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普洛克拉斯式标准*——当今基础教育的培养任务质疑
2012-08-15王慧霞
王慧霞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191)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残忍的匪徒叫普洛克拉斯(Procrustes,意为“拉抻者”),当旅行者到他家求宿时,他就把旅行者绑在铁床架上。如果旅行者的身材比床短,普洛克拉斯就拉拽他的身体,直到和床一样长为止;如果旅行者的身材比床长,普洛克拉斯就砍断他的脚,直到他与床平齐。普洛克拉斯就是这样重新打造不同高矮游人的身材,直到他们同样长短,同样地一命归阴。
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长期享有声誉,也许不会致命,但它和普洛克拉斯的床架一样,会令儿童陷入困境。这种做法是一种僵化的教育体制,它不是建立在儿童发展的个别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没有考虑到儿童发展的不同速度和不同层次,无法实现儿童发展的多样性。首先,制定学年工作进度及要求,然后,按年级设定要求讲授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于是,后进生被拔苗助长,以达到年级标准。有时候,他们的资质有限,不能达标,就留级一年,继续接受这种拔苗助长的游戏。先进生则被削足适履,以符合年级标准,导致最后他们都学会了适应比他们学习潜力慢得多的学习进度。
一、现行基础教育的弊端
目前,我国各类学校各专业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每门课程都有详细完备的教学大纲,详尽规定了教学内容、课程学时,等等。一方面,这些措施的作用在于它使人才培养有了统一的规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校的教育教学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这些做法也带来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其结果,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之中,时间、空间大部分被强制性的“苦学”所占领。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传统教育培养目标单一,课程结构单一,教学渠道单一,重知识轻能力,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尖子”人才脱颖而出。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大都成为“配套学生”(即教师不管学生的具体情况如何,智力高低怎样,全拿统一的标准规格、统一的教学方法去配套)。广大学生对于让他们记忆大量的材料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有人说,现在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教学生听话守纪),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教学生为高分而学),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向学生强行灌输知识)。此话虽然有些绝对和偏激,但却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里为学生设置了越来越多的必修课程,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标准化个性的“人才”。应当承认,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等生长环境的不同,其禀赋、志趣、性格等诸多方面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如果我们用固定的尺度和框框去要求学生,往往会使得很多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专长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当前的教育计划,一方面是专业面狭窄(现已进行了专业合并和调整),另一方面是培养书生型人才,将主要学习时间用于灌输书本知识,而不重视在业务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创造发明能力、想像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等。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好”学生,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有共同的特点:勤奋、刻苦,理论基础较好,但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开创局面、开发事业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只有接受知识的能力,缺乏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缺乏组织队伍、协作攻关的能力。不少学生在长期学习中习惯于“抱着走”,以至于丧失了创新意识,变成了“信息库”、“知识的容器”。脑科学研究表明,逻辑思维、语言思维为左脑的功能,而非逻辑的形象思维,尤其是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等,则属右脑的功能。左脑的常规性较强,而右脑却与创造发现关系密切。忽视形象与直觉的作用,显然对开发右脑、培育创新思维不利。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使人类的生产活动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现在的知识密集型转化。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从高度的集中向更高层的分散转移。这就使得传统教育体系的弊端日益暴露,上面所谈到的仅是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来临,要求教育的智能从以继承为主转向以创新为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为主,从以训练标准化的个性为主转向以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为主。
二、基础教育领域的培养任务
就学生而言,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主要是奠定成人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精神成人。如果说社会和未来的生活是大海,那么承担基础教育的学校就是河流。学生在河流的塑造下,将以一个具有一定教养的人的身份融入大海。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说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任务要定位在传播知识、激发和发现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凸显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而不是发现和培养几个所谓尖子生,更不是让学生记住更多的信息或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教育领域学校培养和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上,体现在学生将来成为创新人才的基础形成上。
关于创新人才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更是在探索之中。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是把那些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称为创新人才,他们通常具有广博或专深的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不是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之类的课程。我们必须认清两个问题:其一,听了“创造学”、“创造方法”之类的课程,甚至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够成为创新人才;其二,人的能力、爱好、志向、毅力等都是有差异的,那种创新人才“大跃进”的想法是荒谬的,不承认创新人才是精英的态度不是科学的态度。
然而,学校毕竟有着培养人和塑造人的能力,学校教育也是众多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不过我们还应该清楚,创新人才是精英,尽管学校教育的目的包括对精英的培养,但精英培养仍然是教育目的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如此。
