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临春境襟袖知 鸟鸣枝头催新绿
——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三个意识的培养

2012-08-15

中学语文 2012年27期
关键词:林冲个体意识

齐 芳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主张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受、体验的过程,珍视学生在阅读时主体的地位,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目标追求下,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个体意识,发现意识,拓展延伸意识,明确教师的组织、协调、参与、分享意识,则是《课程标准》实现的关键所在。

调动、培养学生的“自我个体意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换位思考:学生会对什么感兴趣?他们对文本的兴趣点在哪里?他们的现实生活与文本所展示的时代生活差距在哪里?相距遥远的两代人,情感的共鸣点在哪里?如果教师在学习文本前,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和可接受性,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经验、情感以及以往知识的积淀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就会充分调动、展露出来。例如,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是对词的鉴赏。品赏前,先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自由交流并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学生热情洋溢、各抒己见。性情内敛、多愁善感的女生大多喜欢李清照的《声声慢》;性情外向、大气豪爽的男生大多喜欢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种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初步阅读与感知,正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性格、性情、喜好的体现,也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师有意识的重视下的充分彰显,也为教师提供了下一步教学的针对性目标,更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灌输知识时淹没学生语文学习个体能力、情感、知识的差异性的问题。再如: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的戏剧,学习前,学生主动来问:老师,我们能不能自由组合人员,排演《雷雨》、《哈姆莱特》、《窦娥冤》。 学生主动的请缨,正是他们自己成为学习主动者意识的觉醒与强化。排练的过程,正是学生自己进入文本,用心灵直面课文和作者,去体验文本的思想、情感、场面、人物的过程;排练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与文本形成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激活学生已有的、内在知识储存,而且还会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创造力。我应允学生们的请求,并给予指导,抽出一定的课时专场演出。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教师的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在这次的教学处理中得以充分的表现。

新课程改革,教师要在自己的理念里,首先建构学生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有可能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文本与自身兴趣、知识、情感的联系,自己对文本感知、解读的趣味,文本对自己的启迪、提升的快乐,最后达到文本与学生个体相融相生的境界

鼓励、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学生发现意识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自己找的问题,自然就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探究的过程,正是“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最好践行。如:人教版必修五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学生探究“风”“雪”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时,有的学生认为是推动情节发展,有的学生认为是渲染气氛等等,其中一个学生神情严肃地站起来,推翻了前面所有学生的看法。他认为:作者之所以大力渲染“风”“雪”,是替天行道的标志,是作者借自然的力量对这个不公的世界的控诉与反抗。学生这个问题的提出,教师当时也为之一愣。学生迅速找出课文中的几处例子,佐证自己的观点。第一处,由于“风”“雪”大,林冲“觉得自己身上寒冷……何不去沽些酒来吃?”去沽酒的路上,“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风雪间接使林冲祈祷神明的保佑。第二处,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风”“雪”替“天”昭理,佑护林冲。第三处,由于“风”“雪”紧,身无居所,“见天色黑了”,林冲寻思:“又没有打火处,怎作理会。”且去古庙宿一夜,正是这一宿,让林冲亲耳听到了陆虞侯的毒计,“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并亲自痛快手刃仇人。“风”“雪”暗中引导林冲明了真相。高衙内一手遮天迫害林冲,陆虞侯一直处处追杀林冲,此时此境,林冲作为弱者、被迫害者,谁能替他伸张正义呢?谁又能解救他呢?那就是“风”“雪”。 这“风”“雪”正是天的化身! 另外,“梁祝化蝶”,《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年”,《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化作“连理枝”,这些都证明:苍天有眼,替天行道。学生、老师不由自主地掌声阵阵,老师及时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肯定,同学们也投去佩服的眼光。这些,正是这位学生自主的反复品味文本的收获,正是他积极的富有创意的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也正是他与文本对话时,积极主动、充分调动个体认知活动力、思维活动力、知识通联活动力的折射,他才发现了别人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并主动探究,形成言之有理、令人信服的结论。而大家的掌声,不仅是对这位同学发现意识的鼓励,也激发了其他学生追求个体发现的意识。

《课程标准》中要求 “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强调“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鼓励、激发学生的发现意识,让学生探究自己关心、关注的问题,正是新课改理念和改革力度的着眼点。

激发和培养学生“拓展意识” 拓展意识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意义的丰富性和延伸性的追求。它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纵深。例如:人教版必修五《中国建筑的特征》,如果通过学习此课,同学们仅仅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即使学生对中国建筑的特点熟知能详,知识也是单一的、狭隘的,视野也是直线型的,思维也是一维的。教师若结合课文“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加以拓宽和延伸,引导学生结合本地的民风民俗,说说本地的建筑特点,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或者外国的建筑特点,思考他们有没有共同点?差异性在哪里?建筑的某个局部各民族处理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同?学生情绪高昂,课堂一下趣味盎然。维吾尔族学生当即就说出毡房、土坯房、葡萄干晾晒房的建筑特点和原理以及装饰特征。有的学生查找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有的学生查找了欧洲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学生对建筑特点的理解,从知识上而言,变得丰富多彩了,视野也变为立体型了,思维也转化成多维性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一个问题检索到两个、三个、四个……学习的空间无形之中得以拓展,学习的兴趣、知识、视野也随之拓宽,如果学生不仅仅只停留在发散性的拓展上,而顺藤摸瓜,探索—探讨—结论,再探索—探讨—结论,循环往复延伸下去,未来何愁不产生建筑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如果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学生的思维联想、想象空间拓展了,创意思维何愁不涌现?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拓展意识”应该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意识。教师要善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教师教学的“教师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究竟怎么定位呢?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满堂灌、独人舞。这自然是不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成果的分享者。组织学生学习,使其充分各抒己见,把一个貌似“一盘散沙”的“无序”状态,组织成有序的、有目标的生成过程。在组织学习时,相机诱导,创设自然生成问题的氛围,并且鉴别问题的轻重,有无价值,与文本有无关系,与教学目标有无联系,是否值得探究,果断地作出现场决断,引导学生把握关键性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在自己阅读和讨论中,建构出自己的观点。生成的成果,是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创造性的内容,是新颖的,是不可复制的。师生欣喜的分享也应是共鸣的、共同的。

高中课程改革在锐意进取、磕磕绊绊、反思又反思中行进着,作为新疆第一轮课程改革的践行者,三年来,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从争鸣、存异、交融到共鸣,乃至今日呈现的“鸟鸣枝头催新绿”万木争春的景象,的确,因为“风临春境襟袖知”,愿课程改革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猜你喜欢

林冲个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智海急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林冲的生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