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12-08-15杨建平
杨建平
一、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强调: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的古诗文,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昂扬向上的人文精神,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
二、古诗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1.提高教师修养,自觉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影响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去感染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是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文化传承者,他应该以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完善的人格素养,即有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求真向善,坚强乐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语文教师应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多读蕴含着民族智慧的经典作品,并不断思考,在积淀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解读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素养,创设更为宽广的人文精神的天空。
2.创设文化课堂,挖掘教材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新课程下的新教材更是处处彰显人文与文化的意蕴。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用前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并接受人文陶冶。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3.丰富阅读生活,积淀传统文化底蕴
不管生活怎样的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学生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在我国的名著里,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4.开发教学资源,贯穿传统文化教育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从手头的报刊杂志或专著中积累传统文化方方面面的写作素材,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脊髓,让学生的作文能真诚地流淌出自自然然的传统文化的意境和韵味。
5.开展系列活动,体验走近传统文化
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使学生渗透积淀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举办了唐宋诗词朗诵比赛,使唐宋诗词在广大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深深的根基。教师鼓励并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在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走进传统文化。利用课外时间多读经典。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6.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传承本土传统文化
为了让学生记住并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我们大力挖掘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本土传统文化。千年本土文化挖掘并做了精心的编排,成了我校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校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份厚实的精神礼物,它将永远激励他们不懈追求,奋发向前,为家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7.发掘节日文化,深入感知文化内涵
在节日文化这个层面,可从节日的具体时日切入,探究这一节日的来历、别称、传说以及相关诗词,深入感知这一节日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以及将此作为法定节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让学生在节日的海洋里尽情游弋,充分享受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温情。
总之,在这样浮躁的社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很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让学生们在传统文化中积累语言、辨别是非、明白道理,扩大知识面,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们在文言文学习中汲取古人之精髓,树立目标和志向。把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渗透于古诗文教学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这些诙谐、自由、贴近学生生活的传统文化,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充盈胸中,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