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注射液引发静脉炎的预防护理

2012-08-15梁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静脉炎硫酸镁胺碘酮

梁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胺碘酮注射液引发静脉炎的预防护理

梁燕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胺碘酮注射液;静脉炎;预防护理;危险因素

1 静脉炎的概念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其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其临床表现为患肢沿静脉走向出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疼痛、肿胀,穿刺静脉近端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重者出现静脉硬结,可触及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甚至皮下坏死。

2 胺碘酮注射液引发静脉炎的原因

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胺碘酮注射液,pH值偏酸,酸性溶液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碘对血管的刺激性也很大。因此,当胺碘酮注射液从外周静脉泵入时,容易引起静脉炎。我们发现,除了胺碘酮注射液的药理性质外,还有以下危险因素易造成静脉炎:(1)输液的浓度太高、酸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2)操作不当;(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4)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太长;(5)固定方法不当;(6)患者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7)滴速过快。

3 静脉炎的预防护理

3.1 正确配制

李纬等[1]研究发现,高浓度胺碘酮注射液从外周静脉泵入时,静脉炎发生率高达88.2%,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药物浓度(2mg/L)时静脉炎的发生率(<3%)。我们应根据医嘱正确配制,0.9%氯化钠配制胺碘酮注射液时易发生浑浊,故只能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溶液应现用现配。

3.2 操作技术的规范

(1)穿刺前清洁双手,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机会。

(2)消毒穿刺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待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以免消毒液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进入血管,造成化学刺激。

(3)每天消毒穿刺部位并更换透明膜是降低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手段[2]。

3.3 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

选择有弹性、粗直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防止患者活动。因下肢静脉有瓣膜且血流速度缓慢,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易形成静脉炎,故因避免下肢静脉应用此药。

3.4 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3天,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5天是完全可行的。频繁使用刺激性药物3天以上者,留置针保留时间应少于72小时。

3.5 正确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采用敷贴固定留置针,然后标明使用时间及操作者;在敷贴外面用弹力绷带再加固一圈,避免敷贴卷边。

3.6 用药时勤观察

经常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尤其是老年人血管壁脆弱,易发生局部肿胀,患者一旦主诉穿刺点疼痛,即使局部皮肤不发红,也应立即停止用药,拔出留置针,更换穿刺部位。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静脉,发炎静脉须等到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弹性后方可使用。

3.7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做到剂量准确。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输液泵或微量泵的目的,不可擅自调节输液泵或微量泵。

4 静脉炎发生后的护理

4.1 马铃薯片外敷

吴月萍等[3]研究发现,马铃薯片外敷对治疗胺碘酮注射液导致的静脉炎具有一定的效果。马铃薯含大量淀粉、各种盐类、胡萝卜素、VitC、VitB、茄定、茄碱、龙葵素等。淀粉可加快药液吸收,茄碱、龙葵素有缓解疼痛、减少渗出的作用。《本草纲目》中提到马铃薯有补气、健脾、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使用方法:取新鲜马铃薯1个,洗净用刀切成厚约1~2mm的薄片2~3片,自静脉穿刺近端开始贴敷于患肢静脉炎处,用胶布固定,每2 h更换1次,疼痛缓解后可延长更换时间。但由于胺碘酮注射液的药理特性,在临床上发现马铃薯片外敷对胺碘酮注射液引起的静脉炎早期消肿作用较好,但对缓解疼痛及局部的浅表静脉炎效果不佳。

4.2 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

50%硫酸镁的高渗透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还可以使血管平滑肌舒张,促使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临床常以静脉穿刺处用安尔碘消毒后用无菌敷贴保护,距针眼上2 cm沿静脉走向外敷50%硫酸镁无菌湿纱布,面积超过红肿边缘。但使用硫酸镁湿敷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使纱布变硬,不易紧贴皮肤,进而影响效果。可将45℃的热水袋用布套套好,压在纱布上,能较好地保持湿热敷状态,使其消炎、消肿的疗效更明显。50%硫酸镁湿热敷,每次20~30min,每天3次,直到红肿消退[4]。

4.3 安舒妥、美皮康的使用

在临床上如发现使用马铃薯片、50%硫酸镁效果仍不理想者,则可使用安舒妥、美皮康等。安舒妥、美皮康采用聚氨酯和硅凝胶材料制成,由软硅凝胶外伤接触层、聚氨酯泡沫吸附层和透气防水外层组成,硅凝胶层由聚乙烯薄膜保护。由外层聚氨酯背衬及内层水胶粘性物质组成,两者均从温度、湿度和pH值方面为皮肤提供最佳环境、保持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长,减少皮肤过敏,又因它透气、隔菌、不透水,可以阻挡外界的微生物侵入,具有避免感染的良好性能,可以有效改善血管弹性。使用步骤:常规清洁伤口;彻底干燥周围皮肤;将敷贴按局部的红肿部位,剪成相应的形状,但应大于红肿部位,平整地贴在红肿处。使用注意事项:(1)经常观察敷贴上有无渗血、渗液,敷贴如有卷边应及时处理;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敷贴周围皮肤颜色及温度;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取下敷贴。(2)注意保暖。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和直接接触冷物品等均可引起动脉收缩或痉挛。应保持房间温湿度适宜,避免患肢直接接触冷水。寒冷季节外出应注意保暖,避免肢体露在外面,衣裤及鞋袜要宽松、柔软。(3)保护患肢免受损伤。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抬高患肢30°~45°,减少指端血流量,从而减轻症状。(4)饮食的护理。宜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可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炖牛肉食用,饮食忌辛辣、生冷,不宜进食鱼、虾、蟹等。

5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及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2)显效:灼热、痛感消失,红肿消退面积≥80%;(3)有效:灼热、痛感减轻,红肿消退面积<80%;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变软,未完全消失;(4)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5]。

经临床应用后判定疗效,马铃薯片外敷为有效;5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为显效;使用安舒妥、美皮康处理为治愈。

胺碘酮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然而胺碘酮注射液引起的静脉炎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运用各种护理措施减少和杜绝胺碘酮注射液导致的静脉炎,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1]李玮,张俊,乔燕舞,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2(6):594-595.

[2]朱静,铁华.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1):701.

[3]吴月萍,陆星尘,刑丽娟.马铃薯片贴敷治疗可达龙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天津护理,2006(1):33.

[4]王芸,袁琳,王静.联合硫酸镁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现状[J].现代护理,2006(18):1687-1688.

[5]薛容花,叶卫国,熊莲花,等.两种方法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5,4(1):52-53.蒉

R195

B

1671-1246(2012)12-0140-02

猜你喜欢

静脉炎硫酸镁胺碘酮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