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增设书法课之我见

2012-08-15晏昌容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书法课书写汉字

晏昌容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2011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逐步退化。一项对北京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人们在长期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逐渐对笔杆陌生起来,“提笔忘字”、“偶尔用笔写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可见,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确实让人忧虑。

一、新增书法课的必要性

新增书法课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学校团体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其必要性具体表现为:

(一)网络空前发展,汉字书写初显没落之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脑、手机等新兴工具的兴起影响了传统汉字的书写。简单的鼠标、键盘敲击就可以完成需要大量时间进行书写的任务,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办事效率。“五四”以前,文人大家主要靠毛笔作文;“五四”以后逐渐过渡到钢笔,省略了毛笔磨墨的繁琐细节;现在,资料的收集,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传阅大都运用电脑来完成。网络的便利性、及时性带来了高效率的人际交流,对现代人生活的释压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正是造成汉字书写呈现没落之势的主要原因。随着网络运用的普及和范围的扩大,很多人盲信电脑能代替写字。

写字无用的观点,对汉字在现实中的书写造成了严重威胁。加上“学生减负”口号的提出,国家开始弱化对学生书法课的关注。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永正回忆说:“在上世纪60年代,学校比较注重书法课,每周会安排1—2节书法课,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80年代。但90年以后,在‘学生减负’口号的影响下,书法课才开始逐渐淡出学校课堂。”[1]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形式下,汉字的书写开始逐渐被人们遗忘,学生实际书写的能力也逐步下降。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国际文化竞争力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当今世界文字中唯一升华成为艺术的瑰宝,在世界文字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重开书法课在网络时代具有重大意义,除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显示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提升中国在世界的文化竞争力。

在日韩等国,书法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超中国,书法艺术深入人心。在日本,其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开设有相关书法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一直到初中毕业,用6年的时间为书法知识和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几年前,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率先申请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无疑给中国沉重的一击。很多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没有被我们重视,反而受到外国的青睐,这种文化上的隐性竞争唤醒了我们沉睡的心灵。只有充分挖掘中国书法积淀几千年的历史潜力,并发挥其在世界的影响力,才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又一出路。

(三)陶冶性情,增强实力

欧阳询论书说:“莹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2]书法练习不仅能排除杂念、消除外界干扰,还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锻炼一个人的品性和定力,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中小学学生大都处于意识萌芽阶段,写字较粗心,或多笔或缺笔,没有足够的定力去慢慢领悟其中的奥秘。新增书法课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较好的习字平台,让汉字书写由一种自由形式发展成为一种必须形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之下逐渐进入状态,平和心境,加深对书法的认识,长期坚持还能磨练意志,形成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真正做到“秉笔思生”。

唐代著名书法家张彦远有“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3]的名言,后来清代书法家冯武也有“胸中有书,下笔自然不俗”[4]的佳句。在习书临摹的过程中,随着临摹本种类的增加,不但能在书法书写能力上取得进步,而且还能加强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古来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从一个人的字就能大致判断这个人的品性。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书写的好坏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书写工整、一目了然,能避免因书写混乱造成的无故失分,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在考试中的竞争力。毕业找工作时,一手好字更是能让自己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受到单位和领导的赏识。

(四)维持人类发展的平衡

人类发展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和电子信息时代。文明进程的速度越快,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惊人。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也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竞争。为了能够在信息时代中“打胜仗”,各国不遗余力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世界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如不采取措施加以维护,势必会带来惨不忍睹的后果。书法文化介于原始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它是代表传统文化的势力之一,对发展过快而导致失衡的现象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文化仅仅停留在原始文化上滞留不前,这是不现实的;发展过快而完全脱离传统文化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找到一个折衷点来平衡二者的发展,保证其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新增书法课的可行性

新增书法课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学校团体来说都是可行的。其可行性具体表现为:

(一)软硬环境不受限制

从教育部下发的意见中可知: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每周必须在语文课程中开一节习字课;初中阶段则结合美术、艺术等课程开设多样化的书法教育形式;高中阶段则开设与之相关的选修课。小学教育主要以语文和数学为主,附带英语及其他课程,语文和数学课的课时占了较大比重,每周从中抽一节课上书法课是可行的,这一节课并不会耽误其他课程的进度。书法本来就是介于语文和艺术之间的一门课,初、高中以多种形式开展该课程,条件也是允许的。虽然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但在课外之余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不仅对中、高考有益,还能舒缓紧张的情绪、释放压力,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社会的发展,书写工具早已不成问题,不用担心因书写工具的限制而无法开展书法课。家长们为了培养子女都会不遗余力,不仅从物质上支持子女的学习,还应从精神方面加以鼓励,积极配合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

(二)主体的适从心理

学生是新增书法课的主体,书法课的开设能让学生的书写能力取得进步,从而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奖励,是无形之中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从而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书法课的开设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正如学习其他课程能增加知识一样,学习书法同样能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很多学生是欢迎的。

(三)权威性与广泛支持性的结合

教育部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它颁布的政策是下面任何一级教委所必须执行的,新增书法课有了教育部权威的实施意见,各级学校都会积极响应并开展相应的课程。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热心人士曾多次呼吁恢复中小学写字课,提升孩子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呼吁,在青少年中恢复毛笔书法教学,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得到传承与振兴。中国著名书法家王庆云也曾在政协大会上提议“小学生中应该重开写字课。”新浪微博对此进行调查,超过10000人参加,其中80%以上的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传承中华文化、了解书法渊源之力举,不能让咱们的下一代忘了怎么写好中国字。

三、新增书法课遇到的主要问题

新增书法课有其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而很多人仍对其持怀疑态度,新增这门课程能否真正提高孩子的习字水平?能否长期坚持下去?或者只是为了应付而做的秀?

