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作文的出路

2012-08-15福建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劳动习作题目

福建

写作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实践,是学生展示思想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深化和提高。农村学生语文基础不好,讯息迟缓,生活面狭窄,写作能力尤为薄弱。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是言之无物,条理不清,主旨不明,语言表达不准确,欠生动……这些现象一直困扰着在农村执教的语文教师。有的老师深感:要教好习作比教任何一门学科都难。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又有其可爱之处,他们朴实、单纯,抬头见山,低头看水,出门闻花香,听鸟鸣,非常熟悉农村生活,生活实践与劳动实践远超过城市的孩子。他们努力上进,渴望表达感情,渴望把文章写好。农村学生的这些特点,促使农村的语文老师有义务、有责任,努力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笔者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命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

作文的命题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题可议。教师对作文的命题要三思而行。必须摒弃那些大题目和抽象的题目,如《生命的意义》、《生活中的哲学》、《美与丑》等,必须摒弃与农村学生生活毫无关联的题目,如《让城镇更美好》、《我想乘“动车”》、《记一次旅游》;必须摒弃陈旧的老面孔题目,如《我的母亲》、《我的同学》、《我的理想》等。我在习作前总要做一番调查研究,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喜欢写什么样的题目,什么样的题目才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当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时,他们就会欣然命笔。近年来,我让学生写的作文题很受他们的欢迎,而我看到他们的作文就不是过去的言之无物、中心不明的作文。许多孩子在文中展现了童心、童趣和真情实感。针对孩子的生活实际并结合教材,我出了这些作文题目:“_________的故事”、“落叶、我们家门前的_________”、“给奶奶梳头”、“__________的微笑”、“给语文老师提建议”、“假若我是班长”、“变化”、“这餐饭我吃不香”、“这餐饭我吃的真香”、“我最喜欢的花(鸟、草、虫)”、“我想走出大山”、“我对小溪说”、“我不后悔”、“咱们村有个奇人”、“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的书包太沉了”……

二、用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习作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需要学生去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这样就可以避免言之无物了。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农忙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与大人在一起,要求他们在劳动中必须认真观察男人的动作、语言、表情、衣着,从而分辨出他们与女人的不同,要求他们在劳动中注意周围的景物变化、人物变化,同时要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劳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写一则有关参加这次劳动的见闻,题目自拟。学生交来的作文可生动了,单看他们的标题就会使人心醉:《我们与太阳争分夺秒》、《父亲的汗水》、《劳动中的号子——最美的歌》、《丰收时也有我的功劳》、《我再也挑不动了》、《劳动中的欢乐》……我在作文讲评课上,介绍了许多篇好作文,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抓住时机向学生讲授观察要有顺序,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杂乱无章。观察的顺序应当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的发展顺序。观察还要调动感官:眼看、手摸、口尝、耳听,细心体味形与味、声与色等方面的美。观察还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抓住事物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这样的文章才是条理清晰、思维合乎逻辑的文章。

三、加强知识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仅指导学生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知识的积累。不少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是没写三两句就无所适从,不知写什么,没得写。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人和事不了解,不熟悉。习作时,没有一定的知识及习作材料,就会感到无话可说。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积累信息,习作属于信息的编辑和输出,阅读则属于信息的输入,没有输入和储存,哪来的输出。积累习作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从每个单元的课文中,留心优美的词句、精彩片段(要求背诵的要会背诵)、别致的开头和结尾以及观察方法等。(2)从课外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背诵优秀诗文,做读书笔记,写体会。(3)从生活中积累,把生活中的趣闻、趣事、新风尚、新风貌、风土人情记录下来。积累了素材和许多优美词汇,在表达上就不会出现记流水账的现象,表达也自然流畅,就像房子装修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培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多数学生写完作文后,再也不修改了,有的想修改也不知如何下笔。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吗?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采用自改和互改的方式。

教师应强调写好习作后,自己至少要读二、三遍,把那些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其次,逐段读,检查有无错别字,用词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留意删去的部分与全文是否衔接,应该补充些什么。同时要看所选材料是否符合习作的要求。

学生对自己的习作难免会无法发现问题,这就要发挥同桌或前后桌的作用,提倡互改。可以同桌或前后桌互换习作,自己轻声读或默读习作,把自己发现的不足之处提出。无法提出修改意见的,可通过小组讨论完成。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农村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教学,才能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效益,农村小学的作文才有出路。

猜你喜欢

劳动习作题目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追根求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