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技工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
2012-08-15谢军
谢军
(云南工业技师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关于云南技工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
谢军
(云南工业技师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在对云南省技工教育工作全面深入调研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云南省技工教育的发展现状与举措、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云南省技工教育今后的发展思路。
云南;技工教育;发展;现状;思考
为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人力资源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发展改革的意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工业强省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建设“两强一堡”战略(指工作要“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切实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推动云南省技工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调研组,对全省技工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并赴广东、广西两省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云南省技工教育的发展状况作出了以下分析。
技工教育大有可为,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容忽视
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主阵地,为国家和云南省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总体上看,云南省技工教育发展呈现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高以及服务社会功能日渐完善等特点,但面临的困难不少。目前的技工院校在数量、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及培养能力等方面都不能完全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技工教育为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全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识仍不到位
目前,云南省共有36所技工院校,其中,技师学院1所、国家级高级技校9所、国家级重点技校6所、省部级重点技校8所,正在筹建的技师学院2所。自20世纪70年代恢复和创建技工学校以来,全省技工学校40年间为云南省经济建设累计培养了50余万名中、高级技术工人。其中,“十五”、“十一五”期间分别培养了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熟练技术工人4.7万和8.2万名,培养出一大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和成千上万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已成为云南省培养技术技能劳动者,特别是制造业技术工人的主要基地。在办好技工教育的同时,技工院校还充分发挥综合培训基地功能,面向社会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并促进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技工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相比,整个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识仍然不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学历教育趋之若鹜,对技工教育则缺乏认同,普遍存在鄙薄职业教育心理,导致技校招生的数量和质量大打折扣。但由于社会需要大量熟练技工,虽然技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远高于其他各类学校,但其却缺乏高质量的生源。同时,虽然高技能人才纳入了人才队伍,但在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与专业技术人才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技工教育特色鲜明,办学成本较高,但资源配置不合理,投入缺乏体制机制保障
技工院校是培养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也是为工业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据了解,在云南省现有的大型工业企业中,如云南锡业有限公司、昆明钢铁公司等企业集团,约三分之一的职工是技工学校毕业生。目前,他们大多已成长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因此,技工教育极其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其实质成为了第二产业的“第一车间”。众所周知,技工教育的办学成本高,投入大。为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现代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就必须紧跟产业发展进程,不断购置先进的实训设备,而且在学生实训期间还将产生大量耗材。例如,为培养一名合格的中级焊工,两年实训期间就得消耗焊条约80公斤,仅此一项成本就高达800多元。
与技工教育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办学成本相比,各级财政用于技工教育的资源配置与技工教育发展极不匹配,投入缺乏体制与机制保障。云南省至今还没有设立技工教育、技工院校建设的专项资金。国家与各省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以及一些项目惠及到技工学校的相对较少,使技工院校的处境尴尬,发展艰难。
(三)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技工教育办学规模小且层次低
由于技工院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和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技工院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市场需求旺盛。据统计,云南省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随着云南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实施,全省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强劲的势头。省委、省政府发布的《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是:“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61.39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7万人。到2020年,达到81.19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万。”可见,云南省技工教育大有可为且任重道远。
相对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目前云南省技工院校办学规模较小、办学层次较低。全省36所技工院校现有办学规模只有7万人左右。由于连续多年扩招,实际在校生已近9万人,超出实际规模30%,但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据统计,到2009年全省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只有200万人,仅占全省城乡从业人员的6.2%,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的27.7%。其中,高级工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18%,低于全国22.6%的平均水平。造成云南省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结构严重不合理的主要成因:一是多年来对技工教育投入不足,缺乏专项教育经费的支持,绝大多数技工院校除基本保证教师人员工资外,基本无力增加设施、设备投入。二是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按照国家师生比1∶20的规定,技工院校教师编制总数缺口很大,教师的管理和教学任务繁重,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带头人紧缺。三是民办技工学校发展滞后。目前全省仅有2所民办技校,在校生仅为799人,仅占总数的0.91%。民办技校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小等多方面的原因,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较大困难。
(四)技工教育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机遇千载难逢,但竞争日趋激烈、压力日趋增大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了两个指导性文件。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队伍建设。当前,全省上下正全力以赴建设“两强一堡”,云南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技工教育也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未来5~10年,既是技工教育发展的难得机遇期,又是竞争压力加剧期。技工院校的发展,既面临着本省其他职业院校发展的竞争压力,又面临着外省技工院校发展的竞争压力。首先是生源的争夺。近几年来,随着外省技工院校在当地政府加大资金、设备及师资投入下迅速崛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技工院校把招生的触角也延伸到云南,与云南省技工院校争夺生源。其次是创新竞争。近年来,广东省实现了智力扶贫工程、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两项全国首创”;广西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在全国独树一帜。再次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竞争。广州的技工院校 “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引领着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云南省技工教育只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才能有为有位,才能拓展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
促进云南省技工教育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考
(一)发展思路
政府主导 坚持政府主导的办学思路,把技工教育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应把技工院校作为第二产业的“第一车间”来建设,部署在产业发展和教育发展战略中,抓紧制定全省技工教育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技工院校振兴计划”重大工程。将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所在地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加大财政对技工教育的扶持力度。
高端引领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立足技工教育发展基础,加强规划引导,加快技师学院建设,形成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技工教育培训网络。扩大对高中以上毕业生的招收比例,积极开展预备技师、技师的培养与培训,强化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使技工教育成为劳动预备制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多元办学 根据云南省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对技工院校进行战略重组,实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股份制办学和联合办学等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模式,进一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途径。鼓励社会各类组织和个人投资技工院校建设或开办民办技校,民办技校平等享受公办学校的相关政策和待遇。技工院校要由注重学制教育,向多元化技工教育培训转变,由注重学校教育功能向技工教育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等综合性功能转变。各类技工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多元招生渠道,在坚持面向城乡初高中毕业生、青年求职人员开展学制教育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同时,积极扩展培训对象,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群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对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作用。
