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胛下动脉与胸外侧动脉共同起点1例

2012-08-15李文远宋晓峰王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1期
关键词:肩胛肩峰管径

李文远 宋晓峰 王丽丽

作者制作人体上肢血管标本时,发现一老年男尸右侧腋动脉分支存在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并为腋窝、肩区及胸壁外科手术提供参考,对腋动脉分支的起止、管径和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观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老年男尸1具,经颈总动脉10%福尔马林灌注;在解剖学实验室进行腋窝及上臂血管、神经解剖。

2 结果

在胸小肌后方,肩胛下动脉与胸外侧动脉以一短动脉干形式共同起自腋动脉第二段。动脉干距第一肋外侧缘5.1 cm,长0.92 cm,起始处管径0.58 cm,与腋动脉成45°夹角,沿喙肱肌内侧缘下行,分为肩胛下动脉与胸外侧动脉两终末支。胸外侧动脉起始处管径0.33 cm,沿腋中线前方、贴胸壁向前下方移行,供应前锯肌、胸大肌、胸小肌等处。胸肩峰动脉起自腋动脉第二段,距第一肋外侧缘3.7 cm,与腋动脉成25°夹角,起始处管径0.22 cm;胸肩峰动脉发出后行向内上方,绕至胸小肌上缘并贴胸小肌表面移行,穿锁胸筋膜后发出分支至胸大肌、胸小肌、三角肌及肩峰。

肩胛下动脉起始处管径0.41 cm,自分出后向下移行,距起点4.7 cm处分为胸背动脉、旋肩胛动脉及数肌支。胸背动脉与胸背神经伴行,供应背阔肌。旋肩胛动脉起始处管径0.2 cm,距起点下方2.6 cm处发出一肌支至背阔肌;旋肩胛动脉穿三边孔至肩胛骨背面,参与组成肩关节动脉网,腋动脉其余分支未见异常。

左侧腋动脉及分支未见异常。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腋动脉于第一肋外侧缘续于锁骨下动脉,经大圆肌下缘延续为肱动脉。腋动脉以胸小肌为界分为三段;自第一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为第一段,此段分出胸上动脉供应第一、二肋间;胸小肌后方的部分为第二段,此段分出胸肩峰动脉及胸外侧动脉;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为第三段,分出肩胛下动脉及旋肱前、后动脉。

樊宇宾[1]报道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共同起自腋动脉第一段,距起点3.0 mm处发出的分支与桡神经伴行,且未发现肱动脉发出的肱深动脉;此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属于高位起点变异。郭小娟[2]发现1例右侧肩胛下动脉起始于腋动脉第一段,在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之间发出胸外侧动脉、胸背动脉和旋肱后动脉。高梓博[3]报道1例腋动脉自起始处分为两支肱动脉,即肱动脉1和肱动脉2;肩胛下动脉起自肱动脉1,属于低位起点变异情况。另外,在腋动脉的第三段,也存在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肩胛下动脉及肱深动脉共同起点的变异[4]。

腋区结构较多,有臂丛、腋动静脉等重要的神经、血管经过。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和肱骨头坏死时,应考虑腋动脉分支,尤其是肩胛下动脉变异的可能;臂丛麻醉过程中应注意避开可能存在的变异,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后造成的肩肌功能下降,减少肩部畸形的发生。

[1]樊宇宾,张兴和.腋动脉变异1例.解剖学杂志,1997,(4):317.

[2]郭小娟,张廷才,司道文.右侧肩胛下动脉变异1例.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4):457.

[3]高梓博,杨历.腋动脉变异1例.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4):73.

[4]刘琼辉,李豪胜.右侧腋动脉分支变异1例.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8(1):28.

猜你喜欢

肩胛肩峰管径
某660MW电厂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管径选择分析
大管径水平定向钻在沿海滩涂施工难点及措施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大管径预微导纠偏防护窗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大管径大折角热水供热管道设计方案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肩胛下旋综合征研究进展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