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口腔临床能力标准化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15孙卫斌韩利红
闫 翔,苏 寒,孙卫斌,韩利红,刘 玉
(1.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构建口腔临床能力标准化考核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闫 翔1,苏 寒2,孙卫斌1,韩利红1,刘 玉1
(1.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临床能力考评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应试者的临床能力。方法:制定以临床实践训练、经治病例报告答辩、临床技能考试三项考核为核心内容,分科分级的临床能力水平考核体系,通过改革考试形式、考试方法,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目的,全面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临床能力水平分级考试,明确临床教学目标,学生有动力,教师有目的,教与学有效互动,临床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临床能力;考核体系;探索;实践
10.3969/j.issn.100221701.2012.01.035
临床能力培养是医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也是造就合格医学生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针对临床能力的培养、测评成为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改革和探索的热点。根据美国医学考试委员会定义,临床能力指完成医疗保健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包括:(1)采集和书写病史的能力;(2)实施全面体格检查的能力;(3)诊断性检查的运用和做出诊断的能力; (4)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5)临床操作的能力;(6)言语表达的能力;(7)自学的能力;(8)工作态度;(9)信息获取能力等九个方面[1]。
临床能力的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自2008年起,改革原有临床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以日常训练、病例报告、操作考试三方面考核为核心内容,涵盖临床能力九大方面要求建立的标准化、系统化临床能力水平考试(Oral Clinical Proficiency Test,OCPT)体系。初步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在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实践、评价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当前临床能力考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学教育中临床能力培训、评价中的突出问题是缺乏科学性,主观随意性大,无法准确、客观、全面评价应试者的临床能力,主要表现在:(1)重理论考试,轻实践考核;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准确的目标和标准,临床能力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通常是碰到什么考什么,这种情况下临床能力考试结果可信度很低,考试结果不具可比性,临床考试往往流于形式。(2)重操作技巧,轻医学思维;当代医学教育涵盖基础医学,临床思维,技能训练三大方面,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学生却将主要精力放在临床操作技巧上,对临床医学思维,医患沟通等情感和精神运动领域的学习关注较少或根本不关注[2],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只是一个“匠人”而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医务工作者。(3)重经验教育,轻科学规范。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临床能力培养缺乏科学严密的组织,医学院校教师大多未经过教育学、考试学的培训,命题凭经验,考试用传统,严重影响培养人才得质量。建立客观、公正的临床能力考评体系已十分必要。
二、构建临床能力标准化考核体系
1.构建临床能力水平考试(OCPT)的原则。
在OCPT制定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三个原则[324],(1)实践性原则。所有考试内容设置紧紧围绕临床能力这个目标制定,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考试越与最终的目标相接近,越有价值。考试的设置完全以临床为背景。每项考试都有准确的目的,都必须能反映出应试者的临床实际工作水平。(2)客观性原则。临床能力考试易受多种可变因素影响而失去其客观、公平及可靠性,因此,考试前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根据临床能力的九项基本要求进行目标分解,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系统,通过考试大纲和评分细则控制可变因素,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程度。这个评价体系的内容、指标、要求是不会因应试者的学历、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有应试者面对的是一样的考试内容、一样的评分标准。(3)保护性原则。医学临床考试的特殊性在于面对的是真实的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符合医学伦理要求,坚持对病人的保护性治疗,所有考试的设置、评价都必须在此范围内实施。
2.OCPT的内容设置。
OCPT由三大块内容组成,分别是临床实践训练、经治病例报告、临床技能考试。其中临床实践训练主要考核应试者日常训练,对应试者的训练时间,病种、病例数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考核其临床记录检验应试者工作态度、信息获取的能力。经治病例报告由应试者提供规定数量、规定病种的经治病例资料,这些资料必须包括门诊初复诊病历复印件,辅助检查资料,治疗前后X线片对比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照片等。经治病例报告由书面报告和现场答辩两部分组成,通过提交经治病例书面材料可以很好反馈应试者采集和书写病史的能力;诊断性检查的运用和做出诊断的能力;包括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通过对经治病例的现场答辩反馈应试者言语表达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最后应试者必须参加临床技能考试,通过完成规定内容的临床操作项目,以考核其临床操作的能力。临床实践训练、经治病例报告、临床技能考试是构成OCPT的核心内容,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涵盖了针对应试者临床能力的日常考核、理论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检验的三个层次,每项考试权重均为100分,三项考试每项考试不得低于60分,三门总分不得低于200分方可认定其通过临床能力考试。OCPT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三个考试内容,三次考核可以充分检验、准确反馈应试者的临床能力,尤其对于以往临床能力考试中所忽视得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OCPT反映的是应试者的临床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临床能力标准化考核的实施
1.考试大纲的编制。
OCPT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能否起到准确评价临床技能,提升临床教学质量的作用,考试大纲的制定是关键。OCPT的考试大纲要明确考试范围、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细化考评指标。临床实践训练、经治病例报告、临床技能考试三大方面根据各自实际制定不同的考试要求和考评细则,要让临床带教教师、应试者一目了然,明白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
2.临床教师的培训。
OCPT是对传统临床教育的改革。在OCPT大纲制定完成后我们分科目对带教老师进行了培训,使带教老师明确了OCPT的意义、目标和标准。使带教老师明确OCPT与以往的临床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是有了明确的考试标准,准确的考试内容,确定的考试方式,设计好的评分标准。OCPT实施的目的是一方面对应试者的临床技能进行测评,另一方面是通过应试者的考试结果反映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激发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3.应试者的准备。
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医生还是住院医生,参加OCPT的应试者都能看到有明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考试大纲。我们需要应试者明白,OCPT公布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并不是降低临床考试要求,而是通过明确的临床考试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应试者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价,从而达到促进临床学习的目的。没有日常的严格训练和规范培训是无法通过OCPT的各级考试。应试者必须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完成日常训练的记录,经治病例的收集、整理,临床操作的规范训练和学习医患沟通的技巧等等,才有可能在OCPT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考官的要求。
首先考官都经过严格的教师培训阶段,完全了解OCPT的实施过程,尽管OCPT采用一致的评分标准,能有效的避免考官主观的差异,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打分的主观因素。这就要求一方面考官要公平、公正,另一方面要求就是要对OCPT充分了解。再者,考试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依从性,从始至终保持一个状态,这样应试者的成绩才真实、客观。临床带教老师不再参与考试,避免了人情分、关系分的出现,一方面对应试者的评价更加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准确的反映临床教学的情况。考试结束后考官及时反馈考试结果,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考试大纲
四、效果评价
截止2010年底年我院开展OCPT考试九十余人次,通过对应试者和带教教师开展问卷回访,OCPT对临床能力的评价准确、客观,考试成绩公平、真实;OCPT制定了具体的量化评分标准,可把不同时间、地点的评价效果进行比较,使评分客观性增强;同时,应用OCPT,考教分离,准确、及时的反馈教学中的问题,促进了带教水平的提高。
临床能力评价是测试医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加强临床技能培养已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OCPT作为临床能力的考核在我院处于探索阶段,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就在考题设计、评分标准设置反面加以改进,逐步将OCPT推广运用于各级各类的临床技能考核。
[1]四川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 洁,潘 睿,黄 辉,等.浅议医学科技发展与医患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7592760.
[3]丘祥兴,郭进明.医学考试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1122118.
[4]李义祥.我国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方法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2992301.
G642.0
A
100221701(2012)0120071202
2011203
闫 翔,男,硕士,主治医师,从事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培训管理及临床教学。
南京市卫生局项目(项目编号QYK11132)。
●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