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2012-08-15山东
山东
对于写作教学来说,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学生人格、智慧和创作才能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体。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选准角度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影响学生作文成功的诸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学生主体因素,其中最显著的是主体强烈的作文成功欲望。因此,只要选准角度,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就能使之进入欲罢不能的积极输出状态。
1.找准情景突破关口。从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把“自己有了感想马上写”作为作文成功的第一要素。由此看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关注什么。如果找得准,就会“一石击破水中天”,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出理想的作品。例如各种有意义的节日,像五月的母亲节,我就抓住这一突破口创设情景,让学生写各种畅想。结果学生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写出的文章异彩纷呈,真挚感人。
2.把握情感触动时机。学生写作文时,大都伴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行文前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只有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的情感氛围,才能达到启迪智慧激活思维之目的。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意把学生带入创作的情景中,让他们体验、再现、感悟生活,使之激情荡漾,热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如在教师节这天,我用诗歌向学生倾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挚爱,学生们被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及时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写讴歌老师的诗,学生个个激情荡漾,一首首充满真情的诗,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
3.挖掘生活写作素材。初中生很注意关注生活,喜欢回忆和联想,并由此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引发写作的欲望。为此我经常让学生融入生活中让他们去观察,去调查,去发现生活的美,去领略生活的情,去体验生活的理。这样,写作范围就一下扩展了若干倍。有的学生写“班级百态”,一学期下来,把班级的四十多位同学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有的学生写“生活五味”,专门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编织成“人生草稿”……经过长期观察,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而且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社会,关注人生。
二、及时引导 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当学生的创作欲望来临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良机,及时启发,使学生步入成功的殿堂,饱尝创作的快感。
1.及时点拨。从写作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老师指导作文,因为初中学生尚未形成独立创作能力,尤其是审题、构思、立意、组材的技巧都需要老师引导入门。教师要及时点拨,才能使学生作文向更高层次迈进。这就要求教师注重作文的写法指导,最好是系列指导。如学生写《未来的农村》,可能设计了半天,还不如现在最好的农村先进。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并教给他们创新的基本方法:改造法,以现在最先进的农村为基础,增加、修补使之更加理想;集优法,把几个农村的优点集中起来,重新布置成为新农村;独创法,所有的设施、布局、功能等完全与现在的农村不同,在每个点上都求“新”。在介绍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条理清晰而又具体生动。如此一指导,学生就会少走不少弯路。
2.互相启发。学生是创作的主体,教师的引导只能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而不能越俎代庖。如学生以“水”为话题作文,思路不甚开阔,我就及时组织学生说一说,水有哪些特点?由这一特点你联想到了什么?可以写成什么样式的文章?大家一交流,思路立刻打开了,有的写散文,有的写寓言,有的写神话故事,有的以水为线索写记叙文,还有的写水给人类的一封信……。四十多名同学每人一个思路,大家互相交换就会产生无数思路;每人一种思想,大家相互交换就会有无数的思想。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着无数个方向扩展,所得的思路就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且是灵活的。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能力,每天辛辛苦苦的为学生“开拓思路”,挖空心思的设计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天天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会把作文创作变成邯郸学步,亦步亦趋。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让他们之间互相激励着,扶持着一道前进。
3.评改交流。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为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独立修改的习惯,我将作文交流和修改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会评价作文。在修改过程中,养成认真思索、积极修改的习惯。当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作文,在交流中评价优劣,在激励中提出修改意见。待学生评价结束之后,及时组织学生对作文进行再修改。修改的形式一般包括:同等水平的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优秀学生给差一些的学生修改,学生根据评价独立修改等。这样学生作文不等到教师手中,已经做过多次精心修改。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的探索还很不成熟,不当之处望同仁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