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交换观试看联合国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

2012-08-15张占高

关键词:秩序联合国

张占高

(安徽濉溪县农业委员会, 安徽 濉溪 235100)

【东方学术创新·政治学】

以交换观试看联合国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

张占高

(安徽濉溪县农业委员会, 安徽 濉溪 235100)

交换范围的国际性扩大,必然要求国际性的社会交换秩序,进而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而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化,又必然推动解决矛盾的责任主体的“一体化”,即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体化”的发展。成立于二战之后的联合国,作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组织保障,承担着规范国际交换秩序的政治职责,实质就是国际一体化的社会上层建筑的组织形式,就是国际一体化的政治实体。联合国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成立“联合国政府”。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诸如环境恶化、贫富差距、金融危机、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国际安全等问题,实质都是交换秩序上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都属于政府性职能的建立。在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努力中,“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实质就是要发挥联合国的政府职能的作用;“加强联合国建设”,必然是加强联合国的政府职能的建设。

联合国;联合国政府;交换;世界政治;人类文明

20世纪,世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凝滞的“冷战”、原教旨主义的极端疯狂和成立了“联合国”等大事件。只有“联合国”的成立——人类族群首次围坐一堂,面对利益争端和群体未来共同平等协商——才是正确的选择、伟大的创举,才真正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联合国的历史地位

1.联合国的艰难成立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后,巴黎和会通过了《国联盟约》,并于1920年1月正式成立了“国际联盟”(国联)。其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并附设有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国联虽宣称以“促进国际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但实际却是战胜国对殖民地的重新分割,甚至可以说,它只是战争的某种形式的继续。因此,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枪声一响,它便随之瓦解了。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激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迫使人们思考新问题,寻求新出路,并最终找到了构建国际交换秩序的途径。

1943年初,在二战即将结束、盟国胜利在望之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就开始着手考虑和安排战后国际经济、政治基本秩序的框架。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敦森林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并于第二年的12月,正式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为协调国际金融事务的国际组织。1945年6月,51个国家在美国的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正式成立了联合国,成为协调国际经济、政治、社会事务的最高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为实现其宗旨,还规定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该遵循的一些国际原则,如各国主权平等、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或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其他方法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联合国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等。同时,还规定了各会员国在联合国中的权力与相应的义务。组建了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即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规定了其各自的职能范围。1946年2月,首届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了美国关于召开“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的提议,着手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作为联合国负责协调全球国际贸易事务的专门机构,并开始制定《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由于缔约国之间的分歧较大,《国际贸易组织宪章》未能被通过,“国际贸易组织”也就没能成立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单项性的综合协议,即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在日内瓦签署的《关税及贸易总协议》,成立了临时性的“关税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于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至此,“关税及贸易组织”与先前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成了联合国的三大专门经济机构;《关贸总协议》与先前签署的《国际货币基金协议》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议》,构成了联合国的三大经济法律文件。这三大经济机构与相应的三大法律文件,共同构成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三大支柱”。于是,联合国的组织框架、职能设置基本建立了起来。

2.联合国的历史地位

交换范围的国际“一体化”的扩大,必然导致社会基本矛盾的国际“一体化”,必然要求国际“一体化”的社会交换秩序。基本矛盾的“一体化”,必然要求解决矛盾的责任主体的“一体化”,即推动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体化”,这就是联合国。

现代西方的学术界,有人惊讶地发现国家的传统主权在“日益消退”。这一“消退”,实质就是随着社会交换范围的国际性扩大,从而使规范社会交换秩序的上层建筑的职能,也日益相应地超出了传统国家主权的范畴。“消退”当然不是消失,而是随着交换范围国际性扩大的进程,国家规范交换秩序的职能逐步向更高层级的社会组织——联合国的让渡与集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政治一体化”的必然历史趋势。

从社会交换关系“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和趋势上考察:《联合国宪章》实质就是“一体化”的国家宪法;联合国组织框架实质就是“一体化”的国家政体;联合国各职能机构实质就是“一体化”的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等职能部门;联合国各机构运行所遵循的“国际法”,实质就是“一体化”的国家法律。总之,联合国实质就是国际社会“一体化”的上层建筑、“一体化”的政治实体。

二、联合国的曲折历程

1.良好的开端

联合国成立后,在维持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贸易方面,卓有成效,开端喜人。

在维持国际和平方面,如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安理会通过了当年的第50号决议,向中东派出了调解专员和军事观察员,促成冲突双方缔结了停战协议,并督促双方对停战协议的落实执行,及时有效地调停了地区矛盾,制止了流血冲突,防止了战争规模的扩大。这起维和行动,标志《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和平解决争端原则的正式实施。

