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教育见习管理,增强教育见习实效

2012-08-15原海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计划检查评价

原海霞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强化教育见习管理,增强教育见习实效

原海霞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学生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见习不仅要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环节,更应该作为整个课程计划中独立的教学实践性课程加以实施。因此,教育见习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应随势而变,不断尝试新的教育管理方法,以求增强教育见习的实效。

教育见习;科学管理;见习实效

教育见习是指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及本专业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后,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有组织地到见习学校去了解、熟悉、感受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情况、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管理工作等,从而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毕业前的教育实习及未来的教师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育理念在变,教育见习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应随势而变。管理学家们认为,20世纪不仅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管理科学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滚滚涌来的教育改革潮流推动教育管理者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步伐,看准新形势,主动学习并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管理观念,勇于借鉴并敢于尝试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最终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

一、周密部署下的计划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见习计划是教育见习前预先确立的见习目标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步骤。一份完整的教育见习计划,可使所有参与见习活动人员掌握见习的具体要求,明确教育见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个人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既可以避免教育见习工作顾此失彼,又可减少盲目性,是保证教育见习质量的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思想和行动上确立教育见习的实践性课程地位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学校的教育活动情境复杂多变,面对生活经历和性格各异的未来学生,即使是最有效的规则,也无法给所有可能的偶然事件提供明确的指导。而师范生只有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境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教育教学体验,才能时刻充满了挑战与创造性。只有让学生亲自置身于见习学校具体的活动中,才能让他们真正获得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因此,师范生的教育见习不仅要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环节,还应该作为整个课程计划中独立的教学实践性课程加以实施。

2.成立专业化的教育见习领导组织

强有力的教育见习领导组织是教育见习能够顺利取得成功的保障。首先,学校要确定主管校长抓教育见习,由教务处具体负责教育见习的协调、计划、指导和监督工作。其次,各个见习团队再成立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确定教育见习领导成员和专业指导教师。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教育见习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就像一支经验丰富的“别动队”,要对见习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较全面的预测、精准的判断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应对方法指导。

3.选择合适的教育见习基地

见习基地应相对稳定并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教育见习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师范学校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见习基地,为见习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教育见习作为一种专门的实践性课程,是师范学校与见习基地学校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良好途径,双方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二、职责明确下的控制执行

列宁有句格言:“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没有执行,不去行动,再好的计划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执行是中心环节,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教育见习机构

我很扫兴,往地上狠狠地吐了几口黑痰。呸!等着吧,你这个狗日的!但是很快我就作自我批评了。这种幼稚的想法阿Q也有过,不外乎是一种心里上的自我安慰,“精神胜利法”,狗屁。

“没有机构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机构。”见习机构是连接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平台,也是发挥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般而言,教育见习机构主要应包括师范学校与见习学校两方面的管理机构。师范学校见习管理机构由以下三方面团队组成:一是高层“学校教育见习委员会”,负责从全局上引领见习工作。如组织管理见习机构的建立;落实并健全见习基地;审核全校各年级的见习计划;选拔培养见习管理干部和指导教师;检查见习计划的执行落实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考核,组织研究和解决见习中出现的矛盾并及时处理等。二是中层“主管见习工作的教务处”,负责直接指导见习的具体工作。包括研究制定各年级见习计划,联系见习基地及其领导;安排见习的各项具体工作,全面细致地领导见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完成见习任务,及时反馈见习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三是基层“学校选拔的见习指导教师、班主任以及在各见习学校见习的学生干部”等。见习指导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制定见习计划,组织学生完成见习经验总结;及时汇报学生的见习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反思改进措施;多渠道听取见习工作反馈信息和意见,为总结提供丰富的线索。见习学生干部应协助指导教师传达和完成各项见习任务。

(二)积极协调执行阶段的各种关系

教育见习的各项工作虽然都经计划安排,但各部门人员的任务、利益和能力等各不相同,活动中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这就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甚至破坏活动的进行。协调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矛盾,提高活动效率。协调应遵循全员参与、良好沟通、迅速及时和直接面谈的原则。

三、及时检查中的灵活应变

(一)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定期检查是指固定时间的阶段性集中检查,这种检查方式可以从全局上把握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抽查是指随机突击式的检查,这种检查的好处主要是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工作的进展速度,适时把握工作的进展方向。

(二)全面检查和单项检查相结合

全面检查是从各项常规工作入手进行检查,便于全面地掌握工作情况。它既可以是师范学校高层领导对中层指导教师反馈情况的检查,或是直接对见习学校见习情况的检查,也可以是见习学生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反馈的检查。单项检查是针对执行阶段工作中遇到某个问题所做的检查,这样才能较深入地了解某些突出的重点问题。无论是哪种方式的检查,都要根据每个见习基地见习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定,这样才能多方面了解情况,把握教育见习的全局。

四、科学评价中的反思提升

评价是根据计划对执行阶段的活动和结果进行评估和诊断,肯定成绩,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一般是伴随执行的过程随时进行的。它主要包括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教育见习结束后,应对见习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分析总结与评定,全面有效的见习总结与评定是学校见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见习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和价值性都很强的工作,它在运作中要符合被评价对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也要考虑他们的利益要求并进行恰当的方向引导。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因此,评价必须遵循一定科学原则,既能客观地揭示问题,又能激励被评价者上进,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1.评价要全面客观

评价要全面地反映教育见习工作的各个项目,不可向某些项目过度倾斜,使见习工作本身失去平衡。进行评价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要根据事先的计划标准进行。通过深入实际,收集积累充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用事实说话,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不深入实际和亲身实践,所作出的总结和评价无异于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是不可能真正达到见习目的的。

2.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从行为科学管理的视野看,世界上一切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完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情谊更为重要。在教育见习评价时,要求领导、教师和学生本人都参加。多元化主体的评价将评价者的范围大大拓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可以对对方进行评价,弥补了单一评价主体可能带来的片面性,更好地反映了多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对教育见习工作进行全面的考察。

3.应注重形成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只关心活动的结果,这种倾向导致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最后成果的检查和评比上,忽视对生成过程的管理,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而形成性评价是对活动过程进行的评价,它注重揭示问题、改进工作。只有通过关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约束和保证,见习活动的有效性才能逐步提高。

4.评价应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在进行教育见习的评价时,应将总结评价作为提高教育见习水平、促进交流学习的有效手段,成为工作进程中的“加油站”。通过见习总结评价、交流经验,树立良好榜样,鼓舞师生士气,使全体师生看到成绩和差距,查找其中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再制定新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调动积极性,发挥教育的激励作用,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周而复始地运作。

总之,教育见习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计划、执行、检查和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的计划统帅整个管理过程,严格的执行为计划目标服务,而灵活有效的检查是对执行的监督,也是对计划的检验,评价既是对所有上一轮教育见习环节的总结,也为制订下一轮的计划提供依据。科学高效的教育见习决不仅仅依靠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在具体实践中去探索和总结,进而上升成指导思想再去引领实践,如此螺旋式上升地一步步前行。

G64

A

1673-0046(2012)4-0102-02

猜你喜欢

计划检查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Playjng with ch & sh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