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方法探析

2012-08-15顾艳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

顾艳梅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方法探析

顾艳梅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近些年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而提高《概论》课堂教学效果方法众多,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提升高校这门课程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已经成为了该领域中必须要进行研究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在《概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核心就是教学内容,载体就是教学手段和方法,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好的教学内容都需要一个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论文中,笔者就《概论》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教育教学方法;探析

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已经成为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以及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一直为把我国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概论》课程的授予者,笔者就究竟应该如何提升高校《概论》课程的时效性,使《概论》课程真正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能够喜欢、理解并接受它,在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旨在从自身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一些措施和体会。

一、《概论》教学课堂小结法

在高校《概论》教材中,每一章的最后都会有一个对于本章的小结内容,这些内容就是这一章学习的重点内容,需要我们进行重点掌握,它们对于本章内容的梳理一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概论》课堂的小结不仅仅包括某个问题的小结,还包括本节课小结和本章小结,这就要求高校《概论》教师在进行本章小结总结的时候,除了要将每一章课后本章小结的内容为学生进行具体的讲解和总结以外,还必须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这一章的小结。比如说,在讲解《概论》中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的内容后,我们要为学生进行这一章所学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个问题进行总结。在总结完成以后,我们应该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内涵进行讲解等等。这样做不仅使《概论》课堂的知识进行升华和延伸,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最终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同样也是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更加是我国共产党思想路线中的核心内容,是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灵魂中的一部分。教师进行这样的总结不仅仅为《概论》第二章的开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具体的把握,同时将已经结束了的第一章知识和即将展开的第二章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概论》教学学生思考空间法

在大学《概论》的课堂中,要想将教师所具有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主体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克服种种阻碍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很多大学《概论》的教师几乎已经独霸了整个《概论》课堂,并没有对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作用进行发挥。根据相关学生反映,他们在《概论》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一直都在对教师所发出的信息进行接受,上了一节《概论》课以后,学生们觉得特别累。为了将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使《概论》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要求我们在《概论》课堂上,必须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我们可以抓住一节课中的重点内容,将重点的内容留给学生,让他们带着一些问题来进行思考和默读。比如说,在对《概论》第三章中的第一个问题——近代我国革命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进行讲授的时候,关于近代我国革命的根本目的这一内容,我们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近代我国革命根本任务,这样就给予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使他们能够开动脑筋,并且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三、《概论》跨越式教学法

众所周知,《概论》课程的内容不仅广泛而且丰富,有些重点知识之间不仅有相似性,而且有联系性。在高校《概论》的课堂上,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将某些重点知识和与这些重点知识相关且有相似性,又有联系性的知识点放在一起给学生进行讲解,那么,一定会在相对程度上增加《概论》课程的信息量,使得那些重点内容变得比较突出。比如说,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这一块知识讲解时,我们会植入社会主义改造知识,将社会主义改革这一知识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讲解,这样做能够使我们利用一个问题将其余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和明白。我们还可以在进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内容的讲解时,将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知识进行结合,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这些都是跨越式教学法重要的内容和根本体现,能够延伸学生对于《概论》方面的知识,使其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我国政策方针等等。

四、《概论》教学课程衔接法

接触过《概论》领域的人都知道,《概论》中有很多理论知识都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念以及立场的,因此,我们认为,《概论》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科。我们在进行《概论》中理论部分的讲解时,必须要使《概论》中的重点理论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门课程进行衔接,这样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学科所具有的系统性进行充分的体现。比如说,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知识的讲解时,我们要使其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连接,而讲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主张我国革命要分两步走,这也就从根本上说明了我国革命要采取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历史国情相符合的政策、方针和路线以及两个必然来实现,这两个必然就是指无产阶级胜利以及资产阶级灭亡都是不能避免的。再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讲解时,这一纲领中内容的制定都是将马克思人类社会结构的理论与矛盾运动原理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其中,马克思人类社会结构主要包括意识结构、政治结构以及经济结构。在讲解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主要矛盾时,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概论进行回顾,对其相关的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相关的矛盾理论进行回顾,从而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五、《概论》教学导入式方法

对于高校《概论》的课堂教学来说,我们一定要将导入环节进行好,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局,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从能够达到的效果来说,做好《概论》课程的导入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自觉地投入到整堂《概论》课程中。导入式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就是进行案例的导入,第二种就是进行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的导入,第三种就是进行问题的导入。比如说,在进行《概论》课程第一章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以及第二节毛泽东思想讲解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音频的导入教学方法。《概论》课程一开始,我们就要给学生欣赏《春天的故事》或者《东方红》等等歌曲。在进行《概论》教材第二章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以及解放思想的讲解时,我们可以使用案例导入式的方法。比如,为高校学生进行江苏省华西村近年来发展的现状和历程的详细介绍。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讲解时,我们可以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提出我国共产党在整个历史上的五条总路线都有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阅读章节内容,然后再指出党历史上的五条总路线是否正确。再者,在讲解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采用对革命领袖研究社会主义基本思想内涵这一过程进行回顾,通过对毛泽东、斯大林、列宁、恩格斯以及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对革命领袖究竟从哪些问题和方面来进行什么才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认识来进行总结,也就是从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公有制等等相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方面来对社会主义进行实践和认识。如果我们仅仅从特征或者现象这些表面对一个事物或者一个问题进行认识,那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看问题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概括主要是从邓小平对于历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等等多方面特征中进行分析总结而得出来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导入,能够使学生明确整节课的思路,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在听课的过程中掌握究竟哪些知识才是重点内容,哪些知识需要去注意和掌握。

在《概论》中采用导入式的教学方式方法,确实能为高校学生带来全新感受,比那些在课堂一开始就为学生讲解的方式效果要好很多。笔者相信,采用《概论》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够起到一种良好开端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王炳林.改进教学方法 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做法与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

[2]赵建建,黄冰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探究——以《概论》为例[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3]邓姗.实践教学环节视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1).

[4]李文静,卜志国,谢佳奇,刘博典.《概论》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2).

[5]荣长海.力求历史进程与思维逻辑的统一——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G718.5

A

1673-0046(2012)4-0035-02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