在促进国际贸易合作方面,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组织”在成立的前二十年中,其会员国家和地区都达到了一百多个,比刚成立时增加了好几倍。二是在经过“关贸总协议”前六轮的谈判后,国际贸易关税大幅度下降,发达国家平均关税下降到了4.7%,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也下降到了5%。三是国际贸易量稳步增长,从1948年到1973年的25年中,世界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6.1%,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3%,而世界出口量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7.8%。[1]65-66

然而,联合国的这个良好的开端却并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而是在不久之后,就被国际社会日益严重的意识形态的对立给打断了。

2.严重的分裂

二战结束,因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也随即开始,世界分裂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两大截然对立的政治集团。这一分裂直接导致了联合国的分裂。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使联合国成为了“苏美两霸”争夺国际势力范围的“政治舞台”,不能正常运转,发展中国家及中小国家的权益,逐渐失去了国际社会的保障。如在维和行动上,前苏联与美国各自从自己或集团的势力范围出发,无视中小国家的合法权益,往往在地区冲突中各自支持、纵容一方,并随意行使否决权,使联合国陷入无所作为的困境,不能正常行使维护世界和平的职能。1948年至1949年,联合国共组织了2次维和行动,属维和的开端。1956年至1965年,共组织了8次维和行动,属大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8年的十多年间,总共才组织了3次维和行动,进入了萧条期。而1979年至1986年的数年间,虽然各地区冲突不断,可联合国却没有出台任何新的维和方案,其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

国际社会的这种政治分裂,严重阻碍了联合国职能的发挥,削弱了联合国应有的权威,从而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大面积地动摇了对联合国的信心。在“冷战”时期,有人批评美国是“国际警察”。其实,“国际警察”本身并不是问题,因为国际社会不能没有秩序,当然也就不能没有“国际警察”。问题在于美国作为一个国家而成为了“国际警察”,这本身就是“单边主义”的表现,就是联合国的职能、权威遭到了削弱的反映。当然,美国政府自有美国政府的原因。美国作为世界上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就最高,依赖性也就最强,自然也就最先遇到国际社会交换秩序上的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因此也就往往急不可待,“单边主义”地担当起了“国际警察”的角色。这其实也是一种“晕车”的表现。一是“单边主义”的“国际警察”,利己未必就不损人,损人未必就不损己。这一点,美国政府自应心知肚明。二是“国际警察”的“单边主义”,对于当年倡建联合国的初衷来讲,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总归都是明显的违背或倒退。这一点,美国的政治家们实在大有应该自我检讨之处。

3.历史的转机

社会的交换关系本质绝不会因人们的误解而稍有改变,社会的基本矛盾绝不会因人们的忽视而停止运动,历史的必然趋势也绝不会因人们的错误选择而改变方向。联合国,作为国际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一体化”的政治实体,也绝不会因国际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失去意义。

20世纪80年代,带有空想性的“赤色运动”终于走到了它逻辑的尽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赤色阵营的各个国家,普遍开始了全面“社会转型”的改革开放,“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的“冷战”局面宣告结束,联合国的运作开始趋于正常,迎来了新的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仅1988年至1991年的4年中,联合国就新建了维和行动12项,几乎与前40年的有效维和项目的总数持平。在1991年、1992年、1993年连续3年中,每年部署的维和行动都在5项以上,真正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繁荣世界经济,发挥了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2]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恢复了对联合国的信心,要求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联合国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

三、成立联合国政府的必然趋势

1.现实国际问题的性质

现实的国际问题,虽然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其基本性质,都是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反映,都属于国际社会交换秩序滞后的问题。

“环境问题”,实质就是人类与自然交换的失序问题。解决问题,实质就是人类偿还对自然的历史欠账,解除环境衰退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然而现实是,国际行动却没有足够的法律的约束力,如“京都议定书”,就像个国际公园,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长此以往,环境问题势必越来越趋于严重。

“贫富差距”问题,实质是国际社会的交换或选择能力发展的失衡问题。既有落后国家自身发展的进度问题,也有近代“野蛮资本主义”的掠夺问题。贫富差距之所以成为了国际问题,就因为它是国际性“生产过剩”的前兆。如果落后的继续落后,那么先进的便无以为继。如果非洲发生饥荒,那么欧美就将发生失业。这就是交换关系中的“蝴蝶效应”。问题的解决,急需国际社会的总体规划,协调平衡,沿着“普惠制”的思路,帮助落后国家构建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然而现实是,一些发达国家只是偶尔免除其一些债务,或者临时性给予一些人道主义援助,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此以往,贫富差距势必越来越大,结构性问题势必越来越积重难返。

