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RIZ理论的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2-09-26

物流技术 2012年13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丁 锋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到2011年底,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已经超过30万人,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端,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在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对我国当前物流管理人才紧缺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高校应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创新性的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成为物流专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2.1 理念与文化的制约

目前,许多研究生习惯接受和掌握现有的知识,不敢挑战已有的学说或权威观点,墨守成规,难以做出突破性创新。不少高校办学理念存在某些偏差,重规模和攀比升格,轻质量和特色建设,对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而言,掌握物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几乎是第一要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研究生教育教学转换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然而,问题是需要发现,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更要费心力去探索和质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质疑旨在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是创新的第一步[2]。同时,学校创新文化不够宽松,缺乏民主、宽容和争鸣的创新文化氛围以及鼓励竞争、引领创新的激励政策,不利于研究生综合创造能力的培养。

2.2 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进而创造出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比一般的逻辑思维更高级。创新精神指具有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出新观点或方法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革新的意志、勇气和信心。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先导,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精神支柱。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才能做到有所创新,而目前我国研究生正缺乏这一点。在一项针对我国31个省2 253名研究生科学素质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不强、科学意识模糊,几乎67%的研究生缺乏捍卫真理的精神,许多研究生学习方法机械,缺乏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激情和动力,不敢大胆批评错误观点和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明显不足[3]。同时,从我国留学生在国外大学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在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国外大学校长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对中国学生的评价是勤奋有余,创新不足,缺少敢于冒险和具有挑战精神的学生。

2.3 缺乏科学规范的培养方案

如上所述,创新能力产生的前提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大力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当今,应把着力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看作研究生培养中考虑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不足:在培养目标上,大多只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轻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培养方法上,许多教师仍沿袭旧传统,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启发、研讨不够,难以做到教学相长,同时,缺乏物流管理的实践与科研训练,课堂理论大班教学仍占主流,疏于思维启发,以至于出现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倾向;在论文写作方面,由于研究生主要以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相关研究为主,因此他们在多数时间里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地位,有些研究生为了应付,甚至不进行调研活动,严重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2.4 缺乏有保障的资源条件

在“软件”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研究生导师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现有导师队伍的整体情况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制约:首先,导师数量不足,一些专业一个导师带十几甚至几十个研究生,这就导致其往往无暇精心培养,更不利于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部分导师的水平偏低。导师数量的不足导致其遴选标准被放宽,使得一些不具备指导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水平的老师进入导师队伍,而且有些导师没有科研课题,无法给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有的导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校外兼职或行政事务上,对学生采取放任的态度。在硬件方面,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学校生均可支配物流管理教育资源越来越紧张,物流管理图书资料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等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的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冷静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长期以来,学者们不断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奥斯本检核表法、头脑风暴法、试错法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上述方法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5]。为此学者们开始研究是否存在一种创新方法,即可以遵照一定的方法和准则,实现创新或发明创造。

3 TRIZ基本原理及其方法

3.1 TRIZ理论

TRIZ是“解决创新性问题的理论”的俄文缩写,其英文译为 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1946 年前苏联著名发明家G.S.Ahshuller及其同事通过分析世界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且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创立了TRIZ理论体系,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发明创造、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的有关科学原理和法则。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技术的变革、产品的创新和改进都有其客观规律性,即具有系统进化的规律和模式,各种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的主要动力,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

如今TRIZ理论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并已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创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和方法已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和创新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经实践的检验,效果显著。

3.2 TRIZ理论对创新活动的支持

TRIZ理论对创新活动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即引导、促使、帮助设计人员去创新思维并有利于他们去创新思维[6]。实践证明,相对于其他创新方法,TRIZ理论更能揭示出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原理,这些规律和原理可以告诉人们确认并解决创新问题,并对结果具有预测和可控性。该理论是基于技术演化规律来实现创新活动,如果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可大大地加快创新进程,并能能动地进行创新活动,提升自主创新水平。

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TRIZ理论主要运用一系列的工具和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支持,其一般程序主要包括:首先将待解决的创新问题转化为标准的TRIZ问题,其次运用TRIZ理论中的工具求出TRIZ问题的普适解(模拟解),最后将该解再转化为所研究领域的解(特解)。总体来说,TRIZ理论具体求解创新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主要包括:技术演化规律、矛盾矩阵、39个工程技术特性、40条创新原理、物一模型场分析方法、76个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知识库等。技术演化规律的核心是技术往往向不断增加的理想状态演化,该状态意味着现有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同时在演化过程中,可在微观层次上形成若干条演化路线,这些路线能够指导人们了解技术演化的趋势以及预测其发展方向;在解决技术系统进化问题时,TRIZ理论是首先从系统矛盾入手,技术系统通常分为两种矛盾,即物理矛盾和技术矛盾,前者是技术系统一个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反特性,后者是由系统中两个因素导致的矛盾。在解决技术矛盾时,Altshuller将从4万个发明专利中总结出产生矛盾的39个参数,并分别在坐标轴上赋予改进的参数和恶化的参数,横轴与纵轴的交叉点代表一对参数冲突,进而构成39×39的矛盾矩阵。同时,Altshuller还总结了40项创新原则,研究人员根据所分析出的技术矛盾的两个参数,然后选用相关原则进行发明创造。然而,如果研究人员无法确定这两个主要参数,可选择TRIZ理论的另一分析工具:物一场模型,即首先利用该模型判断问题的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标准方法解。在解决物理矛盾时,可利用TRIZ理论提供的主要分隔方法,包括时间分离、空间分离、部分与整体分离以及条件分离系统级别分离等方法。

