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
2012-08-15李云
李云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
李云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论文针对目前许多旅游类高职院校信息处理课程的教材与旅游企业实际需求的岗位技能相脱节、高职教育特色不鲜明、内容陈旧、配套的教学资源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理念,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来自企业第一线的真实案例为任务载体,校企合作开发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的解决办法。并以该校《旅游类高职院校信息应用能力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教改课题组所编写的校本教材为例说明了教材开发的思路。
旅游;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
一、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地,旅游企业对既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从我们对一些旅行社和酒店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有很多相关从业人员虽然精通旅游业务,但对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却不能应用自如,这说明我们的教学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高职类旅游院校所使用的信息处理教材针对性不强,过分看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块。为此,针对旅游企业开发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的现状
目前与旅游企业信息处理相关的实践教材很少,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不鲜明
很多教材定位模糊,适用范围大部分是本科,其中很少或根本没有提及到高职高专,且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存在着注重系统性而忽略实践性的问题,理论教学不能与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生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密切结合。
2.教材内容比较陈旧
现行的许多教材知识更新速度滞后,教材内容大多已经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行业中用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反映出行业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能、新要求,不符合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过分依赖已有的本科教材,没有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出发,没有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第一线去调查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从而导致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的岗位技能要求相脱节。
3.教材中多缺少办公自动化设备日常维护知识模块
现有的教材多以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为主,而很少讲到如何对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以及出现故障后如何进行简单和必要的处理。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在现在的旅游企业中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很多工作人员会使用这些设备,但却不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更不会进行简单的维修,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些设备“瘫”在那里,等专业人员上门维修,这样势必会耽误很多工作。如果我们在教材中增加这部分的知识,就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工作。
4.实践教材较少
现行的教材中理论教材占到很大比例,实践教材特别缺乏。这是由于理论教材在编写时有很多已出版的教材可以参考,学科知识体系较成熟,教材开发相对较容易。而实践教材在编写时,需要深入企业做实地调查,根据实际的岗位技能编写案例,开发难度较大。
5.配套的教学资源不完善
现行的大多数教材只包含单一的课本,没有相应的案例素材、案例效果展示、教案、课件、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等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没有统一的依据,同时学生在自学时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的理念
教材开发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念,以来自企业第一线的真实案例制成的任务为载体,打破知识本位学科的章节体系,对课程进行整合与序化,形成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将职业素养融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其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旅游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旅游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四、教材开发的思路
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设置教学模块,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面对形势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结合旅游类专业特点,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学科结构的教材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前提确定行动导向的教材内容。
2.分析旅游企业相关计算机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其中的典型工作。
3.确定学习领域后,由校企共同合作开发设计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案例解构,将相应的案例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包含一定的职业能力。
4.以创设工作任务为向导。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抓住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特征,将“分析职业特点,创设工作任务”作为开发教材的抓手,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中提炼出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习得职业经验。
5.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分层次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密切联系,将旅游企业近期要做的报价单、行程单或宣传彩页承揽回来,作为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对所有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审后,挑出质量最高的作品,经教师修改后送到旅游企业,看是否可被采纳应用。
6.以开发创新思维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职教育的高层次目标。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要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标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并体现在“完成任务”、“思考与练习”等项目中。
7.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任务驱动的核心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入手,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过程及效果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材开发案例
以该校《旅游类高职院校信息应用能力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教改课题组所编写的校本教材第三部分“文字处理模块”为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文档的创建与编辑;(2)掌握文档的格式化;(3)掌握版面设置与文档打印的相关设置;(4)掌握图文混排操作;(5)掌握邮件合并工具的使用。
能力目标:满足职业岗位群对文字处理能力的要求。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2)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3)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自觉实行行业标准;(4)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该模块以企业第一线的真实案例为教学项目载体,将来自企业的案例按知识构成进行归类,挑选了其中四个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这四个案例分别是:制作红头文件、制作旅行团接待计划表、制作旅游企业宣传彩页、批量制作商务信函。学习完上述四个案例后,学生基本具备了文字处理的应用能力,后续安排学生制作旅游企业实际承揽回的文档处理任务。
在学时安排上,案例一为两小时,案例二为两小时,案例三为四小时,案例四为两小时,制作实际旅游企业任务为四小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上述四个案例进行解构,将其分解为若干子项目,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
案例一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旅游公文编辑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旅游企业的相关公文、企业快讯等。
案例二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字与表格混排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旅行社报价单、行程单等。
案例三主要培养学生的图文混排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旅游企业展板。
案例四主要培养学生高效率批量制作商务公函的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批量制作请柬、通知函、邀请函等。
六、教材开发的特色
1.针对岗位设置教学模块
该教材紧扣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将教学改革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旅游企业的实际岗位技能需求设置教学模块,真实地再现了企业的办公情景。教材的课程结构来源于对工作过程的分解,有利于学生系统和快速地学习某一方面的内容,再加上后期的实践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2.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念主导教材的开发
教材开发的过程始终坚持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来完成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计算机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层次设计综合性课后练习题
该教材根据每个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和职业技能来综合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同时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分层次设计练习题,保证基础较差的同学能够学得会,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够在学会的基础上掌握得更好。
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该教材的案例开发主体由原来单一的学校案例开发主体变为企业、行业、学校多主体的案例开发模式。教材编写组成员深入旅游企业第一线,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组织校内外专家和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共同编写案例、设计习题、审阅书稿,从而形成了案例开发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
[1]陈雅萍.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式教材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2]周红.任务引领型专业教材开发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5).
[3]张志俊.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力[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4]刘钦涛.职业院校“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3).
G718.5
A
1673-0046(2012)4-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