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有自己的语文课堂

2012-08-15褚迎霞

中学语文 2012年27期
关键词:刘兰芝新课改教材

褚迎霞

高中语文课程为适应时代的需要,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保留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

在课改之初,老师们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之中,想方设法成就改革的效果,想用自己的理论和方式开辟一片课堂的新天地,于是上课的形式精彩纷呈:点拨、启发、讨论、探究,方法交融多样;图片、小品、歌曲、动画,形式各显神通。继而方法上升为理念,形式变身为模式,目标教学、生本教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等等教法、学法让人应接不暇,莫衷一是,语文课堂俨然成为了各种观念的跑马场、各种方法改革的实验田。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成为评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把这一切都归为一个说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面对这些纷至沓来的观念、方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实在有些捉摸不透,难以把握。之前还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人教版的教材中摸爬滚打,钻研教法、学法,自己的教学风格尚未定型,忽如一夜春风来,我们就这样被卷入教育改革的激流之中。

然而,一年多的课改的实施尝试让我并不快乐,尽管我知道改革的道路布满荆棘,充满艰辛,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正是改革浪潮中鲜活的血液,肩负着继往开来的使命。可是站在这个“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教学舞台,看惯了“水中月、镜中花”的形式表演,我心头只留下忙忙碌碌一场空的尾声:盲目地跟风、模仿让课堂只有预设的精彩、呼应的热闹、夸大的赞美;没有生成的遗憾、安静的思考、独立的钻研、真诚的批评。在这种思想的倡导下:课堂不活跃不能称之为精彩,师生不讨论不能称之为合作,问题不探究不能称之为改革,回答不表扬不能称之为尊重,我们看到的只是课改的表面繁荣。实际上课堂模式千人一面,自己的课堂被肆意涂改得面目全非,新课改的理念被渲染成繁华一梦。然而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终极目标还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合作探究的形式,更要落实到合作、探究的价值。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在他的 《要处理好课改中的若干关系》中说:“我们要求的思维的活跃,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追求表面形式的活跃。合作学习也应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还没来得及好好学就要求他们讨论,这不是真正的合作,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可见,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许多教师都采用这种方式展开合作学习,但有些合作、探究实在是变了味甚至让人乏味的讨论。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在学习《孔雀东南飞》的第二课时时,教师颇有些神秘地站在讲台上,用多媒体幻灯片打出了这一节课的合作、探究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至今回忆仍觉好笑:第一,“诗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说明了什么?刘兰芝有可能是左撇子吗?”第二,“焦母对刘兰芝的否定实际上是一种 ‘恋子情结’,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结果是学生对刘兰芝是否左撇子很好奇,对“恋子情结”这种带有色彩的词语很有话说,所以一堂课学生兴高采烈,教师神采奕奕,貌似和谐的繁华,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甚至有些愤怒!第一个问题只是简单的修辞——互文,学生早已学过“烟笼寒水月笼沙”,何况《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段还有例子:“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至于第二个问题提出的“恋子情结”,虽然也有一些学者提过,但我实在不能苟同,焦母否定刘兰芝就是因为刘兰芝“生小出野里”,在焦母眼中“举动自专由、无礼节”。如果她真恋子,又何必休了一个刘兰芝还要迎娶一个秦罗敷呢?何况连征战沙场的曹操,因为怜子都被认为是大丈夫,难道焦母怜子就变成了“恋子”不成?这种问题谈及都觉乏味,更不用说在课堂上深入探究了。真正的探究要看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讨论后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启迪;真正的思维活跃是看学生有没有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有没有认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如果一堂课轮番上演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话剧,那真是纯粹作秀,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会越来越差,课程改革只能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以下三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对于以上三点理念的解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一堂天花乱坠的观摩课就能传达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一线的语文教师静下心来,认真感悟,在每一堂课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不断积累。既有在课改中前进的共性目标,还要有自我独到的认识体验,坚持一种理性的精神,按捺盲目的热情和冲动,正本清源,理性对待课改,让教学回归人文的本真,用自己的方式改写自己的历史,拥有自己的语文课堂,让课改之花在自己的课堂上灿烂绽放。

