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以企业为主体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模式研究①
2012-08-15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陈迪辉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陈迪辉
201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正日益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作者现掌握的文献进行初步分析可知,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主要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意义和实施、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以及国外大学创业教育的介绍和借鉴等。创业,其本质之一为企业的创造,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企业无疑是一支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力量,但从目前的研究看,尚未有系统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模式研究。本文将从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内容、支持模式、激励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三方面进行探讨。
1 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内容
1.1 企业是创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基地
(1)企业是创业教师实践基地。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即为具有创业实践经验教师的缺乏。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师多由创业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或教授经济类、管理类等课程的教师兼任,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知识、方法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系统培养。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但现任教师自身多数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指导经验。高校可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或兼职,以打造富有实战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2)企业家是企业指导教师队伍重要力量。高校邀请企业家加入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引进企业界有创业和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或专业培训人员担任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为高校增添“创业教练”。发展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其动力来源有:一是利益的追逐;二是独特的理性精神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成为时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通过专题讲座、创业沙龙、企业家会诊、创业论坛等形式,大学生在课堂内外与企业家进行广泛交流和接触,从创业成功者的经历、经验、精神意志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不断感悟企业家精神,不断积累创业经验。
1.2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借企业之力创建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经过、培养和检验创业能力的场所。温家宝总理说,只有理想与信念才能使心灵永远明亮。安排学生见习、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创业能力,增强创业的动力。
(1)企业是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让大学生深入企业亲身感知企业的经营活动,感受创业氛围与企业的创业文化,聆听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了解创业过程,体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诸多磨练,了解企业经营活动所蕴涵的创业精神,以帮助大学生发展创业品质,培养创业精神,提升“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意识和能力。
(2)企业是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主要是提供企业创业顶岗实习和创业项目实习,基地可以建设在校园内或企业中,校园内基地主要为由企业赞助建设的适合学生运营的业务项目,企业基地主要提供创业实习学生企业岗位的实践学习。高校可根据专业组建模拟企业或组织学生在校外企业进行实际业务活动操作,以熟悉企业创立与运营,提高创业感性认识与实际操作能力。创业实习基地通过创业实践训练可以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操作紧密结合,逐渐内化为大学生自身能力,形成创业技能,为将来自主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1.3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新兴主体
企业投资建设孵化器和加速器。国家科技部、部分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优惠政策。如杭州市从资金和政策上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或为主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该市现有孵化器中50%是民营,累计投入孵化器建设资金23.72亿元,其中企业出资占70%以上。企业将日继成为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主体。
1.4 企业是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渠道
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不能或者不能完全独立的群体,大部分在创业的开始就面临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2009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45.5%的大学生因为启动资金缺乏而搁浅了创业梦想。据调查分析,多数学生申请贷款都夭折于半路,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无力提供抵押或担保,另一方面,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也不是很积极支持,配合常显不力。因此,除政府尽快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资金融资渠道及信用担保体系外,企业资本在资金扶持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创投产业发展比较晚,数量还不多,前几年以投资后期的PE项目为主,投资偏早期VC项目比例偏少,特别是天使投资比例严重不足。但随着创投机构竞争日趋激烈,各竞争主体也纷纷加大偏早期的项目投资,特别是对拥有较高科技含量项目的投资案例越来越多。
2 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模式
2.1 产品销售型
企业以直营店加盟、电子商务模式以及传统的销售公司方式支持大学生创业,企业主要以多渠道销售方式铺设销售网络,来实现提升品牌,提高销量,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如传统零售企业美廉美为了提高在行业里的竞争优势,美廉美网上商城采用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此模式构建于SNS、B2C、C2C的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之上,在网上商城注册的用户可以卖上万余种由美廉美提供的商品,用户通过简单注册操作,实现无任何风险开设店铺。
2.2 直接投资型
一种是创业投资企业,向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在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国家对创投企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引导政策,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从税收方面给予创投企业大力支持;《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从使用银行贷款开展项目投资等方面给予创投企业许多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政策。一种是企业以无形资产、货币资金或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大学生创业企业,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2.3 项目外包型
一是企业将大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或将非核心工作、临时性项目发包给大学生创业团体;二是企业与大学生创业团体进行研发合作。一方面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一般均会有编制正职人员的需求,但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面临非核心工作、临时性项目、甚至于短期需求的事务,如果聘请正职人员,不但是成本的增加,项目结束后的人员去留问题也会是人事管理上的隐忧;另一方面企业开发的软件和项目,很多模块和功能适合外包,也适应契约式开发模式SOA,研发合作可以借用专业人士智慧,节约开发成本,提高开发速度。对发包方而言项目外包不但能规避用工风险,帮助企业集中人力资源降低成本,更能避免组织过度膨胀;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而言是有了项目的来源和初期赖于生存的业务。
2.4 社会服务型
企业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援助大学生创业,作为公益事业支持创业教育,扶持大学生创业团体。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不少企业家不忘回报社会,出资援助大学生创业。“帮助引导大学生创业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共赢局面的好事,犹如慈善之举一样,这种做法应该被当今企业家们视为一种社会责任。”悠哉旅游网创始人李代山先生说。“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与否,物质财富只是表象,社会责任感才是衡量的标杆。”福建省政协委员、北京泉州商会会长、润丰集团董事长陈水波如是说。
3 激励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政府引导
企业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利益、利润是不可回避的概念,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要有长久的生命力,除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外,需要思考企业能从支持大学生创业中收获什么。政府加强引导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由于南京政府对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缺乏具体的激励和扶持政策,全市仅有7家民营孵化器。南京市科委副巡视员梁晓沭说,“南京虽是全国较早引入民间资本建设孵化器的城市之一,但由于缺乏政策激励,孵化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机制至今尚未形成。”而周边城市苏州、无锡、杭州等地的民营孵化器比例均已在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政府应从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引导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力度。
3.2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高校要吸引企业积极参与,从各方面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企业的需要,具体分析校企双方各自所需与所能,在高校育人的需求与企业利益的需求中间寻找共同点,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将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的资金设施等资源优势有效结合,建立良好的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当前世界上较为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均与企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英国剑桥科技园和苏格兰硅谷。不少国家明确规定校企合作事项,如意大利政府规定大学必须参加以企业为主构成的康采恩(意为多种企业集团),才能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芬兰政府规定企业的项目必须有大学或研究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才能得到资助,而大学、研究所的项目也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才能得到支持。
校企双方具有广泛的合作内容。高校可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项目申报、产品研发、科技攻关、开展专利申请、行业标准的编写等合作;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提供优惠的场地,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校企优势互补,实训项目与生产岗位相互“外包”,学校可承接企业生产流程中某几个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学生交替顶岗生产),教学计划中的某些技能训练项目,学校外包给企业,在企业内完成等。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以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
3.3 加强社会环境支持
社会责任不是一个企业或某个企业家的事,而是需要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社会环境。积极正确的社会舆论环境是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基础和精神动力。社会要宣扬企业家精神,构建积极的企业文化。积极的企业家精神,责任,使命,传承,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积极的企业文化,倡导学习,鼓励创新,崇尚协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深层动力。社会要广泛传播企业家精神,树立社会企业家典型,宣传企业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秀事迹,把扶持大学生创业作为一种社会美德加以传颂,作为企业家的一种责任与使命加以倡导,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热情,并从文化、教育、舆论等方面全面推动,以形成尊重创业、热爱创业、善于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1]张璐.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调查[N].南京日报,2011-05-30.
[2]高智华.依托企业资源推进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