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2012-08-15

图书馆 2012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图书馆素养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 100034)

1 问题的提出

所谓职业素养,是指一种职业特有的,能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核心价值体系和职业竞争力的行业特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络的兴起,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近几年获得飞速发展,表现在国家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的增大,图书馆硬件设备的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等。伴随行业发展的,是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程度将日益提高,从近几年一直是关注热点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讨论到目前专业教育制度中面向职业的图情专业硕士的培养,以及文化部已经开始并即将进一步推广的基层从业人员的培训,都是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的表征。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的职业认证却既没有一个权威的认证机构,也没有一套成熟完整的职业资格标准指标体系,专业教育方面又各行其是,所以强调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对自己的职业素养认知模糊或者根本就没有认知,会导致我们不能明确我们的职业核心技能和核心竞争力。

2 讨论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刘国钧先生曾就图书馆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图书馆员应具备七项素养:“明了图书馆本馆之内容也”,“调查图书馆所在地之社会状况”,“自知长短”,“对阅读者应持和蔼态度”,“馆员需有丰富常识也”,“馆员尤须有耐苦之心也”,“研究图书馆学之基本知识”。〔1〕虽然说刘国钧先生是以服务为出发点来描述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并且其中不乏职业技能(第五与第七条)与职业道德(第四与第六条)的成分,但还是把图书馆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服务机构来定位的,所以他首先强调的是了解图书馆的性质和定位,了解服务目标的情况,就这点来讲,其观点在当前仍然不过时。即便是20世纪90年代最流行的复合型人才的提法,即一是有一门专业知识的背景,二是有图情专业知识,三是懂计算机,四是能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也仅仅是停留在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上,也就是在刘先生的大框架中增添了与时俱进的细节要求,至于外语熟练到什么程度,计算机要懂什么内容,懂到什么深度,并没有给出具体可参照的标准。最简单省事的就是参加全国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而我们行业自己特有的标准则至今难以确认,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文化部联合制定的图书资料馆员国家职业标准自2004年7月27日起试行的大纲〔2〕,到现在也未能推出正式教材,说明对职业技能应达到的标准和尺度也是不容易界定和把握的。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对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都未见到清晰而明确的论述,涉及这一问题时,往往讨论的是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3,4〕。那么到底什么是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呢?笔者认为职业素养是作为一个行业的从业者可以明显有别于其他行业从业者的特质和处理专业问题时的一种自然习惯与自然本能反应,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来讲,它应该是统领二者的世界观。我们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职业素养的要素最终都会内化为我们的职业精神与职业信念,外化为我们对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的追求与培养。

3 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养成要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图书馆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尤其是信息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社会信息知识保存、传播利用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导致人们对图书馆的功能变化和发展路向众说纷纭。对比国际图联2006年12月发布的《国际图联2006-2009年战略计划》与20世纪7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图书馆的四大职能,不难看出图书馆的职能正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调整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需求与社会发展同步。图书馆员职业素养包含的要素也应随着图书馆的功能变化和发展路向加以调整。就目前而言,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3.1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特勒在其著名的《图书馆学导论》中指出,“(图书馆)这一社会装置既是社会事业影响的结果,而它自身也是众多新兴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有效的事业。”〔5〕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图书馆的任何发展形态和任何类型变革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同时它的变化又对社会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整个图书馆功能演变与发展路向,更容易理解其作为社会开放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任何的形态和发展都不是终极的目标,而是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表现,图书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经典著作等,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图书馆发展有了新的需求或更高的要求之后起到了奠基或引导作用,并被以后的实践证明是符合社会发展大方向的指路明灯。图书馆之所以被称为生长着的有机体,正是因为它的职能与使命折射的是社会发展对它的需求,在不断地贴近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图书馆也在不停地调整自己的定位,变革自己的存在方式与存在形态。也只有把图书馆放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我们才既不会在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盲目乐观,认为我们必然能跟随技术发展而来的信息内容提供商一决高下,也不会盲目悲观,认为图书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被边缘化。

3.2 深刻理解和把握图书馆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

这三者的结合是图书馆行业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体系必须是能够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最持久的那部分行业特质〔6〕。图书馆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是图书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和总结出来的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其中有些说法的内涵或外延有拓宽和深化,还有一些说法被更明确地强调,但其核心内容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从互联网兴起后强调的消除信息贫困、填平信息鸿沟,到我国近几年开展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再到由英国发起的图书馆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的使命,这些表述虽不甚相同,但实质内容并未超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公共图书馆宣言》的范畴。图书馆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让我们透过图书馆发展的纷繁表象看到其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我们免于被快速发展的技术表象所迷惑,找到我们的定位。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图书馆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然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的有机体,它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的重心和表述方式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作一定的调整。而且,国际图联等国际行业组织给出的往往是原则性的框架,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应该在这些原则与框架内,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标准。

3.3 了解图书馆的行业组织机构与重要出版物

一个行业的组织机构与出版物是同行业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途径,也是一个行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中心。行业组织机构还对行业的标准、规范制定起着主导作用。这些组织机构主办的会议、发行的出版物以及专业期刊反映的基本都是行业的最新进展与热点问题的讨论,是同行间探讨交流与分享学习的最佳也是最容易获取的途径。例如行业的国际性组织——IFLA及其下各分支机构与标准化委员会,是我们了解行业最新业务标准和规范的公开而及时的途径;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与技术学会等的网站也是我们了解同行研究热点和进展的重要信息源,同时是我们寻求专业帮助、交流专业问题的极好途径。与同行的交流、分享是我们职业归属感的重要养成途径。

