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2012-08-15东北电力大学赵永生
东北电力大学 赵永生
校企合作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高等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人才招录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高校教育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校企合作办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层面上来,尽快实现由注重学生理论教育到培养学生实际生产实践能力的转变,使学生接受的理论教育能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而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地帮助高校和企业完成相应的转变。
第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使高校毕业生快速与社会衔接完成新的定位。通过参与工作体验,有利于提前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提早与企业管理技术接轨,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自顶岗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实际上岗的本领,弥补大学生在校所获得的理论知识的缺陷。使学生既能上天堂也能下厨房,不做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
第二,校企合作办学能够让学生及时摆清自身的地位,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如今,高校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从理论学习到企业就业过渡的瓶颈。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就是就业信息不畅通,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学生在接收各类信息资源后,仍难找到一份量体裁衣似的工作,让很多走出校门的学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要干什么。校企合作办学可以通过学生和企业的磨合期,使很多学校得以把握企业发展的趋势,掌握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实现 “量体裁衣式”培养,大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让学校和企业各取所需,可以大大缩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周期。
第三,这种办学方式能让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了解就业行情,给他们的就业提供支持。当下,很多用人单位面试求职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多长时间的实际工作经历。刚走出课堂的学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大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就可以到企业进行工作体验,由于这些实习活动完全依照真实的生产实践来进行,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经验,再应对上面所提出的面试问题时,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去回答面试考官了。
2 校企合作办学可以促进高校师资队伍能力的变革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前进。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办学模式,高校教师在新技术的掌握上、项目课程设计和专业教材的开发、教案编写上,都需要切身地到企业参加培训,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行,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水平,确保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领先于企业发展,进而帮助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样教师可以一方面承担理论教学,一方面承担实践指导工作,将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融合到教学中,快速提高教师把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服务于企业的水平。
3 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学生与企业接轨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企业的要求,应该创设高仿真的实训环节。例如,东北电力大学传媒专业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设备、环境设立了校园电视台以及校园电台,有自己的摄像、录音、非编、灯光等部门,这些部门合作,按照导演的要求拍摄需要的影视片,由从学生中推选出来的主持人出镜播报。针对校内有代表性的事件,拍摄相应的纪录片、专题片等节目内容。所有拍摄过程都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起到辅助性的指导作用。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提升了学生的管理能力、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和团队精神。学校通过课外实训,完全做到了将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有效地联系起来,与社会、企业的发展接轨,真正让学生能够顺利“走”出学校,使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达成无缝对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另外,企事业单位可以尽自己的所能为高校设立相应的生产实习实践基地。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前来实习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服务。东北电力大学传媒专业在吉林省内多家电台、电视台以及广告传媒公司等单位有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实习基地接受锻炼,也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留在了实习单位。
4 如何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确保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期有效发展,需要构建强有力的机制。
4.1 要有明确的驱动力
对于高等院校,国家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提升高等院校对校企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推进校企双方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护企业对高校参与的积极性,使校企双方达到双赢互利。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有权利优先挑选合作高校的优秀的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在选择的过程中,高校应该给予积极的配合,及时地提供相应的学生背景资料,不能弄虚作假。对于学生,到企业工作实习,有权利享有相应的劳动补偿和安全保障,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克扣学生的实习工资。
4.2 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在目前,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是制约校企合作的主要阻力,为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和制度,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详细全面地划分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企业、高校和学生都有哪些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整个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充当裁判员的身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保证合作办学公平高效地进行。
另一方面,对于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可以减免相应的培训和教育税费,或进行退税补偿,通过这些举措,调动企业参加合作的积极性,使企业不光付出,也能得到相应的实惠。
4.3 要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
要发挥行业体系的作用,形成行业组织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作用。这些行业组织可以是政府性的也可以是民间性质的,通过这些组织,积极地做好企业的协调工作,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
5 校企合作办学的意义
校企合作办学,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企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对于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需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而培养计划的制定不能纸上谈兵,要有切实的事实依据。校企合作办学就可以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提供事实依据,让高校及时地了解到市场所需要人才的种类数量等关键数据,并及时调整培养计划。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在目前高校生源紧张的情况下,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来学校学习。
对于企业,通过与高等学校合作办学,可以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培训自己生产一线所急需的技术以及管理人才,弥补岗位空缺。而通过校企合作所招聘来的员工,由于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工作的时候得心应手,可以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生产环境。最主要的是,企业可以在培训的学员中,择优选取未来的员工。
校企合作办学,既优化了教学资源,使高校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培养人才理念;同时也合理利用了就业资源,使企业能够量身打造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得力员工,形成了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大好局面。
[1]徐洪波,袁晓建.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双赢特征和发展思路[J].交通企业管理,2006(2).
[2]霍晓光.校企合作产学互动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J].继续教育,2008(2).
[4]劳动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R].
[5]马成荣,徐丽华.校企合作模式研究[EB/OL].江苏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网.
[6]赵静,黄云忠,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析[J].职业,2012(8).
[7]武传宝,刘继东,张永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