“金融危机”问题,实质就是国际金融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货币,首先就是基本的交换秩序。历史上,但凡统一的国家,无不统一货币。而现实是,在WTO的“一体化”市场上,各国仍然自立货币,这就像在集贸市场上,每人各持一种货币,岂不麻烦。现实的应对措施却是,在承认货币多元的前提下,再根据其现实购买力去计算它们的“汇率”。而汇率,无非就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无非就是统一货币的意义。如此舍本逐末,岂不南辕北辙,岂能避免金融投机,化解金融风险?

“1977年,世界年出口总值为13 000亿美元,而年外汇交易总额为46 000亿美元;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为48 000亿美元,而外汇交易数额却跃升为325万亿美元。换言之,在每100美元外汇流动中,只有1.5美元是用于实际商品和服务融资,而其余的98.5美元则用于投资和投机”。“索罗斯虽然于1992年通过出售100亿美元的英镑而使英镑对日元的汇率下降了41%,并赚取了10亿美元的收益,但他本人却在《资本主义的威胁》一文中,批评了造成不公平和不稳定的自由市场体制。”[3]一是如此大比例高数额的货币资本游离了生产领域而进入了外汇交易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当然也就没有了稳定性可言,金融危机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二是索罗斯将问题归罪于“自由市场体制”显然是片面的。市场就应该是自由的,但自由的前提是秩序,是交换秩序。所以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并不在“自由市场体制”,而在只有自由却没有秩序,或秩序不规范的问题。

“地区冲突”问题,实际都是“野蛮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所埋下的历史祸根。冲突的相关方,实际都是国际社会交换秩序滞后历史的受害者。问题不仅影响着冲突各相关方的正常发展,同时也成为了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不确定因素。问题的解决,既有待于冲突相关方化解历史积怨,放下包袱,尊重现实,面向未来,尽快加入到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中来;同时,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公心帮助甚至负责任的干预,包括对无序历史的检讨,和相应规范国际交换秩序的承诺等。然而现实是,国际社会的帮助和干预却软弱无力,问题迟迟得不到化解。长此下去,问题势必越来越复杂。

“恐怖主义”问题,实质属于“地区冲突”问题极端形式的延伸,虽表现为极少数人暴力袭击的极端行为,但其根源仍属于国际社会交换秩序上的问题。恐怖主义者,不是对现实国际交换秩序不满表现出失望或绝望,就是对国际无序历史的怀恨表现为民族复仇主义,再不就是对国际交换关系发展趋势的无知表现为意识形态取向上的反动,总归都属于国际交换秩序上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威胁着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安全。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彻底铲除其产生和蔓延的社会土壤,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展开交换秩序问题的对话与沟通,在规范国际交换秩序上形成共识,有所突破。然而现实是,对问题的认识还仅停留在表面上,途径的选择也还仅仅以武力相对抗。

“国际安全”问题,说到底,就是国际社会的“常备军”不统一的问题。在“一体化”的今天,大家都已经成为了“地球村”的村民,然而却仍然在家家设防、户户备战,各国都仍然拥有自己的国防军,各自保卫着各自国家的安全,这岂不是个矛盾的现象。这个矛盾现象一天不解决,国际社会这种分散的高成本投入、低安全系数的运行状况,就一天得不到根本性的改观,国际安全就会一直存在着不确定、突发性因素的威胁。这个问题,绝不是现行的“裁军”与“限核”所能根本解决的,它需要国际社会的充分合作,需要国际社会上层建筑的总体性的大幅度变革。至于生态、信息、资源、食品、卫生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就更加急迫地需要国际社会的充分合作与整体改革了。

上述种种问题,不论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也不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总归都是国际社会交换秩序上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时代对联合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进一步加强联合国作为国际“一体化”政治实体的建设,而这只能是成立联合国政府。

2.成立联合国政府

其一,成立联合国政府的必然性。从理论上讲,国际统一的交换秩序,必然是统一的上层建筑,统一的政府。从实践上看,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必然是发挥联合国的政府的主导作用。若不赋予联合国以政府的法律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就只能是句空话。

其二,成立联合国政府的必要性。现实国际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属政府的职能,因此,成立联合国政府是非常必要的。现实国际问题的产生或久拖不决,就因为在传统国家主权的日益“消退”与联合国的必须“集中”之间,出现了政府职能的空档,表现为国际性的无政府状态。联合国现实的“主导作用”发挥得不够,就因为其权利与义务不相匹配,其职权与职能不相吻合,其权威与职责不相配套。

