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字句成为处置式主要表达形式的过程及其原因

2012-11-26孟晓慧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词义现代汉语介词

孟晓慧

(泰山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在结构上很有特点的句式叫“把”字句,“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王力先生提到的处置式,在现代汉语中,就是“把”字句。处置式是汉语语法走向完善的标志之一。处置式有两种:“将”字式和“把”字式,在较早时代,处置式更常见的结构是“将”字式,但是发展到现在,“将”字式的处置式在口语中基本已经不用了,只在书面语中还残留着表示处置的用法。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究竟是哪些因素起到了作用呢?本文拟对“把”字式最终在现代汉语中成为表达处置式的主要形式这个过程做一梳理,并从词汇系统内部的因素推测其成因。

一、“把”字句成为处置式主要表达形式的过程

“将”和“把”在唐代以前,都是纯粹的动词。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诗经·小雅·无将大车》)

[将:扶进,推,赶]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

[把:拿]

到唐代,“将”和“把”成为同义词,都是“拿”或“执”的意思。处置式的产生大概在第七世纪到第八世纪之间。在较早时期,“将”字式用的较多。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杜甫《寄李十二白》)

到了中晚唐以后,“把”字用于处置的情况更加普遍起来。

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戏醉客》)

但是,“将”和“把”并没有明确的分工,而且,二者不但可以用于处置式,也可以作为介词,表示工具。如:

那个人便将手把武松头发揪起来。(施耐庵《水浒传》)

在这个句子里,“将”表示工具语,“把”表示处置式。

而在同一本书里,又出现了“把”表示工具语、“将”表示处置式的情况。如:

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施耐庵《水浒传》)

直到清代,处置式和工具语所用的介词才有了分工。处置式用“把”和“将”,工具语用“拿”。下面是一些《红楼梦》当中出现的例子: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

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不过这种分工并不是十分明确,也只体现为一种倾向性。因为同在这本著作里,“将”和“把”也有用为工具语的句子:

那日尸场上你说张三是薛蟠将碗砸死的,你亲眼见的么。

便叫众人将灯照着,地下只有几个空箱,叫人收拾,他便欲跑回上房。

土地一看,果然是一堵好墙,怎么还有失事?把手摸了一摸道:“我打谅是真墙,那里知道是个假墙!”

宝蟾便哭着来揪香菱,说他把药药死了奶奶了。

这种用法的存在,说明在《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虽然“将”和“把”主要用为处置式,但是作为工具语的用法还有残留。

在《红楼梦》这本著作的产生时期,“将”和“把”用于处置式还并无明显分工,因为在同一句话里,同样表示处置的时候,上句可以用“把”,下句可以用“将”,或者上句用“把”,下句用“将”,如:

那知那个人把刀插在背后,腾出手来将妙玉轻轻的抱起。

故又将他姑舅哥哥收买进来,把家里一个女孩子配了他。

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

这种“将”和“把”混用为处置的情况一直到清代末期,我们对比《红楼梦》和其后成书的《儿女英雄传》,可以发现“将”和“把”的使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将”和“把”字的使用情况(1)

根据上表的数据我们大致可以发现,虽然《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的成书年代都是清代,但是“将”和“把”的使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在《红楼梦》中,“将”和“把”的出现次数相差不多,而且表示处置的次数二者也相差无几,而在《儿女英雄传》中,“把”的出现次数远远大于“将”,在表示处置时,“把”也占了绝对的优势。这里虽然可能有作者使用词语风格上的差异,但是在表示处置上“将”次数上的劣势至少也说明了其在表处置这一功能上的弱化。考察两本书的成书年代可以得知,《红楼梦》大概是十八世纪中叶,《儿女英雄传》大概是十九世纪中叶,时间上比《红楼梦》要晚一百多年,两本书相隔大约一个世纪,又都是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北方方言写作的,“将”和“把”在书中的使用情况,大体可以考察二者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

