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文化研究进展及启示

2012-08-15孙玉洁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封禅石刻泰山

孙玉洁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引 言

泰山的各种人文景观、民间信仰、宗教活动等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共同构成了泰山文化的独特内涵,同时使泰山文化成为中国山岳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泰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不少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泰山文化进行了研究,并且成果丰富,但是鲜有学者对泰山文化研究的历程、分类、特色以及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尝试在梳理国内有关泰山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述泰山文化研究进展。

一、文献统计分析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到与泰山文化相关的文献116篇,根据对文献第一作者单位的分析和地理学中的距离衰减理论,可以发现泰山文化研究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布特征。泰山文化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其中以泰安和济南两市的高校学者为主,共有84人,约占总人数的72.4%,并以此为研究的核心,由近及远,对泰山文化研究逐渐减少。

二、泰山文化研究历史分期

通过分析泰山文化研究文献,泰山文化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从秦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汉、宋、明、清朝是封建社会研究泰山文化的集中期,其中以明、清为最。汉代人应劭所著《泰山记》是关于泰山的最早专著,汉代以后关于泰山的专著是北宋刘跋的《秦篆谱》一书(关于泰山秦刻石的著作)[1]。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关泰山的著作,共计约有86部,部分已失传。这一时期对泰山文化进行研究的学者既有国内的封建士大夫又有部分西方学者。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明朝学者查志隆所撰写的《岱史》(现存最早的泰山专著),清学者朱孝纯所著的《泰山图志》(载有泰山各类图三十一幅),以及清聂剑光所撰写的《泰山道里记》[2]。西方学者对泰山文化的研究始于明末清初,随着西方学者的到来,出现了近代中外文化的交流,一些外国学者出版了一些有关泰山文化研究的专著,例如由德国学者蒂施佩所著的《泰山及其宗教》[3]。

民国时期,一方面,军阀混战破坏了泰山的文化古迹,例如,孙良诚部曾将我国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的天贶殿辟为马厩[4];另一方面,动荡的政局增加了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难度,但是仍有不少学者对泰山文化进行了潜心研究。这一时期有关泰山文化研究的著作约有41部:国内研究泰山文化比较著名的学者是王价藩、王次通父子,二人编写的《泰山丛书》是研究泰山的集大成之作,该丛书共分四集,几乎收集了当时所有能够寻觅到的有关泰山的文献资料[5];国外学者对泰山文化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首推法国汉学家沙畹,他曾两次到泰山考察,第二次回国后于1910年在法国出版了学术专著《泰山》。该书是国际汉学界介绍泰山信仰文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对向世界展示泰山文化做了积极的贡献[6]。

(二)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

这一时期对泰山文化的研究可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泰山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同的专家根据各自的学术背景对泰山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阶段对泰山文化的研究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研究成果丰富,人文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甚至某些领域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全国文化事业的复苏,泰山文化进入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研究阶段。8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研究泰山文化的学术团体和机构,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研究成果丰富,先后出版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著作,例如王方俊等人编著的《泰山大观》等。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泰山文化研究缺少总体的规划和协调,选题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有相当一部分文章倾向于考据[7]。

(三)进入21世纪后

进入新世纪后,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泰山文化研究进一步深入并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在这个阶段,专家学者一方面对泰山文化的内核进行了积极探讨,如李安本从泰山石刻、建筑等人文景观入手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8],刘兴顺、张静基于泰山名称的演变认为泰山文化中包含了和谐的观念[9],孟华从封禅、宗教等角度提出了和谐是泰山精神文化的实质和核心的观点[10];另一方面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泰山石敢当习俗和泰山皮影戏都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泰山文化研究内容

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泰山文化有外显的物质文化景观(如人文建筑景观等),但是,精神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主题和精髓所在。泰山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封禅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研究四个方面。