其三,成立联合国政府的可行性。社会的“自组织”机能就是这样,当实践提出某种客观要求的时候,满足这种要求的客观条件也就同时具备了。今天,当实践呼唤联合国政府时,成立联合国政府的客观条件也已经具备了。

如,统一国际货币的问题,条件已经成熟。人们长期以来,能够接受汇率,并且很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而苦恼,当然也就没有理由不能接受国际统一的货币。这方面,“欧元”的出台,“欧元区”的成立,指示着方向,提供了经验。如,统一各国军队而组建联合国“常备军”的问题,也早有成功的经验。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哈马舍尔德与加拿大外长皮尔逊,在当年11月紧急特别联大会议上极力主张,没有武装的军事观察员显然应付不了这场重大的国际危机,最终促成组织了一支联合国紧急部队,出色地完成了维和任务。这是联合国维和史上的首次武装维和行动,从此作为成功经验,一直沿用至今,成效显著。对此经验,人们应该做这样的逻辑思考:既然“维和部队”的“武装维和”就是以武装制止冲突双方的武装接触,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将双方的武装彻底地解除呢?既然联合国不能没有“维和部队”,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组建联合国的“常备军”呢?答案是十分明确的。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实在没有家家设防、户户备战的必要,组建一支“村治安队”或“国际警察”部队也就足够了。

总之,成立联合国政府,现实的要求是强烈的,历史的趋势是明朗的,社会的条件是成熟的,势在必行,剩下的问题就仅仅在于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选择与共识了。

3.动员意识形态的共识

在社会的构成、运行、管理或控制中,意识形态虽然是最高层次的,但其工作却是最为基础、最为先导的。目前,联合国新一轮的改革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这归根结底是国际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是还没有形成共识的问题。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改革的根据是什么?改革要解决什么问题?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这些问题不明确,达不成共识,那么分歧就在所难免,改革当然是困难的。

建设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共识,其实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复杂和困难。首先,人的交换本性,社会的交换关系本质,决定了人类不分种族、国籍、阶级、阶层和宗教,都真实地生活在交换关系之中。交换意识原本就是人类所共有的意识,只是现实还缺乏必要的动员罢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可能不同,但是,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拒绝交换,都没有理由拒绝公正规范的交换秩序。其次,历史地看,人们意识形态的趋同也是必然的趋势。可以想见,从原始人群到氏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直至古代国家,在每一步的发展过程中,要说人们的意识形态没有过分歧,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最终毕竟趋向了统一,形成了共识。而形成共识的基础,就是人们共同的交换意识。在交换意识统一的前提下,那么剩下的,就是具体交换秩序的建立、规范或选择的问题了,当然也就不再是什么困难的问题了。

总之,联合国从无到有的成立,从松散到紧密的加强,最终成立联合国政府,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个趋势,考验着当今政治家们的政治觉悟、政治眼界、政治魄力、政治智慧和政治艺术。顺应这个趋势,必然造福人类,否则,必将错失良机、遗留后患,必将受到后人的批评甚至成为历史的罪人。

[1] 张瀚闻.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贸易技术保证[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

[2] 计翔翔.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3] 常志霄,高震华.从东南亚货币动荡透视国际金融投机[J].国外理论动态,1998(5).

Viewing the Historic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N from Exchanging View

ZHANG Zhan-gao
(Anhui Suixi Agricultural Commission,Suixi 235100,China)

The expansion in rang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evitably requires the exist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exchange order so a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asic social contradictions,which in turn inevitably promotes the“integration”of subject of responsibility for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s,i.e.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uperstructure.Founded after the World War II,the UN,as an organizational safeguard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s by essence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forinternationally integrated social superstructure,and is a political entity for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Its development trend will be the founding of the“UN Government”.What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ociety face are all of exchange order in essence,such a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financial crisis,regional conflicts,terrorism,international security etc.The solving of these problems requires the functions by the government.In the actual effort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exertion of UN's leading role”is by essence the exertion of UN's governmental functioning;and the“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s inevitably th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s governmental functions.

the UN;the UN Government;exchange;world politics;human civilization

1672-2035(2012)04-0008-05

D813.2

A

2012-03-01

张占高(1952-),男,安徽凤阳人,安徽濉溪县农业委员会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张进峰】

猜你喜欢

秩序联合国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 联合国糖尿病日》
秩序与自由
秩序
孤独与秩序
联合国期待与各国智库通力协作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