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半封闭状态下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创建工作

2012-08-15阔敬国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绿色通道治安区段

阔敬国

(上海铁路公安局,上海200071)

创新线路治安管理是新形势下铁路公安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10·17”全路领导干部会议上,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工作分别作为“两大任务”和“五大品牌”之一,被明确提出并精心打造。上海铁路公安局沈忠新局长在2012年全局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创建线路治安“绿色通道”核心是安全,进一步明确了创建途径和重点。笔者结合阜淮、淮南既有普速线路电气化改造过程,就线路防护由全开放模式向全封闭管理推进期间的半封闭状态下“绿色通道”创建工作作一粗浅探讨。

一、抓住“三个要素”,解决好“管什么”问题

阜淮、淮南线线路总长210.3公里,沿线共有桥梁78座,立交桥80座,各类道口17处。两条线路2010年3月启动电气化改造施工,2011年3月进入防护栅栏安装阶段,今年9月送电开通运营。2011年3月至今年3月,两线共发生路外伤亡事故39起,占蚌埠公安处管内路伤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阜淮线21起,淮南线18起,同比分别上升26.4%和22..9%。击打列车和拆(割)盗、提钩等案件以及行人挡道情况成倍增长,车辆肇事、耕牛挡道等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反思两线改造施工期间的治安工作,尤其是在由全开放至全封闭过渡期的半封闭状态下,疏于对“人、车、区段”三个要素的管理,致使线路安全问题多发,教训深刻。因此,在既有线路半封闭状态下的特殊阶段,明确治安工作“管什么”尤为重要。

(一)对人的管理是关键性因素

阜淮、淮南线防护栅栏安装以来,特别是在今年春运前后,由于对人的管理不到位,安全问题频发,工作被动,教训深刻。从自身管理来看,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不敏感,对尚处于施工状态下的线路巡防力量管理满足于“一般化”要求,抓特殊状态、重要阶段的勤务组织不合理、不科学,缺乏预见性。从施工管理来看,参与两线改造施工的不少人员属临时招聘,对铁路安全常识知之甚少,自身防护经验不足,加之管理松散,随意逗留道心、摆放料具等情况突出。从沿线居民管理和服务来看,由于线路封闭改造,且铁路提供的通行条件远不能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加之宣传、引导以及通行防护等不深入、不具体,进网上道、穿越线路等情况时有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半封闭状态下线路治安工作只要能管住人就能管住事,因此必须从严格自身管理入手,对涉及人群清楚掌握,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积极协调路内外有关部门共同处理好管理与服务关系,做到“服务好、管得住”,从而消除影响和危及行车安全的危险源。

(二)对车的管理是关联性因素

随着沿线地方经济发展,车辆特别是机动三轮车、小型货车增幅明显,阜淮、淮南线又多穿越矿区,加之线路正值改造施工,不乏一些重型运煤及施工车辆过往道口,管理、防范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此外,沿线机动车辆不仅数量、种类繁多,而且多数农用车“无证、无牌、无照”,难以逐辆登记管理,因此,在警力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下,“缩小范围、借梯登楼”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可将距离铁路较近、过往道口频率较高的车辆纳入重点管理视线,借助地方交通管理部门,排查清楚,掌握确切,登记详细,做到“识人知车、见车知人,即时宣传、跟踪教育”,并对违规通行铁路道口车辆依法采取惩罚性措施,确保道口特别是繁忙道口的通行秩序良好。

