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用模因论浅析当今流行语

2012-08-15颜艳

关键词:模因流行语宿主

颜艳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语言学】

试用模因论浅析当今流行语

颜艳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流行语层出不穷。流行语即某些群体使用的时尚流行的新词。其新颖的用法、独特的结构吸引了无数年轻人。从语用学的维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模因现象。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引申而来,用来研究文化现象传播的规律及过程。由此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热门的流行语及其传播过程、语用价值,以期丰富语言模因的研究。

流行语;模因论;模因

在日常交际以及网络语言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流行语在年轻人之中口口相传,例如,“神马都是浮云”、“太给力了”、“囧”等等。这些流行语是注入语言中的新鲜血液,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流行语在中国传播如此快这一现象说明,流行语已经逐渐变成一种社会语言,值得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其实,我国许多学者对流行语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例如,陈琳霞、何自然探析了语言模因现象,初步探讨了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张德禄使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分析了网络会话的话轮特征,等等。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引申而来,现在已成为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语言领域,模因论主要用来阐述语言的发展。本文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对模因及流行语进行概括性总结,包括模因的概念、传播形式、当今流行语与模因的关系及其语用价值。

一、模因论的基本概念、模因的传播阶段及其传播形式

1.基本概念

模因论(memetics)是理查德·道金斯首先进行诠释。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模因”(meme)这一定义。在生物界,一切生物通过基因来繁衍后代,在文化世界,人类也需要一个相似的事物来扮演“基因”的角色。“‘模因’是由‘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meme源自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1]328。最初 meme被翻译为“觅母”、“敏因”等,中国语用学泰斗何自然先生第一次将meme翻译为“模因”,这一说法得到了语用学界的支持。

根据道金斯[2]192的观点,模因是一个复制品,是一个文化进化单位。在模因论中,模因所依托的中介叫做“宿主”(host)。一个文化现象首先被宿主认识、理解,并保存于大脑中,宿主通过一定的媒介,如话语、书面语言、网络,将模因由一个宿主传递给其他宿主。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文化现象在宿主的大脑中存放的时间越长,其可传播度和使用率就越高。

2.模因的分类

(1)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每个模因分子的形成都要经历一定的阶段,能够存活下来的模因才能进入人们的语言。然而世间万物都遵循同一个原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模因也不例外。Blackmore[3]65指出,复制因子的自我复制能力各不相同。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有些复制因子胜过了其他的复制因子,成功地存活在一个人的头脑中,并拷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因此,那些存活下来的、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流行语,都属于强势模因。相对于弱势模因,强势模因在人的头脑中停留的时间长,被复制的频率高。

(2)模因复合体。就像人类相互合作一样,模因之间也会相互合作,互惠互利,这样就出现了模因复合体以增强在语言竞争中的实力。例如流行语结构“动词+ing”就属于典型的模因复合体。它将汉语中的动词与英语中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的时态标志结合在一起,其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例如“郁闷ing”、“吃饭ing”、“逛街ing”。

(3)模因的主要类型。由于模因编码方式不同,模因主要有四种类型:语言模因、行为模因、视觉模因和音乐模因。流行语属于语言模因的范畴。

3.模因的传播形式

任何传播都是在一定方式基础上进行的,模因也不例外。何自然先生[4]认为,从表达方式上讲,模因主要有两种传播方式:

(1)基因型传播——内容相同形式各异。这种类型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某种变异,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内容却相同。例如“out”与“奥特曼”都是形容人在某一方面已经落伍,跟不上时代潮流。这种类型的模因在发展中相互竞争,最后较为强势的一方可能战胜另一方从而成为固定用法。

随着中西方交流增多以及国人外语水平的提高,外语模因也大量流行起来,有时采取直接音译的形式。例如“安可”是法文encore的音译,原意为“还、仍、重新、再一次”。经过不断传播变异,现在的意思是:要求再唱,一般在演唱会中经常听到,就是在演出之后应乐迷要求而返场的意思。

(2)表现型传播——形式相同内容各异。表现型模因是指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不同的内容。具体来讲又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同音近音传播。利用同音词近音词对原有词语进行谐音变换,使语义发生改变。例如,“剩女”是“圣女”的谐音,是指大龄未婚的高学历女性。利用谐音转变而来的新词往往新颖有趣,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二是同结构异义传播。随着一些新的网络词语诞生并且使用频率逐渐增大,其模因结构和形式保持不变,但是内容却发生变化。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首次出现了“范跑跑”,人们领会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及其ABB的结构形式,于是不断地复制,得到了更多的类似的新词,例外,“楼歪歪”、“楼脆脆”等等。

