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长拳与太极拳审美特征的比较

2012-08-15◆毛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长拳气韵套路

◆毛 权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浅谈长拳与太极拳审美特征的比较

◆毛 权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套路演练逐渐超越其原有的含义,成为一种集技击、健身及娱乐欣赏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长拳与太极拳虽然都属于武术,但由于它们的技法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决定了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来看,它们的审美特征也存在着区别。

长拳 太极拳 审美特征

一、引言

武术运动经历了长久的锤炼,逐渐完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更形成了以技击为内容的套路演练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套路演练逐渐超越其原有的含义,成为一种集技击、健身及娱乐欣赏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和奥运会上知名度的提高,对套路演练的形式技法及武术套路演练所具有的观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将动作审美特征纳入研究视眼。

武术套路发展过程中,始终流派很多,百家争鸣,但最为流行的当属长拳和太极拳。因此,将研究的角度转向长拳和太极拳,通过比较,从差异中找寻事物不同根源,促进武术发展。

二、长拳与太极拳特点和技法比较

长拳特点为挺拔舒展,劲顺击长、快速有力、灵活多变、窜、磞、跳、越,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其技法必须手要捷快、眼要明锐、步要稳固、精神要充沛、气要下沉、力要顺达、功要纯青、四击合法、以形喻事等几个要素。太极拳则讲究以柔和、缓慢、稳静、轻灵、动作圆滑,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节节连贯。其技法须虚领顶劲、含胸拔背、腰为轴、敛臀、沉肩垂肘、虚实分明、刚柔并济、连绵不断、劲力完整、意念集中、以意导动等,就因为他们的特点和技法要求存在着一定区别,因此决定了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对它们的审美特征也存在着区别。

三、长拳与太极拳的姿势之美

古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也不管是热闹,还是门道,首先要看的便是姿势。所谓姿势,就是架势美。因此,武术最讲究的是姿势,姿势美是从美学的外围来衡量的。作为武术的种类:长拳与太极拳都用自己不同的姿势美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魅力。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包括窜、磞、跳、越、闪、腾、挪和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的拳法,其技术特点决定了动作除了要体现攻防技术的含义外,四肢和躯干,也要求五条线充满骨力,并且结构匀称、工整,呈现一副健美姿势。而太极拳是以柔和、缓慢、稳静、轻灵、动作圆滑、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的拳法,充分展现太极拳的姿势美,就必须有“五弓”,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舒指坐腕,松腰敛臀,圆裆松胯,动静有常,姿势均匀,势势相连,有阴柔之美,缓而有度,慢而不滞,且舒展大方等技术特点使其达到“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在运动中无论是身体重心的移动,还是步型的变化,身体始终保持中正平稳,不可前倾或后仰,也不可上下起伏,同时,上肢手法运动必须掌握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如果以长拳姿势审美角度来看太极拳,那么太极拳就显得萎靡,反之,长拳太过于急躁。因此说,长拳和太极拳的姿势从审美特征上说是有差异的。

四、长拳和太极拳动作气韵审美特征

长拳和太极拳无论是单个动作或是具体的套路根据美学特征也不能不讲究气韵生动。由于他们的技法特点使它们的气韵表现存在不同。以长拳来说,在长拳技法的初级阶段,注重与追求的往往是动作规格与劲力,以求做到对动作的外在把握,达到动作的形成,而一旦能够熟练的掌握动作,动作的规格已成为完成的固有方式时,主体往往进一步追求动作的内在精神与韵味,以求达到动作神似,表现出动作的气韵生动之美。长拳技法中,对动作的认识与把握越是细腻,动作的美感越为强烈,而且动作水平越高,对动作细节的认识越是深刻,反映出动作的气韵越是主动。而太极拳却是以其在演练过程中的含蓄之美,将外在的风采从动作行貌中透出达到气韵生动之境界,太极拳的特点除养身健体外,主要还是养气,太极拳养气、练气、集气、运气,以气传韵,气韵生动,使人进入一种审美主体和客体高度统一。

五、长拳冲突之美和太极拳的中和之美

武术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从功利到审美、从实战到表演,从而使套路的演练越来越趋于程式化。它使武术套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长拳和太极拳,对动作的审美体验已逐渐成为套路演练的重要内容,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就主体的审美情感使动作从“形似”深化为“神似”,从对动作外在的认识到对动作内在精神的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审美情感对把握动作具有主导作用。“动如淘,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从根本上说,这“十二型”表现出了一种冲突之美。太极拳要求动作做到原、柔、连、匀,动作自然放松,实行“中庸”的原则,“无过无不及”,动作始终不到顶点,表现出中和之美。从根本上说,长拳和太极拳的审美特征比较主要是冲突之美和中和之美的比较。而这两种美表现在长拳和太极拳的主体的心境美和客体的节奏美上。

1.长拳和太极拳的主体的心境之美

长拳技法中的主体表现出长拳特有的心境,这种心境具有某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及表现欲。长拳技法有动有静,且动静分明,动则如长江之波涛,汹涌澎湃,气贯长虹。那么对于太极拳来说,则讲究心静,在学习初级阶段是“静以无欲”,心静是为了排除一切杂念,而专注于动作之中,以求正确地把握动作要领及方法。

2.长拳与太极拳的节奏美

长拳和太极拳从审美角度来说应具备节奏美,但由于其自身技术特点存在着差异,那么它们对节奏美的追求也是不同的。长拳运动动作节奏从自身对美学的认识,使动作速度出现有快有慢,快慢相间,并且常常以慢来反衬动作的快速勇猛,往往在一组动作快速的动作组合后,出现一个较为缓慢的动作,接着进入一个更为迅猛的动作组合,这样的节奏变化与单一的快速相比较,比一味的快速更能创造动作的高潮,也更能表现动作勇猛的气势及生动的气韵。太极拳却表现出不一样的观点,动作迅速始终追求原、柔、连、匀,因此决定它不会盲目地追求大起大落,快慢相间为目的,形成自身的方式,速度均匀,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太极拳运动始终以平和的心境、以中正安舒的姿势,表现出一种闲淡深远的自然之美。而太极拳的动作结构则显示出它固有特征,动作幅度没有大起大落。动作速度也没有快与慢的交互作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武术的主流长拳与太极拳从审美特征上来说,它们即存在着共同点,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只有我们认清其不同的审美特征,不是张冠李戴,盲目的追求美,而是通过认真地思考,充分研究长拳与太极拳的动作技法和技术特点,那么长拳和太极拳的明天会更好。

[1]张林艳.论太极拳运动的审美特征.浙江体育科学,1996,(1).

[2]王文扬.从古典美学看太极拳审美特征.体育科研,1997,(1).

[3]鲍政栋.长拳技法的美学特征.浙江体育科学,1998,(3).

[4]张林燕.长拳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体育与科学,1996,(2).

[5]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长拳气韵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长拳运动员运动前补糖措施研究
浅谈长拳发展的历史流变
Airbnb上的套路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眼下有套路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