(一)封禅文化研究

封禅是泰山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帝王沟通天与地的一种方式。所谓封禅就是“此泰山上筑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11]。《史记·封禅书》记载了历代帝王祭祀泰山之事,始于舜,比西周更早[12],但真正封禅泰山的礼制始于秦始皇。自此,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共有六位皇帝封禅泰山,形成了泰山独特的封禅文化。对于封禅文化的研究,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杨万江解读了唐玄宗封禅泰山时所作的铭文《纪泰山铭》,分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最核心的政治天命观系统及其运作,尝试揭示政治天命观与开展政治现代性之间的内在思想文化关系[13];侯艳从文献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封禅的几个基本特征对封禅起源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封禅的起源是多元的[14];成国雄试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汉武帝封禅泰山进行评论[15];闫化川同样从历史学的视角研究了宋真宗封禅泰山的动机,对以往的相关研究做出了两点补充,认为宋真宗封禅泰山与其早年的性格养成、所受教育等有着密切关系[16];刘影试析了秦皇汉武东封泰山的动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唐代封禅的变革[17];王汇从地理、宗教、文化、经济、政治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封建帝王封禅泰山的原因[18];杨平列举了古代帝王封禅事,认为泰山是帝王自我神化的对象,通过赞颂泰山为自己歌功颂德[19]。

(二)宗教文化研究

泰山独特的佛、道共存的宗教文化使其区别与我国传统的道教名山和佛教名山。泰山宗教以道教为主体,佛、道共存。宗教文化是泰山文化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领域。崔凤军等人认为,泰山以其博大雄伟的自然特征构筑了泰山宗教信仰的基础,以封禅祭祀为主的古代宗教活动构筑了泰山独特的宗教文化[20]。米山通过研究泰山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演变的不同时期中的作用,认为泰山宗教信仰以宋为分界点,宋代以前祈求国泰,宋代以后祈求民安,昭示了泰山宗教信仰的主题始终是国泰民安[21]。刘慧尝试性地探讨了泰山封禅与道教之间的关系,认为封禅思想与道教基本思想体系均源于齐文化,封禅的出现促进了道家思想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尤其是天、人思想),为道教思想的最终形成创造了条件[22]。刘慧通过分析泰山信仰与祭祀形式的属性,认为泰山宗教与国家政治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国教”的性质[23]。张贤雷以泰山神信仰为例,讨论了泰山儒释道文化的互动与变迁[24]。王元林、孟昭锋从历史学的角度碧霞元君信仰的扩展,试析了其与道教和国家祭祀的关系,认为道教的吸纳和国家的认同是碧霞元君信仰扩展的前提条件[25]。

(三)石刻文化研究

泰山石刻是泰山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说是我们民族在石头上书写的历史[26]。泰山石刻分为两大类:摩崖石刻和碑刻。20世纪80年代,已知泰山石刻已有1800多处,“其中碑碣800余块,摩崖石刻1000余处”[27]。李俊领对现当代泰山石刻研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泰山石刻著录不彻底和只注重石刻静态状况的著录,忽视了对其变迁过程的说明[28]。张总从摩崖刻经、碑柱经幢、龛窟单尊造像记、寺庙记述四个方面探讨了泰山佛教石刻的内容和价值,认为是山东佛教石刻的典型代表,具有宣教作用[29]。白如祥通过对泰山石刻中道教的记载,勾勒出了泰山全真教的发展历程,认为泰山全真教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金元和明清两个阶段,前者是其由产生而发展到鼎盛的时期,后者是其由盛转衰并最终衰落的时期[30]。赵超研究了泰山石刻在中国石刻史上的位置和意义,认为泰山石刻以其悠久的历史,齐全的种类和丰富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石刻具有重要的价值[31]。江奔东、刘光认为泰山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泰山石刻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32]。周郢在对泰山石刻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揭示出由于这一地区所独具的历史资源与现实条件,使泰山在北宋末年成为全国金石学的中心之一[33]。