我们认为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全员教育、文化教育,是以知识传播为媒介、能力养成为手段的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的视域下,应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最高目标,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宗旨,而且有悖于人性。因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是学会如何生活,而不是创新。所以,如果视培养或成为创新人才为最高目标,那就是本末倒置。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说,基础教育的目标本身就蕴涵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活动中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仅仅为了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
那么,我们在基础教育视域下应该秉持一个怎样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呢?首先,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就创新而言其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创新的成果可以服务于人类,也可能危害人类,而健全的人格则有助于克服反人类倾向。其次,辅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与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习不是单纯地记忆更多的知识,而是用知识启发、改造、重塑学习者。事实上,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探索精神与习惯的形成过程,而探索精神是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再次,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尝试解决问题的勇气,并且引导它们向创造意识转化。显然,创造意识是创新人才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最后,引导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同时,发现和建构个人的兴趣、趣味和人生愿景。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的人基本上与创新人才无缘。概括地讲,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寓于基础教育目标之中。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必须顾及这个阶段的特殊性,不可好高骛远、揠苗助长、操之过急、不讲实效。
三、重视个体差异、以全面评价为依据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人才评价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过多地指责学校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而要更多地考虑这根指挥棒应该指向何方。由于目前我国的考试还是侧重于测量学生的学业智力,导致学校也只注重学业智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在各种测验中顺利过关。这样的评价观最终必然导致一切课程与教学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危害极大。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我们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现,树立正确的评价现。正确的评价观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首先,在人才评价的内容方面,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业智力,而应考虑成功智力和多元智力的几个方面;其次,在人才评价的方式上,也不能只注重标准化的考试;最后,在人才选拔的依据上,也不能只注重考试的结果,而不管其过程。我们只有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评价方式和依据的科学性,才能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要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针对不同智力特点的因材施教。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的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过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不同。其二是针对不同学生要“对症下药”。同样的教学内容,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因材施教。无论什么教育内容都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法,无论哪个教育对象都采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教学形式,是违背因材施教原则的。我们应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启发学生自觉进行自我评价。频繁的考试、比赛、检查都伴随着其评价的机制,依托中考、高考、行政权威、短期绩效、社会舆论等“权威”机制支配着教育教学的体系,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把知识学习变形为一种‘权威’竞争机制,企图用竞争去推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致命伤是用频繁的评价和比较取代了正常的知识学习和教学”。[1]学生被动地为分数而操练,缺少了对自身价值存在的感悟与体验。然而,对于人来说,“人性中蕴含着对自由的追求,而自由意味着存在与自我相符,意味着立足于自我去选择和行动。就人的意识与行动是由自我发出,是为了确证自我、实现自我而言,可以说,自主、自为性是人固有的存在趋向。人的自主自为意味着人如其所是地呈现自我、立足于自我所发出的意向是趋向他自己,相反,违背自我的生存则是异己的、不自由的生存”。自我引导着自为,而自我又是处于不断重构之中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能在发展自我、证实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标的依据。基于此,鲁洁教授把教育活动称为“人之自我建构的活动”。[2]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对事物的认识包括对自我的认识,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识自我也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解放,也即对自我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就越能实现个体的自觉和自由,也就越能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3]因此,人对自我的认识是衡量人自主意识的标尺,“所有外力如果不通过自我的内在转换根本就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4]在此意义上,自我评价就成为评判教育得失的最有力的依据。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可知,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教育的评价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调动主观能动性,培养自我发展评价的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主体的内在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都有一个自我的评价,例如与上学期相比,这个学期自己是否更加努力;在前边学习的内容中,哪一部分的效果好,哪些部分感觉不好。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努力的程度都是同其他学生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对知识的掌握也是相比较所得。为此,教育效果的自我评判对个体而言是绝对的,但从评判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必然具有相对的性质。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行自我评判,使学生在自己衡量得失中不断调整学习的方法、进度,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获得身心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评判。
[1]方红,王帅.知识、生命与个体幸福[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26-32.
[2]朱新卓.人性灵:教育的人性论——解读涂又光教育思想之人性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6(2):30-41.
[3]李国庆,申卫革.对理性教育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23-27.
[4]王啸.教育人学内涵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