TRIZ理论提供的创新原理和创新问题标准解法,可以解决一般的较为简单的发明创新问题,而对于较为复杂的非标准发明的问题,TRIZ理论则提供了另外一种重要工具: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该算法主要解决复杂情景、矛盾不明确的创新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如变形和再定义,然后对问题进行逐步深入分析和转化,最后解决问题。应用ARIZ包括以下9个步骤:①分析问题;②构造问题的模型;③描述理想状态的结果;④利用外部物质和场外资源;⑤利用知识库解决物理冲突:⑥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改变或重新描述问题;⑦分析消除物理冲突的方法;⑧将所求出的原理解具体化;⑨分析全过程的合理性。图1为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模式。

4 TRIZ理论在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以TRIZ理论为创新教育指导,对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推进。

4.1 构建系统的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创新无规律可循”的思想使得人们习惯于运用经验的方法解决创新问题,但这些方法比较零散、效率低,可操作性差,不具有系统性和规律性,往往适用于一些简单直观的技术问题,难以系统地培养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创新理论,TRIZ理论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因此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过程才能熟练运用,很多人宁愿花时间在低效率的创新上,也不愿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TRIZ理论,造成目前仍无法摆脱零散的、以具体事例为主的经验式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因此,只有改变传统创新观念,系统掌握TRIZ理论的方法和工具,并且建立合适的基于TRIZ理论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创新效果评价指标,系统地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才能形成创新教育的合力,提高创新效率。

4.2 运用TRIZ理论武装现有导师队伍

在研究生的学习中,导师是其最直接的培育者,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导师队伍。为此,用TRIZ理论武装物流管理专业导师队伍,让其掌握TRIZ理论的精髓,根据TRIZ的创新方法研究科研、教育教学,并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导师考核评价的一部分;同时,要提高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开放式的导师遴选、监督和考核体系,鼓励建设创新性的导师团队,为导师开展物流管理学科创新学术活动和实践提供支持。此外,导师也应从物流管理创新实践中探索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利用国内外物流管理学术会议、例会等形式交流对TRIZ理论的学习经验,为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和最深刻的体验,全面提高其创新能力。

4.3 建立TRIZ理论网络和实践平台

搭建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开展TRIZ理论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训练的平台,物流管理专业研究在平台内进行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创新成果的形成。首先,建立TRIZ理论网络平台,在物流管理学科网站上开办TRIZ理论学习专栏,上传各种有关TRIZ理论的技术、知识或相关案例,并进行网上讨论和互动,开放式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平台内建立TRIZ理论实践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基于TRIZ理论的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践基地,一方面,在校内鼓励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的同时积极鼓励其参加各种物流科技竞赛,并以TRIZ理论为指导对参赛研究生进行创新理论教育、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具体科技竞赛实践创新理论,有助于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其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发挥物流企业在实验设备、经费等方面的优势,让学生运用TRIZ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以此提升其应用TRIZ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业能力。

4.4 在科研立项、毕业设计中实践TRIZ理论

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是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物流管理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训练,也是应用TRIZ理论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具体的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以研究生本人为主,根据TRIZ理论的具体方法和工具,从物流管理科研项目或毕业设计的查新、检索、研究的可行性以及技术路线的制定,寻求冲突与矛盾的解决方法;同时,根据每步研究的难易,合理分配时间,制定明确的进度计划,按照计划,严格开展物流管理学科试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的创新性解决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巨大。

4.5 加强多领域多学科知识交叉学习

作为创新的有效工具,TKIZ创新理论经常结合仿生、组合、移植等方法以及借用相关或非相关领域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技术创新问题,同时,地区生活习惯、民众文化、宗教因素也为产品的创新提供思路和方向。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应该对TRIZ理论树立正确的认识,并非掌握了TRIZ理论的技术和方法就可以进行创新活动。在运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活动时,不仅要学习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将物流管理知识和人文底蕴相互结合,以此来进行高水平的创造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5 结语

当前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来说,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研究生的教育计划和创新能力培养规律,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TRIZ理论表明,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人的创新能力经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是可以得到提升的,研究生通过TRIZ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激发起创新热情和潜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创新理论,具有一套非常有效的解决创新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体系,并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重视,建立基于TRIZ 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将会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

[1]陈至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l-5.

[2]李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五重障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47-52.

[3]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128-132.

[4]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5]刘建立.运用TRIZ理论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农业教育,2009,215(5):86-89.

[6]郭宇,廖文和,程筱胜.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79-82.

[7]江志娟.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4):51-53.

[8]李亦亮.物流管理专业创业型大学生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创新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V eraW an g
导师榜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