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较

2012-08-15邹少娜林敏陈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病理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邹少娜,林敏,陈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湖南邵阳422000)

病理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较

邹少娜,林敏,陈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湖南邵阳422000)

病理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教学;教学效果

病理学强调从观察形态学角度出发来认识各种病变及理解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在病理学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多看、多思考、多联系,并尽量让其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科书、教案、板书进行教学,是一种静态、平面的教学方法。首先,课堂上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如强制性要求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导致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和思维疲劳,学习便成了一种负担;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面窄,黑板有限,书写的板书内容较少等缺陷。如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原发性高血压时,学生在一年级未接触临床,不知道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是什么,不好理解为什么血压增高后会引起患者心脏出现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只能死记硬背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这样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概念抽象。

病理学本是一门形态学科,它强调从观察形态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及理解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这门学科强调直观形象且真实具体,若在教学手段上仍沿用过去常用的挂图、投影等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

多媒体是一种以声音、图像为主的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具有图像清晰、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直观形象、动态立体感、真实感强等特点,能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画面。这是一种更自然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片面、抽象、间断等缺点,调动学生多感官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果[1]。此外,多媒体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1 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多媒体教学字体清晰、整齐、规范,且集图、声于一体,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直观鲜明,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2]。如讲解炎症白细胞渗出的过程时,学生对白细胞如何靠边、附壁、以及阿米巴运动游出血管壁并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做定向运动这一病理变化难以理解,而通过多媒体将白细胞渗出的全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容易接受。

2.2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强

病理学是研究病因、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涉及的概念、知识较多,内容抽象,教学时数少且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多看、多联系,其本身教学难度较大,加上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手段已很难按质按量完成病理学教学任务。相比之下,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能把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连续、动态、全面地展现给学生,其优越性是幻灯、挂图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如讲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出现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时,用图片说明它们的区别,学生可“一目了然”。

2.3 多媒体教学丰富了病理学教学的内容

如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既可提供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相关内容,也可提供相应临床病例的症状、体征,那么就保持了知识的连续性。多媒体中大量的图像、影视资料及动画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静止、局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动态和全面。如讲授肝硬化患者出现门脉高压症时,关于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脾脏肿大,胃肠道淤血、水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可直接把门静脉及其属支图展示给学生,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因为门静脉压力增高了,门静脉属支回流受阻,出现了相应静脉的淤血、水肿。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多媒体教学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

多媒体课件可将大量的图片和说明性文字一并展示,将网上下载的或参考书的内容与教材内容通过列表或绘图相比较,使大量的信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病理学教学时数少与教学信息量不断增加的矛盾[2]。例如“肿瘤异形性”一节是病理学中的重点内容,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教师往往费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在黑板上勾画出其复杂的细微结构图,如利用课件将有关病理标本肉眼和显微镜下图像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把微观的事物放大,并同步输入讲授的文字信息,就能使学生看到典型病变的形态特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教学应用在病理学教学中也不例外,它可以极大地促进病理学教学,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3]。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容易忽略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病理学虽然是形态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根据形态学变化作出正确诊断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使事物非常直观、形象、生动,学生一看便懂,因而会忽视自己的思考过程。(2)由于多媒体教学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幻灯变换速度快,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又不便记笔记,会难以理解、消化,影响学习效果。(3)多媒体教学没能体现出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质疑、解惑、精讲点拨、演示和推理。教师失去了手中的粉笔,往日上课的风度荡然无存,手势的比喻和黑板上的推论也不复存在。这些无形之中淡化了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主体效应未能发挥出理想的效果,教学中知识的系统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学生听完课后脑子一片空白,理论与实际仍不能结合起来。

4 加强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4.1 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真正理解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熟练地驾驭它,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时机准确地切入多媒体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病变部位准确清晰等优点,而对于重点、难点必须要讲、要写,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从确定选题、准备素材、集成制作至最后的系统测试,都应力求尽善尽美。教师应适应和掌握多媒体教学,把握好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幻灯切换速度、教学的重点和效果,并不断听取反馈意见,及时总结、修改教学方案,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4.2 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重点不易突出,课堂上学生做笔记较困难,学校可将病理学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后练习和教案置于校园网上,让学生自由下载,这样学生再也不会为抄笔记而耽误听课,便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在上课时没有及时消化的重点、难点,可以通过查看教师的教案和课件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选择学习相关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3 加强基础医学教育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在病理阶段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尚未接触患者,很难联系临床,基础病理与临床教学分离现象严重。过分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基础医学知识的最终应用,造成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境中。教材每一章节我们都编有1~2个病例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参与教学活动,并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现代教学观念,我们认为教学效果最好的是教师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胡向阳.多媒体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应用的初步评价[J].安徽医药,2005,9(5):399-400.

[2]田昆仑,吴建新.病理生理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184.

[3]杜彬.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363-365.

G420

A

1671-1246(2012)12-0043-02

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湘教通[2010]243号)

猜你喜欢

病理学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