者在BOT融资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中出现降低工程质量、对项目过度使用的现象,需要政府做到全程监督、全程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比如有些投资者为了规避或减少自己的风险,有可能在项目的建设期通过偷工减料等行为降低建设质量而节省成本,在短期内这种影响并不大,若干年后才体现出来,这无疑是把风险和损失留给了政府。鉴于BOT融资模式的特殊性,政府强而有力的监管是不可缺少的。
[1]李嵘.我国BOT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通讯,2007,(1).
[2]寇文文.国内民间资本TBOT融资模式及其风险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3]傅群.浙江省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4]张晓琴.我国民间资本发展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5]苗园园.国际BOT投资方式法律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6]蔡临申.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PPP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7]郭凤平,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BOT模式[J].天津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