3.4 熟悉与图书馆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

把法律法规放在职业素养的高度而不仅仅将其看作是一种职业技能是因为作为人与信息的桥梁与纽带的图书馆,要体现平等与对人的尊重,而法律法规设定的正是这种底线和保障。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机构,不会因为它的公益、免费就不存在法律风险。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络的普及,使得图书馆资源类型、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对象都有了革命性的变革,图书馆作为连接资源与用户的中介,要维护各方面的法律利益。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法以及与图书馆有关的法律法规都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与了解的。例如文献传递、文献提供、数据库建设、虚体资源与图书馆实体资源整合当中都会涉及资源的著作权人权益问题;购买的数据库,也会根据购买方式不同享有不同的权限,尤其是集团购买合同所约定的权限;文献提供中,不仅涉及所提供内容的合法性,对于有私密性要求的用户,也要保证所提供信息安全无误地传递到其所指定的地址……还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用户平等利用公共设施的权利问题等等。图书馆的公益免费并不等同于免责。作为社会公平的一种制度设置,保证人的最基本权利的一切法律法规都应在我们的了解范围之内。

3.5 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

一般意义的信息素养是融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于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7〕。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飞速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的今天,对于信息的掌握和利用不仅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行为过程,还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末就提出了全民的信息素养计划,相信信息素养的养成是消除信息贫困,填平信息鸿沟的有效途径。但人的信息素养并不能天然具有,而是要后天养成的,对于公民信息素养的培育本来就是图书馆职业使命的题中之义——“图书馆对社会的根本价值就在于通过改善对知识的获取赋予人们力量”〔8〕。而要达成这一使命,图书馆员自身必须具有更高的信息素养,足够帮助和指导用户。所以,这里谈到的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是与其职业特性相关的信息素养,是指导图书馆员养成职业技能的知识和素质。

就信息意识而言,对图书馆员来讲,最重要的是要对信息环境的变化敏感。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我们都要首先意识到它会对图书馆产生什么影响,其中图书馆能做的又是什么,把信息技术当做我们的得力手段,这样,本体论也好,2.0也好,云计算也好,才不会仅仅作为概念被我们引来引去,而很难落在实处。当我们的用户获取信息的技术和手段已经变化的时候,当我们用户中采用博客、微博、电子邮件、实时互动等方式交流的比例逐渐增大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信息技术的进步与信息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员自己是不是会成为信息贫困者呢?上海图书馆根据用户阅读方式的变化和阅读终端的多样化,数字出版与阅读的激增,已经开始与豆瓣、盛大文学等信息内容提供商合作,虽然目前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但作为一种趋势,以争取双赢地解决问题的方式来适应信息环境变化的变革值得提倡。

图书馆员的信息技能与一般人的信息技能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个体的信息技能是指能利用与自己信息需求相关的工具解决问题并可以对所获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价。他所使用的手段或工具相对比较单一。图书馆员的信息技能则是改善信息的组织和展示,指导与帮助用户获取信息,提高用户信息获取能力。具体表现在对不同载体、不同类型信息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信息组织的原理、方法与组织原则、信息源的类型与分布情况、不同数据库、不同类型信息的整合方法、信息源的权威性、常规的信息获取渠道与方式等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道德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却是社会关系形成中约定俗成并应该遵守以保持社会有序化发展的规范。图书馆作为“社会管理者接受社会公众嘱托又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9〕而设置的公益机构,至少要做到:(1)平等。正如国际图联1999年制定的《图书馆与知识自由宣言》中指出的“图书馆应该平等地为所有用户提供信息、设备及服务,不允许种族、信仰、性别年龄歧视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歧视”,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至少是平等无偏见的。(2)包容。作为自然个体的人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与好恶,但作为职业的图书馆从业者应正视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带任何个人成见地加以包容,平等地提供服务。(3)正确认识知识自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教育机构都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塑造者,从精神层面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所以图书馆的信息提供应以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为底线,比如不对未成年人提供黄色暴力信息,不提供与传播虚假信息等。(4)专业性。信息社会一方面造成了信息的海量剧增,一方面造成了利用信息的困难。而“图书馆对社会的根本价值就在于通过改善对知识的获取赋予人们力量”,图书馆员应利用自己聚合与序化知识信息的专业技能来帮助用户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适用信息。

1.麻嘉瑞.重读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馆员应有之素养》.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1):120-122

2.国家职业标准.图书资料馆员(试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

3.罗红敏.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1):20-21

4.李曼.论青年馆员职业素养的缺失—— 以贵州省图书馆为例.贵图学刊,2010(3)

5.肖燕.图书馆事业社会化断想//沈乃文主编.传薪集——纪念吴慰慈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72-82

6.王英春,陈有志.新世纪十年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评述与辩证思考.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1):11-14

7.王锦贵.当代信息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6):67 -68,76

8.索传军.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2011年11月9-11日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图书馆学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2011工作会议上的主旨发言

9.夏力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信息道德建设.前言,2005(8):259-260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图书馆素养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