再拿现代汉语口语中基本不用“将”表处置的情况来印证,也足以说明我们推断的这一趋势是合理的。我们拿当代的作品来对“将”和“把”的使用情况做一对比,从中能够发现“将”用于处置的情况越来越少。我们以老舍的《骆驼祥子》和王朔的《动物凶猛》及《过把瘾就死》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将”和“把”字的使用情况(2)

根据上表的统计,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把”字已经成为表达处置式的主要手段,“将”字用于处置式只能说是处置式这一表达手段在现代汉语当中的残留。在普通话中,尤其是口语中,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把”来表示处置式,我们不习惯说“将门关上”,而是习惯说“把门关上”,虽然从语法上来讲,两种表达方式都是合乎规范的,但是从我们的语用上来说,我们已经默认了用“把”来表示处置。虽然这种语感更多的是一种口语语感,但至少也说明了人们在选择表示处置式的介词上的倾向性。

二、“把”字句取代“将”字句的原因探讨

两种表达形式表达同一种语法结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必定会有一种表达形式战胜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语言的发展史上,这种兴替体现在人民群众对词语的选择上,比如,在唐五代时期,“千万”和“第一”都表示劝说、叮嘱或决断等祈使语气,这是两个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是在词汇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于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影响,“千万”逐渐排挤直至完全取代了“第一”,以至于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语气副词“第一”,在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只有“千万”。同样,这种兴替也体现在语言表达结构式的选择上,“把”字句和“将”字句的发展情况就与此类似。如前所述,在处置式早期,“将”字句是占优势的,在发展过程中,“把”字句慢慢地和“将”字句平分秋色,而最终的格局是“把”字句取代了“将”字句,成为表达处置式的主要形式。

据统计,在现代汉语中,文艺语体的小说、戏剧、诗歌等文体里“把”字句的出现频率要远高于“将”字句,而在口语里,“将”字句的出现频率更是要低得多。

那么“把”字句是如何取代“将”字句的呢?根据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把”字句取代“将”字句的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一)“把”和“将”虚化时间不同,“把”的使用更符合人们表达上的求新心理

一般认为,处置式的产生时间大概在七世纪到八世纪之间。根据马贝加的研究,在汉末魏初之际,表示处置的对象“将”已经在孕育之中,在南北朝的诗作中,已经有了表示处置的介词“将”。“将”首先与“以”形成同义词,然后再进入处置式,所以“将”承袭了“以”字处置式的语义结构。“把”进入处置式始于唐代,时间上比“将”要晚。“把”进入处置式也经历了首先与“将”形成同义词,然后进入处置式的过程。

在表达相同句法结构的形式上,新兴的形式要比原有的形式更符合人们追求新颖表达效果的心理,所以在表达处置义时,使用“把”字句这种形式的情况渐次增加。

(二)“把”字句句法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化,表义更丰富

“把”字句出现的时间晚于“将”字句,并且也承袭了“将”字句的语义结构,但是在具体表现处置的形式上相对要复杂多样些。在唐代,“把”的宾语一般可以转换到动词后面,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当中也比较多见,“把”字句后面还可以出现复指的代词。

根据对《红楼梦》语料的统计,“将”和“把”在表示一般处置义时并无明显使用上的区别,但是在表示埋怨、骂人的意思时,只能用“把”字句,而且只能用这种半截“把”字句,如:

香菱听了,红了脸,忙要起身拧他,笑骂道:“我把你这个烂了嘴的小蹄子!”

只见贾琏冷笑道:“好大胆,我把你这个混帐东西!这里是什么地方儿,你敢来掉鬼!”

平儿手里正掰了个满黄的螃蟹,听如此奚落他,便拿着螃蟹照着琥珀脸上抹来,口内笑骂道:“我把你这嚼舌根的小蹄子!”