(四)民俗文化研究

泰山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数千年连续不断。泰山民俗文化丰富多样,被誉为“微型的中国民俗文化教科书”[34]。对于泰山民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泰山老奶奶和泰山石敢当的信仰民俗领域。刘锡诚讨论了石敢当信仰的起源,认为石敢当的信仰源于古时的灵石崇拜遗俗[35]。蒋铁生研究了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流变,认为流变的主要时空线索与功能变化有以下四个阶段:即早期的石敢当习俗(上古—汉朝)、石敢当习俗的发展阶段(汉—唐)、石敢当习俗的变异阶段(五代—明末)、泰山石敢当习俗的兴盛阶段(明末清初—民国时期),并讨论了其时代意蕴[36]。蒋铁生、吕继祥从泰山石敢当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文化遗存、传承、基本特征、主要价值等六个方面,对泰山石敢当习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37]。崔秀国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泰山本身民俗现象的概述,以及与汉民族共通性民俗探讨分析,说明泰山与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关系和地位[38]。叶涛研究了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认为民众在泰山进香的仪式有别于一般性朝山进香仪式,可分为集体进香仪式、个人祈愿仪式、日常祭拜仪式三类[39]。张国强以东阿县为例对泰山老奶奶起源风俗进行了调查,把当地的祈愿活动按规模和祈求内容可分为两大类:祈福消灾与祈命祛病[40]。

四、泰山文化研究启示

(一)泰山文化的特征和定位

1.政治性与宗教性、王权与神权相结合[41]

封禅活动是古时祭祀仪式的传承与演变,到封建社会已经成为帝王祭祀的专用仪式,封禅活动具有浓厚的皇权色彩和政治意味,但封禅大典毕竟是一种宗教活动,封建帝王只是把封禅作为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宗教强化皇权的神圣性,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

2.泰山文化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化个体,是包括宗教、民俗、石刻、封禅等各种文化在内的文化综合体。现有的对泰山文化的定位多数是把泰山文化理解为泰山及其周围的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定位忽略了辐射在外的泰山文化对当地民俗信仰的影响。

(二)泰山文化的保护

随着文化重要性的凸显,泰山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由于资金缺乏,制度缺失,保护观念滞后,泰山文化保护仍然面临各种问题。例如大量游客的涌入不可避免地对泰山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泰山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外地游客的生活方式、习惯将会影响泰山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部分游客在石刻上刻、画对泰山的石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同时,泰山的旅游管理部门对于泰山文化的保护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一方面对泰山文化的认识停留在“五岳独尊”和“世界双遗产”的层面上对泰山文化这一隐性资源认识不足,重视不够[42];另一方面,在兴建一些项目时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对泰山文化所带来的后果。例如蓄水工程的修建,虽然能够保证用水,但是使泰山斗母宫东北的经石峪失去了流水的保护。

五、结语

通过相关文献的搜集和分析可以看出,泰山文化的研究起步早,成果丰富,但是泰山文化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对泰山文化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是泰安和济南两地高校的学者,而山东省的其他地市乃至全国对泰山文化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其次,有关发表泰山文化研究论文的期刊主要是驻泰高校的学报,下一步要以此为研究中心,提高泰山文化的研究质量,扩大泰山文化的影响力。再次,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当前泰山文化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理论层面,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入,同时缺乏利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的实际操作,使泰山文化的研究缺乏后劲。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通过主流媒体强势宣传,打造中华国山的形象,扩大泰山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各地知名学者进行泰山文化研究;其次,积极构建泰山文化研究平台,以驻鲁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创新研究思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拓宽研究领域,同时政府部门要对泰山文化研究给予政策优势、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再次,要将泰山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与泰山旅游结合起来,赋予泰山旅游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实现泰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吕云芳,周郢.泰山历代文献概述[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7,(1):50 -52.

[2]贾贵荣.历代泰山文献概述及鲁图藏泰山书籍简目[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4,(4):57 -59.

[3]朱俭,齐荃.泰山研究资料索引[J].岱宗学刊,1998,(1):95 -96.

[4]韩光辉,石宁.泰山文化的历史分期及特点[J].中国历史文物,1992,(00):24 -29.

