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2-08-15秦应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产科产妇新生儿

秦应花

产科病房患者病情复杂,影响愈后的因素较多[1],对母婴的安全威胁较大,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加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产科护理中应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强化护理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母婴安全,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我院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产科病房共收治产妇892例,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28.8岁,共娩出胎儿927例,其中剖宫产453例,正常分娩439例。单胎妊娠857例,双胎妊娠35例,无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02例,胎盘早剥3例,胎膜早破76例,前置胎盘4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强化护理安全管理。通过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查阅护理记录,找出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2 结果

通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为100%,实施安全管理期间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5例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窒息,经积极抢救后均康复出院。

3 护理体会

3.1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本次研究中产科病房存在的安全管理隐患共有以下几点:①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语言不连贯2例,护理记录于医嘱不吻合1例,未及时记录2例,涂改护理记录3例。②健康教育不到位:妊娠高血压患者私自下床活动2例,胎盘早破患者下床小便1例,手术前患者进食至无法按时手术1例。③抢救经验不足:一例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出现混乱。④责任心不强:输液卡未标注输液速度1例,执行医嘱代签字2例,血压、体温记录不及时1例。以上情况均被及时发现并予以改正,未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3.2 安全管理措施

3.2.1 实施护士长安全管理责任制 产科护理工作繁忙而琐碎,经验不足的护士难免会出现差错,因此护士长应切实负起安全管理的责任,及时检查护理记录,定时对病房巡查,一旦发现护理措施不得当之处应及时指出,并找到相关责任人指导其改正。对于较典型的护理错误要及时开会予以说明,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次研究中虽出现不少问题,但均能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因此未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另外其他护理人员之间也应加强监督,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

3.2.2 加强对护理记录的质量管理 科室内要统一护理记录标准,护理记录字迹要认真、清晰,语言要规范准确,体温、血压等相关数据记录要准确及时[2]。应加强与医生的沟通,确保护理记录与医嘱相吻合。记录过程中若出现错误,要更换纸张重新记录,避免涂改。院内定时组织护理记录培训工作,指导护理人员用规范的语言准确记录,提高护理记录的水平。

3.2.3 提高护理业务能力 科室内定时组织培训,定期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静脉穿刺等的相关业务技能。规范抢救程序,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抢救仪器及抢救药物的使用,出现危重患者时要沉重冷静,切勿惊慌失措。科室内可组织抢救演练,提高护士的急救水平。急救后护士长要组织学习,及时总结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教训,以及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再次发生。

3.2.4 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强化责任意识 定时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方法》[3],在护理人员中普及法律知识,使护理人员正确认识患者权利和护士义务,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提高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护理人员切实认识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是对自己的保护。安全管理不到位往往是因为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导致,因此要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并根据科室内具体情况及时补充和修改。

3.2.5 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关研究指出60%以上的医疗纠纷均由沟通不良导致[4]。护理人员应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念,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热情、耐心,避免语言冷漠粗暴。护理人员有提前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注意事项的义务,若没有提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则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引发护理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患者入院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给予相关健康指导。用药时中要及时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嘱患者自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

3.2.6 加强对产后及新生儿的护理 产后患者多精神疲惫,分娩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嘱患者安静休息,并告知患者或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时观察和了解患者情况,避免术后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新生儿娩出后,为增强婴儿与母亲的感情应尽量使母婴同室[5],同时要指导产妇正确怀抱婴儿,嘱产妇尽早给予胎儿母乳喂养,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对于无乳汁若乳汁缺乏的产妇要给予新生儿饮食指导,保证新生儿营养物质的均衡。及时观察和了解新生儿的状态,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对于出生后出现新生儿窒息等疾病的患儿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或转入儿科积极治疗。

[1]杨团珍,徐岩.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330-331.

[2]何静.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2014-2015.

[3]张宁.产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102-103.

[4]张琴.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64-1065.

[5]陶春花,舒宗建.产科病房新生儿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护理学报,2006,13(1):88.

猜你喜欢

产科产妇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