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探析

2012-08-15刘泽江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5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文种典范

刘泽江

(沙洲职业工学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探析

刘泽江

(沙洲职业工学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从提高大学生写作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入手,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编写应遵循的规律,指出了现行教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编写

近年来,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各类高职院校编辑出版了多种应用写作教材。通过几年来教材使用的实践和笔者对各类教材的比较,试作以下探讨。

应用写作教材应以基础写作理论和规律为先导

大学文科类写作教学应包括两部分,即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基础写作的任务是研究文章写作的一般理论、规律和方法;而应用写作研究的重点则是各类文体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也就是说,应用写作是写作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它以基础写作为前提和先导,是基础写作的继承和延续。两者既密切相关,又各自独立。从知识发展的连续性来看,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一面。

应用写作教材大致有两种编写方式:一是根本不涉及基础写作知识,开宗明义,分门别类地大讲各种应用文种的概念、意义、特点、方法等,让人感到应用写作似乎与基础写作丝毫没有关系,仅仅了解应用文的概念、意义、特点等就能够写应用文了。这种忽视了两者间直接传承关系的认识和做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受过基础写作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对其可直接进行应用文体教学。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非如此。学生在中学阶段虽已学过不少基础写作知识,但学的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有必要在大学阶段给予系统、深化和明确。这说明,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有必要承担此项任务。二是教材中虽有一点基础写作方面的理论和有关知识,但过于简单,对应用写作无实际指导作用。

应用写作知识、方法应有普遍指导意义

应用写作课有两项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知识、技能、技巧、体验等;二是实践写作活动,即充分利用所讲理论、技巧和体验进行实际文章写作。要想写好应用文章,必须较系统、较全面地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为此,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不仅要编入有先导作用的基础写作理论,还必须编入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应用写作理论。在学习和使用过的教材中,编入较全面、系统、有指导意义的应用写作教材是有的,但将各种知识组织得支离破碎或本末倒置的教材也不乏其例。有的教材开场就按文种的小类(审计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预测报告等)不厌其烦地讲其意义、作用、特点、写作方法等,结果是知识重复和交叉。笔者认为,编入教材的应用写作知识,应该是总括基本理论规律、要求和方法,覆盖面要宽,内容明确、系统,有统领的作用。而知识的编排要有层次,要有一般与特殊之别。

目前,在文体分类和有关知识的确立方面,各家看法并不一致。但编入教材的文体分类及有关知识的确立,应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由专家学者们讨论认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教材的权威性和内容知识的规范性关系密切,规范性决定了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权威性。对文种分类的探讨和争论是正常的,但在教材中应有一个阶段性理论的固定和统一。在这方面,中学语文教材的统一与固定是值得借鉴的。

文种精当,应具有代表性

应用文有许多文种,而且每种文体又可分为若干小类。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鲜事物的出现,新的应用文种又在不断增加,文种的地位和有关文种的写作知识也随之发生变化。要解决与处理这种矛盾,必须遵循有关知识在一定时期固定性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在大范围的固定中增减一定内容,熟悉的文种不作详细介绍,新的具体文种在教材中增加一节即可。即使不进入教材也无妨,这更能给教师增加一片寻找知识的天地,因为大学教师既有按大纲要求筛选教学内容的权利,又有不断补充新的科研成果的义务。因此,教材内容应有阶段性、固定性,不能转变过快。

现已出版的教材,有的选了几十个文种,逐一介绍,既不精当,也无代表性,结果是哪一个文种都讲不清楚,更谈不到弄清差别了。教材所选文种应精当。所谓精当,就是要结合所讲理论的特点来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类文种,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应用文的框架,进而能写常用应用文。文种选得多而杂固然不好,但选得过少也无益。我们的主张是精而得当,有代表性,既能反映全貌,又能指导实践。

例文应有机配合理论并有典范性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与一般语文教材不同,它必须由理论规律方法介绍和例文展示两部分组成,而且例文占的比例较大,其地位也不亚于理论知识。应用写作教材如果只讲一些理论规律和方法,而没有切实运用理论方法的例文作演示和旁证,即使再好的理论也很难运用。例文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化,是学生写作活动的样板,是实现写作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选入应用写作教材中的例文必须具有典范性。一是与该章该节介绍的理论知识有机配合,确实对理论知识有具体注解的作用。只有选取充分体现理论要求的例文,对教与学才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才能增强教材的可信性和使用价值。二是例文必须规范、典型。所谓规范、典型,就是不仅要忠实体现所讲的理论知识,而且在篇章结构、语言、标点等诸方面都要符合标准,是学生仿拟和消化理解知识的范例。

对例文提出上述要求,是由写作教学的环节决定的。几年来,在教学中按照“读、析、写”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所谓“读”,就是反复阅读例文,读的目的在于消化理论知识,理解方法技巧的实际使用,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实际体验。“析”是分析例文,读的过程中必须细细咀嚼,剖析文章,在分析过程中展示例文在章法、技巧方面的成败之处。这种从实际到理论的研究过程必能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读和析这两个环节,对习作者提高实际能力十分必要,但读、析的文章都应是典范的例文,这种例文对习作者掌握准确的知识、培养切实的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写”就是写文章。初学写作者必须经过仿拟典范的例文来实现自己的写作过程。所谓仿拟,就是将读、析例文中得到的知识和技巧直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模拟例文去组织自己的材料。在校学生的作文多为这种仿拟品。只有通过反复仿拟后,才能使习作活动自由。因此,典范的例文在应用写作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教学中的价值不可低估。目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中典范例文确实不多,所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十分必要。要使所选取的例文典型规范,可行的办法是对原文进行大量的修改与加工,使之符合理论规律和章法。现在见到的应用文篇章中,由应用文大师写的作品较少,而且应用文被普遍重视并有多人参与写作的时间也不算长,加之有些理论、规律及方法尚在研讨中,在应用写作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里,想找到如同文艺作品那样的典范文章是困难的。为了提高教材的质量,使习作者读到更多更好的范文,提高他们对应用文的认识,增强习作信心,教材编写者必须在原文修改和加工等方面下一番苦功。

[1]强天政.高职应用写作主体“五式教学法”初探[J].应用写作,2009,(12):39-40.

[2]董晓玲.对高校应用写作课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写作,2010,(15):7-10.

[3]汪德宁.高职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写作,2011,(1):19-22.

[4]张美娟.对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实践的探索[J].应用写作,2011,(5):36-37.

[5]郭伟.应用文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本质论探析[J].写作,2011,(5):19-22.

G712

A

1672-5727(2012)05-0118-02

刘泽江(1964—),男,山东诸城人,文学硕士,沙洲职业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文种典范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知止”的天堂
写作知识的呈现路径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一日轻装范蠡舟
鸟尽弓藏
极简设计的典范 徕卡 TL2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