这种骂人的表达方式带有戏谑、嗔怨、威吓等色彩,考察一些清代作品,发现这种半截“把”字句出现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在多部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如:

包公听罢,将惊堂木一拍道:“我把你这老狗,满口胡说!”(《七侠五义》)

赵怿思向胡彪说:“枣核钉,我把你这狗才!我好端端坐在家里,哪知道甚么美人,都是你引诱连累我的。”(《玉蟾记》)

唉!周信哪,我把你这无义狂徒,不知死的冤家,你把仙姑看到那里去了?(《狐狸缘全传》)

且说厅外贤臣只恨得暗骂道:“我把你两个剁鲊的奴才!这是怎样个王法,如此可恶。”(《施公案》)

当下侯登被龙太太骂急了,高声喝道:“我把你这个大胆的老婆子!这等坏嘴乱骂,你敢让我搜么?”(《粉妆楼》)

彭公微微一笑,说:“我把你这该死的奴才,好生大胆,一夜之间,竟会移尸改换,还不从实招来!”(《彭公案》)

这些半截“把”字句所能够传达出的语义以及感情色彩,不是“将”能够替代的了的。既然“把”字句不但能够表达“将”字句的处置义,并且能够表达“将”字句所不能表达的语义,那么“将”字句的使用渐式衰微也是一种必然。

(三)“把”口语语体色彩明显,更适合小说、剧本等文体,更符合现代汉语口语的表达需要

“把”的口语语体色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首先,“把”比“将”产生的时间要晚,新出现的词语更符合口语在表达上的需求;其次,在表达骂人这种语义时,经常使用半截“把”字句,而骂人的话多出现在口语当中,在口语中的这种经常化的使用,也使“把”带有了口语色彩。

“国语运动”以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统一起来,在表达处置式的时候使用口语色彩较强的“把”,也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

“将”字句并没有完全的消失,还存在于一些公文、操作指南等文体中,究其原因也和其独特的语体色彩相关。比较起来,“将”书面语色彩更重,表达更正式,所以在正式的文体中、书面语色彩较强的场合中还是适用的,只要语言有其存在的价值,就不会消失。如:

《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名称)

将其洗净后加入胡椒面、鸡精、鸡蛋、江米面、植物油拌匀再腌制15分钟。(《天天饮食》菜谱)

男子酒后站马路中间民警深夜将其送回家(《人民网》新闻标题)

(四)词义系统内部的调整,“把”承担处置义更符合词语选择规律

我们根据对语料的考察认为,“把”最终取代“将”成为处置式中的主要介词,还和两个词的词义有一定的关系。

在清代,“把”的主要词义有①量词,“一把镰刀”。②介词,表处置,致使等。③动词,拿、握等。“手把着门”。④介词,用。“将”的主要词义有①介词,表处置。②将要。③用在动词和趋向补语之间,调节音节,表动作状态的延续。“早从云端里落将下来。”④介词,用。⑤刚才,刚刚。⑥将军。在表达工具的第四个义项上二者相同,并且这个义项也在其后的时间里慢慢被“用”字代替,所以我们可以不予考虑。对比二者其他义项可以发现,“将”的词义较为复杂,用法较多,“把”的词义相对比较简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两个词可以同时表达处置义时,由于“把”的词义单纯,所以在表达处置义时语义更加凸显,“将”的词义相对复杂,虽然也能表达处置义,但是“将”这个词本身的负荷就比较重,而这部分语义的担子由“把”来承担就更符合词义本身的发展规律。这个原因也促成了“把”字句成为处置式的主要表达形式。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孙海霞.“把”字句在现代汉语篇章中的使用情况考察[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周利华.菜谱操作指南语中的“将”字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王幼华.半截子埋怨式“把”字句的结构语义分析[J].语文研究,2008,(1).

[7]齐焕美.语气副词“千万”和“第一”的语法化考析[J].语海新探,2008,(10).

猜你喜欢

词义现代汉语介词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介词和介词短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介词不能这样用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