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习得理论与中职英语教学

2012-08-15李俊彦刘陈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二语学习者

李俊彦,刘陈艳

(1.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2.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二语习得理论与中职英语教学

李俊彦1,2,刘陈艳1

(1.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2.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文章将我国中专英语教学实际状况与二语习得理论结合起来,以语言习得的科学规律为指导,研究我国的中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当前的英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语习得理论;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应用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人员是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该目标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要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就业时所需的应用目标与目前传统的英语教学矛盾比较严重,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传统“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方式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较差,教学质量不理想。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中国英语教学理论中比较突出,对我国中专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Krashen(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

在外语教学中,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理论渐渐流行。Krashen提出了语言习得的五个假设:

1.“习得——学习”假设

在克拉申五种假设中,最重要的是“习得”和“学得”的区别。在他看来,第二语言的学习涉及两个独立的系统——“习得”和“学得”。前者是指潜意识地接受语言,就像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说话者关注的是交际行为,而非语言形式。后者是有意识地学习的产物,就像中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一样,其关注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学习的重点。在过去,有人认为,只有儿童才能获得自然习得语言技能的能力。Krashen的研究表明,在神经语言学领域内,成人也有一种天然的“收购”的能力。成年人外语能力的发展依靠两种途径——潜意识地学习语言,被称为“语言习得”;有意识通过课堂教学等方式来学习语言规则,这种过程称之为“语言学习”。

2.“自然次序”假设

该假设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有一定的客观顺序,但该顺序不是与语言知识的难易程度成正比的。在1982年,克拉申通过分析第二语言习得的实验研究证明了该顺序,因此,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授者,我们要遵循客观顺序进行教学。

3.“ 监查” 假设

从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区别来说,该理论认为只有通过“习得”才能引导学生“开始”用第二语言来表达,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语感,流利地、顺畅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语言学习只起监控作用——用学会的语法规则来检查语言的准确性。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两者需要结合。该假设认为,学习结果能对语言的正确性进行一定监督功能。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对于学生错误的监督要把握一定的度,要允许一定错误的发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4.“输入” 假设

该理论是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指出,对于学习者来说,接触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即i+1水平的语言材料。克拉申把学习者目前的学习水平定位为i,把语言学习者下一阶段的水平定为i+1,学习者必须接受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促进其学习。相反,如果学习者只接受i+0水平或远远超过学习者现有水平i+2的语料,都对语言学习毫无任何促进作用。当学习者习得了一定量语言知识时,习得的语言就会自然获得。而且,语言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资料后自然获得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料,以促进其学习。

5.“情感过滤器”假设

该假设认为:要习得第二语言,首先,要有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环境。而且,该进程还会受情感因素所影响。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的语言吸收是建立在情感过滤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语言输入经过情感过滤后转化为语言“吸收”。其中,情感因素可以阻碍或促进知识传到大脑。情感因素包括动力、自信心和焦虑程度,所以,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大,并拥有自信,焦虑程度小,他的“情感过滤”就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输入时受到的阻碍少,获得语言信息就相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要降低语言情感过滤程度,减少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语言的输入效率。

1.结合“习得”和“学得”来组织教学,改变英语教学环境

良好的习得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新的语言习得环境,不要拘泥于原来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不再做传统的知识的灌输者,而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帮助者,全英教学,组织课堂的交际活动,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语言习得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交际活动中。

2.教师要在原有输入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它的质和量

(1)Krashen(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对习得 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来说,语言信息的输入是很重要的。他指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只有当学习者获取了高

二、语言习得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启示

于目前语言水平的语言信息时,习得才会发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增加语言输入量。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获得大量有趣的、难度稍高于学生们现有语言能力的知识信息,提供给学生。

(2)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程度不断调整语言输出,通过适当的重复、改变语言输出速度等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知识,抓住更多的机会与学生用英语交流。同时,鼓励学生大量接触一些有趣的信息材料,如BBC、英语报纸、杂志等。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话剧社、英语俱乐部、英语演讲比赛等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习得语言的环境,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3.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情感焦虑,帮助学生吸收和输出语言

情感因素是影响学习者习得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因素包括兴趣、动机、信心和焦虑等。对于语言习得者来说,要习得一门语言,首先要有习得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充满好奇、渴望,便能产生学习动机,这是很好的前提因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学习动机和自信心,减轻焦虑,从而保证良好的习得效果。对于中专的教师来说,首先,教师要创建生动的、宽松的语言习得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其次,多鼓励,不要过多纠错,以免打击自信心,降低焦虑感,提高习得效果。

4.设计编写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英语教材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该类学生与专业英语学生和那些非英语的普通文理专业的大学生相比,学生英语语言基础普遍薄弱,知识面出现断层,基础知识严重不扎实。因此,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教材的内容完全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适合学生的需要。同时,我们还配发了一些有趣的英语读本,内容全面,包括一些名著缩写、西方国家文化的内容等。实践证明,学生们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明显。

[1]陈柯,李建红,张宗宁.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

[2]鲍静.二语习得环境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李晓惠.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中美英语教学,2006,(10).

[5]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6]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G718.2

A

1673-0046( 2012)2-0145-02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二语学习者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