(三)对区段的管理是客观性因素

在既有线封闭管理推进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三个重点区段:一是防护栅栏尚未安装到位区段。阜淮、淮南线历时十余月的防护栅栏安装施工,至今年2月份仍有19个区段67.5公里未安装,且多处于沿线村庄密集、城郊接合部及车站家属区,封闭施工时常受阻,翻越、行走线路情况多,也是事故易发区段。二是施工遗留缺口集中区段。目前,已安装的防护栅栏施工遗留缺口情况较为普遍,在阶段性排查统计中,淮南、阜淮线存在缺口分别在180处和30处以上,施工人员穿行、搬物与闲杂人员围观、滞留混杂,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威胁较大。三是防范功能先天不足区段。重点是底空过高、外高内低、桥涵上部防护设施封闭不严等防护栅栏安装施工与设计标准存在偏差的区段,闲杂人员容易钻爬、攀爬、绕行进入。对于物防设施有欠缺区段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巡防、看守等暂时性措施是最有益的补充,其勤务组织是否科学、工作力量是否尽职、联防联控是否有效等都在线路治安状况中有客观的反映。

二、坚持“三个依靠”,解决好“谁来管”问题

从阜淮、淮南线治安工作实践看,坚持“三个依靠”,既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是做好半封闭状态下线路治安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依靠专业队伍

今年春运前后,电气化架线和防护栅栏安装施工期间阜淮、淮南两线治安状况急速下滑,行人挡道、“五类”案件接连发生,引起上级领导高度关注。为扭转被动局面,蚌埠公安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治安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启示我们:解决半封闭状态下不同类型的治安问题,必须依靠“三支队伍”进行专门管理。一是要建立以线路民警、保安人员为主体的骨干队伍,承担起关键时段、复杂区段、重点部位的巡防、看护任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增聘补充阶段性线路安保工作力量,以科学的勤务组织和严格的岗位责任管理,来降低治安问题发生率。二是要建立以项目部负责人、具体施工人员为主体的专业队伍,承担起安防设施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任务。在半封闭状态下,要通过公安主动协调,积极督促,以最快的进度和严格的标准,来缩短实现全封闭管理进程。三是要建立以站段领导、有关岗位职工为主体的辅助队伍,承担起线路案事件及其他警情反馈和协助查证任务。在必要情况下,要会同站段制定“以奖代罚”管理办法,以调动干部职工参与维护线路治安的积极性。

(二)依靠基层组织

就蚌埠公安处这次专项整治行动而言,在安徽省综治委、省公安厅牵头协调下,该处与沿线区(县)综治办、公安分局等迅速达成共识、形成整治合力,促成了治安好转,较好控制了阜淮线谢桥、潘集地区及淮南线大通地区的扫扒煤炭问题。但此次整治仍处于铁路公安机关协调路内外有关部门,对显性问题进行联合管理的初级阶段,是对复杂治安问题突击式的管理整治,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很难达到有效控制、彻底治理的目的。反观半封闭状态下的既有线路,不仅受治安惯性问题的长期困扰,而且涉路矛盾纠纷、新增治安隐患众多,其复杂性不言而喻。治理此类问题,必须紧紧依靠沿线乡镇、村级基层组织及综治、公安、工商部门,搭建“铁路治安综治、涉路矛盾化解、警情处置互动”三个平台,不断加强和完善与沿线基层组织沟通协作机制建设,积极探寻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复杂区段居民包片的线路治安防控新途径,不断夯实沿线治安管理基础,防止突出问题在高压治理后的反复、反弹。这也是历次治理阜淮线潘集地区群众扫扒煤炭问题的教训总结。

(三)依靠群众自治

阜淮、淮南线穿越地区村落相连,人口稠密,沿线煤矿、电厂众多,这也是管内既有普速线路沿线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在封闭管理推进过程中,要通过人、财、物的倾斜性政策和群众工作的规范性要求,不断鼓励、引导基层派出所、线路警务区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进村、入户、到校的日常性安全宣传工作,寓工作于服务之中,加强情感沟通,树立良好形象,努力赢得沿线群众的认可、信任。在此基础上,重点编织好线路警务区民警公共关系网络,坚持“三个做到”,即:对沿线普通群众,做到有事多帮忙、无事不打扰,力所能及地提供便利,争取支持;对“户籍式”管理对象以及刑嫌调控人员,做到监管为主,多走访、多接触,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争取理解;对村镇干部、企业领导及在沿线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人员,做到虚心请教、主动商请,借助其在村落、行业内威望,争取其帮助开展线路治安工作。

