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天地 社会大舞台——小议语文教学生活化
2012-08-15浙江
浙江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的话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要扎根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寻访中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关于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对于宋庆龄这位名人,现在的孩子对她知之甚少,于是在课前布置孩子收集有关她的各种资料。课后组织学生当一当小记者,采访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更多地了解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的一些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宋庆龄的崇高、美好的品质,同时也对过去的那个年代,有所了解,从而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在情境中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虞大明老师在教学《共有名字》时,组织全班学生分角色扮演在土耳其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共有名字带来的共同的喜怒哀乐!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使学生感悟到了共有名字不仅给村里人带来了麻烦,同时也多了共同的乐趣,还有彼此间的同情与关怀,由此加深了对共有名字内涵的理解(共有名字意味着共享一切:悲喜、哀乐、福患、荣辱)。由此让学生感悟每个人所拥有的共有名字所包含的责任。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在尝试中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学完《风筝》一文后,为了让学生感受文章中孩子们放风筝所带来的快乐,我们年级段专门组织学生去市民广场秋游。当一大群孩子围着风筝,唧唧喳喳谈论的时候;当一大群孩子追着风筝,生龙活虎地奔跑的时候,那充满童真童趣的场面,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二、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刘国正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生活中孕育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新“课标”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让学校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舞台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利用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学习语文。如班委选举,上台作竞选演说;运动赛场,小记者在行动,国庆到了,让学生设计手编报……班级的这些活动“语文化”,真可谓一举多得:学生既是在实践语文,又是在搞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进行语文用法训练,又是在进行班级教育。我所带的班级,每两周一次由小组轮流出班级周报。由于学生平时能留心班级生活中的闪光点,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鲜活的文章,由此诞生了。对学生而言,这些手抄报是他们小学时代的成长纪念册;对老师来说,则是班级生活与语文素养和谐统一的结晶。
2.让社会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纽带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如在学习《地球的清洁工》这篇文章前,让学生去收集我们的城市环境遭破坏的资料、图片。课上,当我展示了声像并茂的动画:地球妈妈给小动物们的一封信,讲述了地球环境已严重污染的情景时,全班同学将收集的资料在班中交流后,写下了倡议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动员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来爱护环境,拯救地球。
3.让家庭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依靠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课堂小天地,社会大舞台。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吧,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更加关注生活,获得各种人生经验,品位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