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桂林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2012-08-15桂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万文斌
桂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 万文斌
近年来,全世界的目光集中于环境污染问题,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气候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而衍生出的低碳旅游也成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1 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基于低碳概念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生态、绿色、体验等理念而形成的创新发展理念,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必然的发展模式。低碳旅游不仅考虑旅游地的经济效益和游客的切身利益,还极为关注维护生态平衡,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低碳理念起自于1972年,经过日本、英国等国家和联合国组织的不断完善和推动,如今已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低碳理念为根基,全方位贯彻落实低碳战略,建构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才能真正担负起维护生态平衡的光荣责任,实现产业的持续化发展。
低碳旅游强调在旅游产业中突出可持续化发展理念和生态等理念,重视环境保护,在旅游产业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落实节能减排的要求,能够更好地发挥、履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和责任。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等相比,不仅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还强调对能源的节约,明确了旅游各方的职责。
2 低碳旅游的发展战略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必须坚持高科技、集成创新、知识经济三种战略,才能真正实现低碳化发展。
2.1 高科技战略
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是低碳旅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实现能源产业的革命,为低碳旅游提供技术基础。第一,需要开发新能源。以低碳交通为例,交通是制约旅游低碳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旅游交通使用的多是化石燃料,因此必须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新能源,依靠技术进步降低旅游交通成本,减小碳排放;第二,需要开发节能技术,低碳旅游强调节能减排,应在研发节能技术的同时加大其宣传推广力度,建立节能体系;第三,需要开发碳捕获、储存技术。
2.2 集成创新战略
旅游产业是一种无边界产业,能够依靠产业集成实现快速发展。因此,旅游地需要根据旅客需求动态调整旅游开发策略,通过集群、融合、协同等集成创新,完善资源配置、行业管理等各个环节,转化资源禀赋优势,加快纵横向拓展,加强跨区域合作,延伸产业链,培养产业集群,才能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
2.3 知识经济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影响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企业必须加强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突破原有的边界,增强员工学习能力并组织、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学习;加强知识供应链内知识的扩散,使知识在旅游企业、游客、供应商等主体中实现转移和扩散,提高知识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构建知识平台系统,加快知识共享机制、知识组织文化、知识传导平台、知识优化平台、知识沟通平台、创新激励平台等的建立和培育,促进知识的集成。
3 桂林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微观策略
3.1 桂林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桂林拥有极为丰富的碳汇体,由于桂林的森林面积、森林储蓄量分别达到122万公顷、37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0%,还有漓江、会仙湿地等自然资源,构成了多样化的、充足的碳汇体,为桂林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提供了自然资源的有力支持。
桂林不仅有猫儿山、海洋山、架桥岭、漓江、湘江、洛清江、西塘、五里峡水库等山水资源,而且工业设施较少,更是为桂林的低碳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国家、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桂林旅游业升级的大环境下,在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内部环境下,桂林具有实现低碳化发展的外力和内力支持。
3.2 桂林旅游低碳化发展的践行策略
第一,营造符合低碳理念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包括吸引游客的所有要素,可以是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可以是建筑设施等人造景观,还可以是康体活动等旅游活动产品。因此,需要通过建设生态旅游区和国家地质、森林、湿地公园等途径,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价值,并加强低碳社区、产业园区、港区、校区的建设,创新低碳旅游活动,利用生态技术修复受损矿山、湖泊等自然资源,从多个角度营造丰富多样的低碳旅游吸引物。
第二,配置符合低碳理念的旅游设施。旅游设施包括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各种基础或专用设施,涵盖交通、环境卫生、能源供应、住宿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和旅游游憩等各种设施。因此,需要加强生态停车场建设,倡导使用电瓶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在建设旅游景区时采用生态厕所、生态垃圾桶、循环污水处理设施等来改善环境卫生,建立低碳能源供应系统来提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建立低碳商贸建筑、酒店、娱乐体验设施等来满足低碳食住行游购娱的需要。