师资是新增课遇到的最大问题。这么多年来,教师只要能上好课就行,对书写这部分很多老师是没太在意的,尽管有些师范专业出身的老师曾经学习过三笔字,但是要他们现在去教学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据《新闻晨报》的消息:“上师大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是上海市唯一一个专职培养书法老师的‘摇篮’。然而该专业两年才招一届学生,每届只招20名,毕业的学生中只有50%到中小学校担任书法老师,远远满足不了学校需要。”没有专业的习字老师,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就很难掌握其中的要领,学起来也就事倍功半。有的老师上课比较中规中举,很多时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厌倦、枯燥的感觉,扼杀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缺乏系统的教材练习以及教学内容的主观随意性是增设书法课面临的又一难题。很多老师只是把简单的字帖作为上课的工具书。国家没有统一的相对完善的书法教学大纲,没有系统而简明扼要的教科书,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加上不同地区、不同老师的差异性,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容易形成主观随意性,从而导致教学的片面性。

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够是新增书法课遇到的普遍问题。有的学校虽然也开设了该课程,但是只是应付于检查与形式,没有真正实行。随着小升初,中考、高考压力的增大,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对书法这种需要时间积淀的课程也就不大重视。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师资缺乏,条件困难,信息闭塞和设备落后,要增设书法课存在客观困难。长此以往,只会造成教育的两极化,形成好的更好、落后的更落后的局面。

四、可行性解决办法

首先,对于师资问题,上师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张信认为:“面对全市百万名中小学生,现有的书法专职教师,只是杯水车薪。当务之急是让书法课尽快成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5]除了应该加强本科师范生学习专业书法课的力度之外,还应采取多种方式锻炼他们上讲台讲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真正学以致用。书法也是一门专业的课程,但是书法教育在近十几年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最近几年才在美术院校中重新开设书法专业,因此,我们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书法学校,来培养大批的书法人才和老师,逐渐完成拾遗补缺的工作。

其次,教育部或者各地的教委应该尽快出版学生习字用的理论指导书,明确书法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让老师和学生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应以教师示范为主导,让学生“百闻不如一见”;以临摹为途径,从中理解领悟掌握书写的方法和技巧;以楷书为突破口,早日达到笔画清晰、字体工整完美的目标。最终在老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资源,推动书法课的教学与实践。

最后,在习字时间上适当做出一定的调整,多增加一节课的时间,让书法课程不只停留于形式。老师除了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外,可以利用午自习的时间到教室检查,解决学生在习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学生习字的心得,再给予他们有益的建议,或者适当给学生规定定额的任务,让他们每天坚持练习,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是很喜欢书法的同学,老师可以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和奖惩并存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竞争中学习,慢慢体会对书法的认识。河北师大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协会员赵生泉老师建议,家长最好是让孩子小学三年级再开始练字,“因为到这个阶段后,学生汉字的积累量及智力水平才满足开展书法培训的条件。在书法培训中,可以通过反复的书写练习,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把握快慢适中的书写速度。反复的书写练习加深了孩子对字形的记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从而改变中小学生的书写现状。”[6]

五、增设书法课的时代意义

一方面,能够突显汉字的重要性。汉字承载着时代、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是人类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认识汉字学习知识,老师通过板书传递知识,学生又通过汉字的形式反馈学习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部分时间对汉字的应用是电脑所不能代替的。也许,不久后,汉字书写还会成为高考、公务员考试考察内容的一部分,以此作为判断人才的标准。在网络时代加强汉字书写能力的教育,正是为了突出汉字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能打破网络文化欲“一统天下”的格局。网络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所不能遏制的,我们只能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地位来阻止网络文化的单向发展,保持文化发展的健康性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有益性。新增书法课可以纯洁人的心灵,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比较好的习惯,在新世纪新时代新发展面前保留自己的本质,让我国的传统文化闻名世界。

[1]余姝等.文化精髓后继无人 代表建议重开毛笔书法课[N].羊城晚报,2006-03-10.

[2]欧阳询.八诀[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4]冯武.书法正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

[5]王婧、陈杰.中小学写字成必考 缺少老师没有教材学校先喊压力大[N].新闻晨报,2011-08-30.

[6]石家庄新闻网.MSN资料大集成[EB/OL].http://www.sjzdaily.com.cn,2012-08-06.

猜你喜欢

书法课书写汉字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推动书法课型创新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书法课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书写春天的“草”
设计院校非书法专业生书法课教学方法浅论