[5]周郢.王氏父子泰山著述述评[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6,(2):56 -61.

[6]刘晓.法国汉学家沙畹及其泰山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44 -48.

[7]刘凌.泰山文化研究的多元深化[J].泰安师专学报,1996,(3):263 -266.

[8]李安本.从泰山人文景观看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J].岱宗学刊,2000,(2):8 -10.

[9]刘兴顺,张静.从泰山名称看泰山文化中的和谐观念[J].泰山学院学报,2008,30(2):30 -33.

[10]孟华.和谐:泰山文化的核心[J].泰山学院学报,2007,29(1):13 -17.

[11]莫金山.历代泰山封禅综述[J].青海社会科学,1989,(4):118 -121.

[12]孟宪实.泰山的祭祀与封禅[N].光明日报,2010-12-02(11).

[13]杨万江.封禅传统:政治天命观及其前景——纪泰山铭解读[J].原道,2009,(00):151-163.

[14]侯艳.封禅起源新探[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季刊),2008,(4):85 -89.

[15]成国雄.盛世大典与西汉雄风——论汉武帝泰山封禅[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62 -65.

[16]闫化川.宋真宗“泰山封禅”动机补论[J].泰山学院学报,2004,26(2):60 -63.

[17]刘影.论唐代封禅的变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70 -74.

[18]王汇.试论中国封建皇帝泰山封禅的原因[J].山东档案,2007,(2):58 -59.

[19]杨平.神化泰山是为了神化自己——论封建帝王封禅[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6):84 -86.

[20]崔凤军,刘家明,杨新军,等.泰山宗教旅游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2(3):377-382.

[21]米山.从祈国泰到民求安——泰山宗教信仰的嬗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64.

[22]刘慧.泰山封禅与道教[J].泰安师专学报,1996,(3):256 -260.

[23]刘慧.泰山祭祀及其宗教特征[J].民俗研究,2007,(3):174 -193.

[24]张贤雷.泰山儒释道文化的互动与变迁——以泰山神信仰为例[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0-86.

[25]王元林,孟昭锋.论碧霞元君信仰的扩展与道教、国家祭祀的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10,(1):104-113.

[26]杨辛.《泰山石刻大观》序[J].岱宗学刊,2001,(1):1-2.

[27]李继生.古老的泰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7:135.

[28]李俊领.现当代泰山石刻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5,27(1):16 -20.

[29]张总.泰山石刻的佛学价值[J].泰山学院学报,2003,25(5):1 -5.

[30]白如祥.从泰山石刻看泰山全真教的历史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5):125 -127.

[31]赵超.泰山石刻在石刻史上的位置与意义[J].泰山学院学报,2005,27(1).2 -6.

[32]江奔东,刘光.泰山石刻的书法意义——兼谈袁明英先生的《泰山石刻》一书[J].东岳论丛,2007,28(5):206.

[33]周郢.宋代泰山石刻学述略[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1):102 -105.

[34]吕继祥.试谈泰山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民俗研究,1990,(3):104 -108.

[35]刘锡诚.石敢当:灵石崇拜的遗俗[J].民俗研究,1993,(4):89 -95.

[36]蒋铁生.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流变和时代意蕴[J].泰山学院学报,2006,28(2):1 -5.

[37]蒋铁生,吕继祥.泰山石敢当研究论纲[J].民俗研究,2005,(4):190 -199.

[38]崔秀国.泰山与中国民俗[J].民俗研究,1989,(4):18-23.

[39]叶涛.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研究[J].思想战线,2006,32(2):80 -88.

[40]张国强.东阿县泰山老奶奶祈愿风俗调查[J].民俗研究,1991,(1):86 -88.

[41]刘凌.论泰山文化传统特色[J].东南文化,1991,(5):96 -100.

[42]徐建春,张雪莹,刘庆.泰山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泰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J].科技时代,2006,(12):77-78.

猜你喜欢

封禅石刻泰山
西狭颂摩崖石刻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