第三,倡导符合低碳理念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指的是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消费方式需要符合低碳理念,因此应倡导游客食用低碳膳食,选购本地绿色食品,入住低碳酒店,选择低碳交通方式,游览低碳景观,参与低碳活动,并加强对当地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宣导,制定低碳技术等方面的补贴政策,使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低碳建设,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从而带动游客选择低碳消费方式。为加强低碳理念的舆论宣传力度,一方面,市政府需要组织新闻媒体等多种媒体推广低碳旅游宣传片,制定低碳旅游的宣传口号和宣传标识;另一方面旅游企业服务人员需要为游客介绍低碳旅游服务和低碳旅游知识,在景区游览图、酒店客房、客房用品等处加入低碳资讯、标识、标签等,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3.3 实证研究
漓江东线某景区是桂林市区东边的一处生态旅游景区,该景区与市区距离仅为26千米,以森林为主体,建于1997年,是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建立伊始的主要特色是怪藤、灵瀑、红枫、碧潭,由地下涌泉形成了高出漓江水位180米的多级串联瀑布,因其林木葱郁、水质清冽的原始生态特点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在建立伊始,该景区的服务质量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据对景区游客的调查得知,虽然该景区服务效率指标达到0.74分(综合游客问卷调查结果,1.0为满分),服务态度指标也达到0.69分,然而在服务特色方面的得分仅为0.45分,服务技能上的得分也仅在0.53分,说明该景区的旅游服务缺乏特色,专业性不足。而在整体获利和低碳化方面,该景区的成绩也不尽理想,经济指标得分仅为0.44分,没能体现出景区应有的优势。
针对这种状况,该景区的负责人结合景区自身特色,高薪聘任专业的旅游管理人员,对景区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低碳化建设,开发出许多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对游客加强了低碳化服务,如今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据2010年上部年度对该景区游客的调查可知,78.3%的游客认为该景区的建筑、饮食、旅游活动等服务极具特色,不仅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了亮丽的景色和无微不至的服务,放松了心情,还学习了许多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的低碳化生活方式,收获颇丰。
4 桂林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宏观策略
为保证桂林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可持续化,保持桂林旅游在我国旅游市场的优势地位和名牌效应,不仅要在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理念倡导等方面入手,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来确保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化发展。
4.1 提高桂林旅游教育的质量
目前,桂林市共有四所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或相关专业,开设有旅游工艺品设计和会展、出境领队等许多特色专业,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院校也开设了旅游管理学士学位,还有十五所中职院校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人才,缓解了桂林旅游发展的人才需求压力。
然而在低碳化发展的趋势下,目前的旅游教育还需重视供需脱节的问题,需要各院校建立科学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桂林旅游低碳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树立低碳理念,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培养具有实干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优秀旅游人才。
4.2 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目前,桂林市以旅游信息网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主要网络平台,有多个旅游咨询中心,建立了包括免费咨询热线在内的信息服务体系。虽然为桂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然而在低碳化发展中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进一步重视游客方的感知,以游客评价为主、以供给方评价为辅,使旅游服务评价的准确性和指导性得以加强;规范网站建设,对旅游信息网加以整合,保证网络信息便于查找、提高信息时效性,结合三网融合为游客提供更为全面、丰富、准确和具有特色的信息咨询服务,例如利用数字化景点等先进的技术建立一个虚拟漫游式的查询系统;加强政府对信息服务的管理,保证咨询服务的公益性和游客对咨询服务的信任度,并以政企合作的方式引入企业专业性服务,如果咨询点客流量较少可以由企业独立运营,由政府对服务规范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调整咨询点布局,为最大化发挥咨询服务机构的作用,需要在增加咨询点数量的同时对咨询点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例如在榕杉湖、南门桥等处加设咨询服务点。
4.3 规范购物市场的管理
针对目前购物市场一物多价、诚信机制不完善、本地商品开发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旅游商品的创新,尤其要突出本地商品的开发,强调“三性”、“三风”、“三化”,完善购物场所功能,在购物场所建立旅行社团集结点、商品质量检测点、文物鉴赏识别点、顾客投诉中心等,并严格管理,为游客营造一个放心的购物环境。
另外,针对购物占用游客精力过多的问题,需要规范导购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发挥行政部门作用,倡导理性消费、低碳消费,建立供应商的信誉激励机制,从而保障游客的利益。
5 结语
桂林是闻名于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山水景观享有“甲天下”的美誉,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在桂林第二次旅游生命周期的背景下,必须遵循低碳理念,加强宏观规划,充分发挥政府、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作用,才能使桂林旅游真正促进低碳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赢。
[1]王娟娟.循环经济下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1(16).
[2]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01).
[3]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02).
[4]程国民,贾晓楠.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旅游业转型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7).
[5]吴晓山.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3).
[6]董观志,龙茜.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1(03).
[7]周梅.我国低碳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