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思辨能力的思考

2012-08-15刘碧芳

中学语文 2012年18期
关键词:思辨性论点议论文

刘碧芳

目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较差,其中缺乏辩证思维能力是主要原因。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开展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当务之急,下面就分别从立论和论证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思辨能力。

一、立论

写议论文,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写得如何,首先要看文章的论点是否正确。而这关键又在于看其在思想上能否形成正确的观点。所以,要教学生写好议论文,要把重点放在与正确观点的形成有关的思辨能力的培养上。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正确立论。

一是要教会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材料。既要看到矛盾肯定的、主要的、正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反的一面。这样才能全面地揭示材料的内涵,正确立论。如果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就会出现片面性的、以偏概全的错误。如在对“快男超女当副教授”一事引进分析时,就要引导学生既看到这一事件中,高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勇气,也要看到这一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高校傍明星,没有底气,将学术娱乐化等。又如: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楼以企业品牌冠名”一事进行分析时,我们既要看到清华大学此举有损声誉的一面,也要看到清华的开放的胸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样的分析得出的观点就具有思辨性,令人信服。

二是要教会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材料。所谓联系的观点,就是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去分析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而且要看到各个方面的联系和统一,在联系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否则,就会出现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例如,“平凡与伟大”、“高分与低能”、“理想与实践”、“创见与盲从”、“得与失”、“祸与福”等都属于阐述关系的文章,像这样的问题,就要求能够对同一问题形成的几种相互对立或相反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点,这样的出来的论点才具有思辨性。比如,在“祸与福”的问题上,就要应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祸与福之间的关系,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得与失”的问题上,就应去分析得与失之间的循环往复的关系,得到的或许是好事,而失去的也不一定是坏事。何况智者千虑,也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也必有一得。所以不要因为得到就忘乎所以,也不要因为失去就忧伤成疾,而要淡泊一点,平静一点。

三是要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材料。即应该从发展上去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不仅要看到事物存在的稳定性,更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变动性。否则,就会出现静止地看问题的错误。比如,一则材料写到,一位母亲不无忧虑地说,现在的孩子太不懂事,总是自以为是,不知今后该咋办。对于母亲的忧心,我们就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既要看到目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毕竟是少数,更要看到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会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在社会大熔炉的锻造之下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向上的一代人,所以不应该就此将下一代人一棍子打死,得出下一代不如上一代的结论。而应该用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下一代,他们也是敢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一代。这样来立论,才更有思辨性。

二、论证

一篇议论文,无论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都需要通过论证来证明。中学生写议论文,所证明的论点常常是已经被他人证明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要证明的论点成为已知的,他的思维程序是先由论点找出论据,然后再以论据为前提进行论证。这样的论证常常存在方法单一、思维不充分、结构混乱的问题。因此,论证过程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一篇议论文的成败。所以我强调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是教会学生交叉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高中生在写作过程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例证法就是举例论证法,它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说明道理的方法。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道理不言而喻,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当然不能简单用“例证”来代替“论证”,因为事例本身的说服力存在着局限性,在列举事实材料之后,需要进一步对这个材料进行分析、挖掘、揭示其与论点的内在关系。在事例与论点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样就能在论证过程中体现思辨性。引证法其实就是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论证。恰到好处地引用理论论据,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增添文章的论辩色彩。喻证法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论点更加通俗易懂。而对比法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来论证论点的方法。恰当运用对比法,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论证效果。在一篇议论文中至少用两种以上的论证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论证过程的思辨性。

二是教会学生理性运用辩证思维规律。辩证思维规律常见的有: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辩证的充足理由律等。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教会学生遵守这几个规律,就是要保证在论证过程中,学生能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辩证性。根据这四条规律的内在联系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学生能够遵守对立统一规律。例如,2010年高考的作文题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本来是对立的两端,而实际上是一个“寻找梦想”与“追求梦想”的问题,它们之间并不矛盾,你可以说“仰望星空”是为树立自己的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而“脚踏实地”则是朝着那个方向一步一步的稳健前行。仰望星空固然必不可少,脚踏实地也不可或缺,有目标不行动则会好高骛远,有行动没有方向将是浑浑噩噩。写作时就应该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去思考问题,才能多角度联想,辩证分析,扩充材料的涵盖面,为揭示问题实质做好量的准备。

三是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论证结构。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观点和材料的组织安排。典范议论文应该结构严密、逻辑性强、符合规范模式,而学生写议论文往往疏漏松垮,缺乏论证力度,大都属于“观点+例子+联系现实”的类型。因此要提高议论文的思辨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好以下四种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并列式是用并列的几个分论点或几个层次,去论证总论点的一种结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去论证论点,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对照式就是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思)的一种结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将正与反、现在与过去对比,还可以将同一事物各个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能更加鲜明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使人明辨是非。层进式是层层深入地阐述中心论点的一种结构方式。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常常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抽象到具体的顺序展开论述。运用层进式,能使问题的剖析步步深入,思维更加缜密。总分式是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的一种论证结构。它可以是先总说后分说,也可以是先分说后总说,或是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无论何种形式,首先应该在“总”字上下工夫,要以准确精炼的语言,将分述的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张目”的总纲。同时,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方法的运用能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井然。

以上从论证方法、思辨规律、论证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突破,揭示出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增强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促进思维的深化,提高思辨能力。

猜你喜欢

思辨性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