首先,理性课改应立足教师 每一位教师有自己的讲课特色,有自己的独到感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或激情或稳重;或深刻或全面;或沉稳或随性;只要用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自己的特色,为学生所接受,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发挥了语文课程的功能,那就是最好的教学模式,正如《百家讲坛》中的众位人物一样:易中天诙谐幽默,纪连海博学机敏,闫崇年庄重沉稳,袁腾飞轻快风趣,只要有自己的知识传达特色,只要有自己的知识沉淀窖藏,坛坛都是好酒,又何必去盲目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呢?当然,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风格必须独创。

我们看到过一些教师,工作踏实认真,埋头苦干,但就是缺少一点儿钻研,偶尔走出校园听听报告或公开课,当即就热血沸腾,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自己也可以如此公开示范,回到学校后立马“改革”自己的课堂,结果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里,我并不是说别人的东西不能学,我也知道“模仿”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一味模仿,对于自己主宰的课堂至少应有一种霸气,这种霸气源于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源于独一无二的气质,与其邯郸学步,不如正本清源,关注课改,了解课标,深入钻研,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教师气质。

其次,理性课改应立足教材 为了适应高中教育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开设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的课程结构。我们作为课程实施的践行者,要充分理解课程的设计思路,注重课程的基本理念,清楚课程的目的意图,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安排。所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每一位参与新课改的领导和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功;研究教法,执导学生是每一位践行新课改一线教师应有的必备课。在课堂教学时注意三维目标的体现,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时,控制自主学习有效的展开,要学会用感悟内涵来诠释教材,用课程意识来整合教材,让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挥最大的价值。

对于语文而言,其学科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这里,我只简单谈一下“人文性”。这些年虽然大谈人文,但实际课堂上却重“人”轻“文”,即许多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甚至不够准确,浅尝辄止,而过分注重了所谓的个性解读,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发言不表态,导致学生对文本有许多误读而得不到及时纠正,影响了文本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核心价值体现,让学生在探究性阅读时缺乏教学主体导向性,所以对于教材的解读可以带给师生深刻的感受,我们应在立足教材的本位上追求教与学的高度。

第三,理性课改应立足学生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力图从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让学生获得发展,实际上归根结蒂就是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才是高中课程育人的精髓,这样的方式才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高度。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合作就是讨论,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至整堂课学生云里雾里讨论得忘乎所以,而教师却隐身不现,从头到尾只讲一句话:“今天我们这一节课学习××课文,下面请××同学为大家引导学习”。我想,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有些“生本”过头了,教师与学生的自主建构,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就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的组织、引领得以促成的,所以,在课改的浪潮中构建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立足学生本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接触课改新教材,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尝试课改新方法,一切都在推动课改的新进程,新课程改革如春风化雨,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可我们在探索中有了新的困惑——语文课堂似乎只为高考存在,教学方法似乎只为分数服务,语文教学蒙上了厚重的功利色彩,固有的知识体系在分数面前支离破碎,统一的人文工具在高考面前苟延残喘,创新的课改观念被束之空中楼阁,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埋没“病梅”“八股”,最可怕的是此类方式方法占领了高考辅导的市场,急功近利的教学者领尽了“高分低能”的风骚,甚至在新课改的假面具下,将自己的功利形式到处宣扬,可叹专家满天飞,可怜学生遍地论!

就在今年的高考辅导会上,一位外地专家的作文教学论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对于他总结的高一、高二的阶段训练记叙文、散文的方法我尚能接受,但是其高三训练学生写议论文的方式,我实在难以接受并效仿,在此道来也与各位同行共论一回。这位专家的做法大概这样:高三学生训练议论文,模仿版本《六国论》,让学生熟背《六国论》并且背诵翻译,从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到中间论证到结尾要烂熟于心,自己的作文要按照《六国论》的套路来写,甚至字数都要求和每一段(译文)对等。我想,考试作文不是明确规定不得套作吗?难道套作今人文章受批判,而套作古人文章受表扬?还是我孤陋寡闻,新课改规定了这种写作方法?但我想,无论怎样,这种做法不管是在出发点上还是在教学目标上都与新课改相背离。

翻开《课标》,在“表达与交流”的目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看来,我的思考还是有道理的,我的探究也应有所价值。我想呼吁——理性回归,莫再功利,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工具;守住沉稳,激发灵动,让语文开启学生的人文情怀。坚守自我,锐意进取,拥有自己的课堂为自己的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不畏浮云,脚踏实地,拥有自己的课堂为自己的成功铸就新台阶!

猜你喜欢

刘兰芝新课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死因探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谁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