内涵发展 围绕云南省资源优势、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和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强化技工院校的内涵发展。通过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技工教育培训能力,实现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双提升。根据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坚持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加强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开展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就业竞争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二)发展目标
办学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高 到2015年,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15万人。其中,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在校生规模达到4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6%以上;依托各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构建符合云南省经济发展需要、紧密服务就业、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相沟通的职业培训体系,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均达到20万人次。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在昆明、滇西、滇南、滇东北、滇中以及行业、企业集团,建成10所高标准、高起点、具有全省领先水平、起示范作用的万人规模的技师学院以及15所重点技工学校。在全省技工院校建成2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公共实训基地;力争有1~2所技师学院、2~3所高级技校、2~3所普通技校分别进入全国50所示范性技师学院、200所示范性高级技工学校、500所示范性普通技工学校。
办学能力显著提高 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股份制办学、联合办学等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依托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建立技工教育教师职业培训基地;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充实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省技工院校师生比例接近教育部1∶20的要求;打造50个重点专业和100个“一体化”名师工作室,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专业达到50%以上。
学校布局更趋合理 到“十二五”末,全省技工院校数量达40所左右,各州市都建成1所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技工学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构建区域性技工教育集团,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技工教育格局。
(三)主要任务
推动技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全面确立技工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能和地位,推动技工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成立省技工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全省技工教育的宏观管理。强化州、市级人民政府统筹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推进现代技工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明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的职责,理顺技工教育管理体制。
营造技工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全面落实“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的要求,全面确立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逐步实现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发展规划、招生平台、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以及人才评价的“五个统一”。
改革创新技工教育办学机制 积极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在技工教育资源上,全面实施对内和对外开放,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组织投资云南省技工教育事业,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进一步落实技工院校办学自主权,鼓励技工院校和国际、国内、省内优质院校深入合作。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兼有职业需求预测、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功能的开放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
提升办学能力,做大做强技工教育规模 加大职教资源整合力度,打破管理体制、行业界限以及地域范围,对全省36所技工学校以及部分招生困难的中专、职高、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中等职教资源进行整合,基本实现各州市工科类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的合并。根据全省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重点抓好以技师学院、高级技校为骨干的院校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面向东南亚、南亚各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云南省技工教育加快发展的建议
(一)保障投入的政策
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投入和管理制度 设立技工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发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技工院校办学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办学经费和招生人数挂钩,通过建立以奖代补等管理模式,探索以市场需求和培养成本核算为基础的专业经费补贴办法,对优质院校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发挥政府在技工教育投入上的主渠道作用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兴办、社会各界参与的技工教育资金投入保障体系。针对云南省实际,在发展技工教育上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应对技校与中专职高、技师学院与高职高专建立统一且合理增长的生均经费制度,每年核定一次。财政全额拨款的技师学院的生均经费由省级财政统一拨付。另外,依托技工院校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各级财政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专项经费。
(二)解决技师学院规格和教师编制问题
明确技师学院规格 积极推动技师学院“省市(行业企业)共建”管理模式,探索技师学院生均经费由省级财政统一核拨、专项经费由州市或行业投入的经费管理办法;参照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明确技师学院副厅级编制。
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人事和编制制度改革 针对当前技校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结合全省实际制定相关办法,探索教职工与在校生平均规模相联系的编制管理手段。改革实习实训教师招聘制度,扩大特聘教师规模,为技工院校引进优秀高技能人才充实实习实训教师队伍提供良好条件。
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教师编制缺口 在新的高职高专人员编制标准确定后,凡属国家重点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可参照高职高专院校标准核定人员编制。对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也按照编制标准配足人员编制。
(三)校企合作的政策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搭建好骨干学校与优质企业合作对接的平台,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积极引导和促进学校与企业整合双方资源,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共建实习实训中心。全面推行“订单式”、“委托式”培训,实行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全方位联合办学。对企业办技校,企业上缴的教育费附加返还技校,用于技校建设。
(四)毕业生待遇政策
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明确技师学院和高级技校预备技师、高级工班毕业生与本科、专科毕业生同等待遇的政策,允许优秀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落实技师、高级技师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政策。
(五)探索技工教育国际合作的政策
紧紧把握“桥头堡”建设重点,积极面向东南亚、南亚各国,探索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合作途径。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选择部分技工院校开办外国学生班,开展涉外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试点。建立政府间的技工院校管理者和教师培训交流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交流,为“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培养和输送大批技能人才。
(六)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政策
紧紧抓住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围绕“两强一堡”战略的推进,多方呼吁,积极协调,争取在中央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不断扩大国家发改委、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专项资金规模和项目、计划比例。在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就业专项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云南以重点倾斜。
[1]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2010-12-13].http://news.163.com/10/0606/21/68HCARRM00014 6BD.htm.
[2]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2011-05-3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5/31/c_1 21477722_3.htm.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发展改革的意见 [OL].[2010-08-26].http://www.gov.cn/gzdt/2010-08/26/ content_1688793.htm.
G710
A
1672-5727(2012)05-0004-03
谢军(1968─),男,四川遂宁人,云南工业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与数学教育。(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