三、做到“三个明确”,解决好“怎么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方向,立足“三个适应”

首先,要与施工节奏相适应。积极构建改造施工线路安防设施建设全程跟踪机制,尤其是在防护栅栏建设等重要阶段,要组织人员监督指导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标准预制、安装,并跟踪排查不安全隐患,及时协调落实整改,为全封闭管理打好基础。其次,要与社情民意相适应。认真分析沿线治安特点,全面掌握社情,知晓民意,特别是摸清特殊群体活动状态以及重点人员现实表现,掌握沿线居民的出行习惯和作息规律,在落实有针对性的基础调查、安全宣传、法制教育、日常防范等措施基础上,切实将确保沿线群众安全、便利出行作为重要内容,做到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再次,要与依法治理相适应。抓住突出治安问题治理、涉路矛盾纠纷化解,把半封闭状态下的治安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对突出治安问题要紧盯不放,以专业的打击整治队伍、连续的综合治理模式、科学的考核管理机制,来防止反弹、蔓延。对各类涉路矛盾要从源头上化解,处理好沿线群众共同利益与特殊群体诉求的关系,注重事前的排查掌握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阻碍施工、影响安全的情况。

(二)明确创建理念,坚持“三个为先”

首先,要坚持有效组织勤务活动为先。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辖区线路不同区域、不同地势和不同的周边环境、人文习俗,按照有利于线路安保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要求,灵活运用线路勤务组织模式,实施定点卡控、区段巡逻、重点时段看护等多种方式,科学用警,合理安排,有效组织,以提高线路巡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其次,要坚持公安职能到位履行为先。就半封闭状态下治安管理工作而言,检查、监督、服务是公安机关首先要履行好的三项职能。检查就是开展对处于改造施工状态的既有线路各类治安隐患、执行施工安全防护制度的检查,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的情况和问题;监督就是对治安隐患的督促整改、施工现场包括路材路料的安全管理和对安防设施建设的质量进行监督;服务就把线路治安管理的重点落实到对沿线重点人员、特殊群体的服务上,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沿线群众出路问题,妥善处置各类涉路矛盾纠纷,有效传递群众合法的利益诉求。最后,要坚持线路各类警情处置为先。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线路各类警情处置工作,尤其是对危行案(事)件要做到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处置,指导查证,消除隐患,并保持警情接处各个环节的信息渠道畅通,确保高效、有序处置。

(三)明确工作重点,做到“三个着力”

首先,要着力协调推进封闭管理。要针对站区、线路以及桥台接合部等不同区段、不同部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建实体墙、装护栏网、拉铁蒺藜等形式进行封堵。在此期间,要加强与有关站段、建设单位的协调,积极牵头组织和会议商讨,争取达成共识,多方协作,共同加快封闭管理步伐,确保安防设施质量。其次,要着力有效推进问题整改。立交桥积水影响通行、道口拆除隔断通道是线路由全开放向全封闭过渡期间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后续管理工作。因此,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督促工务、车务部门向路局争取改造政策、整治经费,并配合做好沿线群众宣传、解释,尽可能地为其提供通行便利,确保沿线群众有路可走、有道可行。此外,要健全完善治安风险评估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做到严防、严整、严控,确保安全。再次,要着力深化推进路内联控。积极发动路内职工,教育其一旦发现各类危险情况,及时向管辖派出所通报情况、协助查证。积极协调路内工务、车务、机务部门,整合人、财、物等资源,共同做好日常“三保”宣传工作,组织好“进村、进户、进校”宣传的现场活动,发挥各自优势,营造声势,扩大影响,真正将宣传活动转化为线路安全防范的一道屏障。

猜你喜欢

绿色通道治安区段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Me & Miss Bee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治安文化与治安秩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站内轨道区段最小长度的探讨
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TC-SCAN绿色通道系统日常维护浅析
浅析分路不良区段解锁的特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