二、流行语产生的根源、语用特征及其价值

1.流行语产生的根源

流行语产生的根源,归根到底是因为语言具有复制性,语言是一个庞大的复制因子集合体。变异性是复制因子最本质的属性。变异带动了生物的进化,更带动了文化的进步。语言不断得到复制传播,并在变异性的驱动下完成积累、创新、淘汰的过程。

2.流行语的传播过程

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模仿,将自己从一个宿主传到另一个宿主。Heylighen[5]418-423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在此我们以“给力”为例详细阐述:

(1)同化(assimilation):从诞生之日起,一个有效的模因应该能够“感化”受体,被接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在这个时期,模因应该尽可能地引起较多的人的注意,进入他们的大脑。综合来说,一个有效的模因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朗朗上口,时尚新潮,紧贴生活,创新独特。“给力”一词最早出现在一段日本动漫中,原文为“不给力,啊老师”,意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毫无用处等。“给力”一词言简意赅,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使用的次数逐渐增多。

(2)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否则就不是模仿。停留的时间越长,感化主体的机会就越多。当一个新的模因出现时,如果与相关的旧模因有关联,就更加容易被记忆。例如当“房奴”进入人们的词汇以后,“车奴”、“证奴”这些新的模因词汇就会更容易被人们理解接受。在这一阶段,“给力”一词继续传播,并与其他名词或副词合作,例如“相当给力”,并且出现了英文词“geilivable”,因此能够感染更多的宿主。

(3)表达(expression):在人们交流沟通时,模因必须从记忆存储中走出来,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最突出的表达手段是话语,其他常见的手段有文本、图片、行为等。随着当今社会多媒体的发展,流行语逐渐成为模因表达的主力军,大量新颖独特的新词层出不穷,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在新闻报道、网络会话,甚至商品品牌中,“给力”无处不在。

(4)传播(transmission):模因传播需要有形载体或媒体,他们应该有很强的稳定性,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人工制品、光碟等。自从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以后,传播阶段显得更为重要,模因自下而上的成功与否与其关系甚大。

任何语言模因都要经过以上四个传播过程,掌握这四个传播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模因及流行语的发展趋势。

3.语用特征及其价值

流行语作为语言模因,它体现了语用学的以下特征及价值:

(1)显示了新颖、极具创意的特征。

(2)流行语通常带有幽默的成分,能够显示说话者的说话能力,吸引听众。

(3)大部分流行语彰显了时代潮流。

(4)丰富了语言,推进了语言的发展。

4.语言与模因的关系

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经过归纳,语言与模因的关系可概括如下:

(1)语言是传递模因的工具,它本身也可能成为模因。

(2)模因传递既丰富又创新了人类语言,使语言能够保持新鲜,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赋予语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模因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让人忍俊不禁。语言模因更是对修辞产生了巨大影响。

(3)模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言的正规发展。语言是在不断变异中发展起来的,新词在多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部分学校现已经颁布条例,在中小学语文考试中,禁止出现“囧”、“神马”、“给力”等网络语言。其原因是这些网络词汇不仅仅在互联网上风靡,也频繁出现在学生作文中,已大大影响了中国汉字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正常开展。

总之,流行语是一种全新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模因论为我们研究流行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出发,全面分析了流行语的传播过程及其语用价值。语言与模因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推动语言向前发展。了解模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并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语言。

[1]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 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5] Heylighen.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C]//Proceedings of the 15th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Association Intern at de Cybernétique,Namur),1998.

A Brief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Popular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YAN 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00,China)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large quantities of popular words have come into being.Popular words are the fashionable ones that are used in particular groups.Many young people have been attracted by its fresh usag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this phenomenon belongs to language memetics,which is derived from Darwin's Evolution Theory in order to elaborate the laws and procedure of the cultural phenomena.On the basis of memetics,the analysis of popular words and its transmission procedure,pragmatic value is expected to enrich the studies of this field.

popular words;memetics;meme

1672-2035(2012)04-0102-03

H0-05

A

2012-05-06

颜 艳(1988-),女,山东曲阜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冯自变】

猜你喜欢

模因流行语宿主
流行语大盘点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大学流行语考察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抓住自然宿主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