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在魅力路上——初中语文魅力课堂的观摩评价

2012-08-15福建曾景灿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王芳泰戈尔魅力

福建 曾景灿

2011年12月16日上午第三节、第四节,我有幸听了王芳、陈素芳两位老师充满魅力的语文公开课,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结合自身对魅力课堂的理解与体会,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史建筑老师曾对语文魅力课堂有如此的评价:他认为语文课的魅力首先在于其学科个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展示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让学生聆听它美妙和谐的语音,体悟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在感受、积累、运用中不断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人格魅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心中有追求并不断重塑自我的人,应该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并且有独特情感的人,应该是将阅读和写作看做自己生命的重要成分的人,应该是把自己的学识、思想、爱心甚至呼吸和心跳都融入到每一节课的人……这样的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本耐读的书!史老师对魅力语文课堂的评价从更高的要求提出,很有见地。我想这也应该是每个老师对魅力课堂的思考核心吧。

纵观王芳老师的课,我首先认为她分析人物有魅力。大家知道《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王老师浅文趣教。她把默读课文、品析人物作为自己教学的第一个突破口,更关键的是把品析皇帝这一人物形象作为中心,其它次之。因为其它人物与皇帝有很强的关联点,解决了皇帝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对骗子、大臣、小孩等人物就有了基本的判断了。这样来看王芳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就显得有独到性。王芳老师引领学生用圈点勾画法从文本中找出关于皇帝好笑、有意思的小片段,并用多媒体展示“他是一个 的人”,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饰加以揣摩皇帝的形象特点。我看到王芳老师挥洒自如、声情并茂地与学生互动探究,学生完完全全深入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体验!王芳老师就这样牢牢地抓住文本进行细细解读,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趣”的目的是把一个活脱脱、有血有肉的丑性展现出来,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课堂生成啊!

其次我认为她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这种想象不是对课文内容的迁移延伸,而是对文本的再次生成。她通过四张幻灯片分别展示皇帝不同时间段“爱穿衣”的四个生活场景,请学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夸张等手法,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重写故事内容,并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做目的有二:一是进一步加深对皇帝这一人物的认识,进一步有效地深化文本;二是培养学生的写、说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来看,作品想象奇特,表述合情合理且富有创意。让大家不得不这样思考:王老师平时对学生说写训练打得牢啊!这之后王老师还顺势利用一分钟时间展示“教师寄语“,激励大家从小就要培养踏实的作风,杜绝爱慕虚荣……我从王老师的眼里看到了真诚与希望,从学生眼里看到收获与感动。我想学生此时的一举一动无不诠释着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如果要我对这节课提出一点看法。我想提一点那就是:课堂上缺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养成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是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课堂上我们应会激发他们参与评价的兴趣。王芳老师叫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后,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是有些许的遗憾吧!因为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会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在互相评价中,会学会认识他人,欣赏他人。

再说一说陈素芳老师的课。《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以母爱为主题,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洋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然而,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很多,怎样教出新意确实值得思考。

大家知道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刘湛秋在编《泰戈尔文集》时曾这样说道:“我一直在思索,泰戈尔为什么能使我们激动不已呢?到底他的魅力何在? 这种魅力来自一种精神的显现和一个灵魂的裸露。任何时候,我打开泰戈尔的书,我瞬间会进入充满生命力的,洋溢着欢乐,点燃光明的,倾心于爱恋的大千世界。在泰戈尔的世界里,任何的故弄玄虚或矫情做作都是丑陋的,多余的,任何的包装也显得委琐了。所以我说,泰戈尔的魅力在于泰戈尔和你、你们之间和谐交融,合二为一了”,这就告诉我们泰戈尔的散文诗教学要找好它的切入点。陈素芳老师确实发挥了她的教学魅力——让《金色花》漾动灵气和孩子般的情感。我觉得她的课堂充满魅力,她自身充满魅力,一句话:魅力四射!

首先我认为陈素芳老师重视美读。老师先是自己给学生示范朗读,强调注意朗读口气,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最后师生分角色朗读。她非常强调感性层面的品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在美读中感受字里行间无穷的童趣;在美读中体会孩子和母亲的形象特点;在美读中体会想象的无限魅力。学生完全沉醉在老师营造的美的世界里。

其次,我认为陈素芳老师很注意运用“想象”以借物抒情,让学生进行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性思维的体验。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特点及单元目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即是这节课的情感目标。陈素芳老师运用多媒体打出“假如我变成,妈妈”,叫学生写几句诗意的话表达对妈妈的爱。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语感训练”,这种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在美读课文的基础上,披文而入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我想陈素芳老师设计此策略目的有两点:一是学以致用,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让学生放飞想象,形成自己对母爱的个性体验。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润泽氛围中,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有的学生说假如我变成空调、伞、清风、小猫、贴心小棉袄……我感受到学生的想象奇特,表达富有创造力。老师大方且有亲和力的教态,时刻捕捉着学生的信息,并加以鼓励引导,课堂是如此的富有诗情画意。

最后,我要说的是陈素芳老师具有敏锐的语文意识。有着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情怀,有着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而且是笔中好手,思接千载,左右逢源,文如泉涌。在课堂的第三环节素芳老师把自己写给母亲的散文诗《母亲的秋天》呈现出来,逐一分析。并引导学生去找诗句中带上生活烙印的地方,接着叫学生找出泰戈尔《金色花》中带有生活烙印的地方,而后顺势让学生修改自己前面所写的内容,也能看到生活的印迹。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不断深入,了无痕迹。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语言优势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使《金色花》在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同时,又使学生掌握了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和更强的语文能力,亦提高了学生运用母语在当今社会里进行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我顿时感受到满堂生辉!我想能成为陈素芳老师的学生真的很幸福啊!

走在魅力的路上,评价王芳、陈素芳老师的教学过程,我仿佛又走进她们充满美感的语文新课堂……

猜你喜欢

王芳泰戈尔魅力
金色花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最佳波段组合的典型地物信息提取
王芳:带货“一姐”如何炼就?
立秋吃什么
流着泪写作的泰戈尔
《东方欲晓》的魅力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in English Writing
如此理解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